《小石潭记》学习指导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音与义,理解作品的内容。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领略小石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难点:领略小石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你心情郁闷时,你会选择下面哪个景点去游玩?为什么?

出示四幅画面(满山桃花、沙漠、月夜、青山绿水)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使人迷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柳宗元选择了一个僻静无人的小石潭来排遣郁闷的心情,今天这堂课我们将走近柳宗元和他的小石潭。

(设计意图:创设幽深宁静的意境,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柳宗元(先由学生介绍作者,后大屏幕展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对作者的生平介绍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点的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

(四)一读课文——读准

1、正音:

隔篁竹(huáng) 卷石底(quán) 为坻(chí)

为堪(kān) 参差披拂(cēn cī) 佁然(yǐ)

俶尔(chù) 往来翕忽(xī) 悄怆(qiǎo chuàng)

(此环节同桌两人合作互相读,提出疑难问题,纠正后全班齐读)

2、自读课文,教师指导,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教师示范朗读。

4、小组为单位,派一个代表进行朗读竞赛,看看哪一组的代表读得最好。

(设计意图: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和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诵读文言文。然后抓住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朗读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快速、高效地扫清文字障碍,为理解文意与背诵打基础。)

(五)再读课文——读通

俗话说“欲先通其文,必先知其意”,每篇文言文,我们要欣赏它,品味它,都必须建立在读通文章的基础上。

形式:四——六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请其他小组的帮忙进行疑难文句的朗读、翻译、重点词解析并且进行评价。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灌输。引导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互评的形式不仅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够加强他们合作的意识。)

(六)三读课文——读深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找景物,说特点,评妙处

句式:这是一个......的小石潭,从文中......可以看出来,这样写的妙处是......(提示:从关键词、修辞、写作方法、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赏析)

3、情感探究

文章在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相互矛盾,该如何理解?(学生理解回答)

(设计意图: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前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实现文章重点的突破。第三个问题目的在于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来理解文中包含的情,这就是寓情于景,这样达成突破文章的难点的目标。)

(七)穿越时空,对话作者——读透

假如你在小石潭上遇见了面对这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柳宗元,当看到他黯然神伤地转身“记之而去”时,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句式:柳宗元,我想对你说.......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穿越时空,心灵对话的环节,就是让学生从中学会联系作品中的人物感情,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八)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谈收获:

1、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及对作者的了解,你获得了那些启示?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巩固所学知识,并能结合生活进行思考。)

四、结束语

王国维说:“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极富作者的生活个性,是“柳”化了山水。他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光影、游鱼、树木,着力渲染出了凄寒幽邃的神韵,抒发了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传神的描写,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炼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五、结构思路

游览顺序 写作内容 写作手法

发现小潭: 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潭水、游鱼 特写镜头

小潭源头: 溪身、岸势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寓情于景

记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宗玄,二小生 一般写法

主旨:抒发悲凉、凄苦之情。

(设计意图:板书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注重以兴趣为导入点,设计中处处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不管是朗读竞赛、小组合作、互相评价,还是对话作者、畅谈收获等环节,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

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整个教学过程看,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同时激发了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

知识点图解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4)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5)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6)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7)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8)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9)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0)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1)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2)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3)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4)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5)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6)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7)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8)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19)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0)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1)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2)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3)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4)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5)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6)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7)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8)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29)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0)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1)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2)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3)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4)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5)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6)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7)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8)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39)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40)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注释手写(初中语文图文详解)(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