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部分记录大乔与小乔相关史料,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文章,结合个人的看法,写下此文,就小乔的身份地位与大家商榷。

周瑜小乔真实历史(三国时期-小乔是周瑜之妾)(1)


要考证小乔的地位,我们不妨将她与大乔放在一起考证,她们这一对姊妹花两个人嫁给孙策与周瑜或妻或妾,组合起来有四种可能:第一种,两个人都是妻;第二种,两个人都是妾;第三种,大乔是妻,小乔是妾;第四种,大乔是妾,小乔是妻。

我们先不管大乔的地位是妻是妾,根据古代的礼节,第三种可能是首先要排除掉的,为什么?因为大乔小乔是平级的姐妹,而孙策与周瑜则上下级(虽然他们两个人是铁哥们,但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存在的),按照古代的礼俗,既然上级的老婆是妻,那么妻的妹妹就应该享受姐夫的尊贵地位,而不可能在下级那里居然还低人一等,哪有这样的道理?我当上司的娶了人家的大女儿做正房,你做下级的反而娶了小女儿做偏房,这样显得上级反而要低于下级了。

中国古代男子婚娶用到的动词主要有三个,“尚”、“娶”、“纳”,臣子娶王室女用“尚”;王室娶王妃王后哪怕是正室也用“纳”字,而普通人娶原配正室一定用“娶”,用到了“纳”所谓“娶妻纳妾”,孙策当时并非王室,因此使用纳字说明,至少大乔的身份应该是妾,再根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记载,孙周娶二乔的第二年,孙策就死了,而死后他尚有三女一子,大乔是不大可能生出四胞胎的,这说明大乔之前孙策肯定是有妻室的,因此基本可以确定,大乔的地位是妾,所以可以将第一种可能也排除了。

那么四种可能里现在只有两种可能了,即在大乔是妾的前提下,小乔可能是妻,也可能是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也正是煮酒众多网友争论的焦点,许多网友认为小乔为周瑜之妾,主要有如下的依据:

1)史料中说周瑜纳小乔,而非娶小乔,与此相对应,纳的就应该是妾。

2)小乔出身民间,出身低贱,是孙策与周瑜的战利品,与周瑜门不当户不对,不大可能成为正妻。

3)周瑜遇到小乔时,已经二十五岁,以后汉时男人早婚的传统,男人在二十岁之前基本已经成婚了,孙策与周瑜遇到大小乔的时候,两个均已经25岁,周瑜在这个时候应该早就有了正妻,不可能做王老五到这样的年纪才娶小乔做正妻。

4)小乔死后却并没有与周瑜埋在一起,说明她似乎不具备正妻相应的资格。

5)大乔小乔所侍孙周二人都是吴国的超重量级人物,但是她们姐妹二人却在史书(主要是指吴书《嫔妃传》)中留下的记载极少,这说明她们的地位并不高,是正妻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我个人认为,以上理由并不能完全说明小乔就是妾而不是妻,我甚至认为小乔是妻的可能性要稍大于妾,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们先分析《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里说瑜“纳”小乔,似乎支持小乔是妾的观点,但是《一统志》载“以小乔归周瑜”这里是说,孙策娶了大乔之后,将小乔嫁给了周瑜,注意,“归”字在古代也有出嫁的意思,而且这个“归”字用得一般都比较隆重,比如,在周代,周王室之女嫁给诸候做正夫人,都使用“归”这样的词,有“王姬归齐,宗周之礼”这样的记载,如果小乔只是嫁给周瑜做妾,似乎这个“归”字就用得牵强了。

还有认为小乔与小乔都是民间之女,与孙策与周瑜似乎门不当户不对,再加个她们遇到孙周的时候,孙周二人年龄均不小,在盛行早婚的后汉时代,他们应该早已经结婚,因此,没有可能会在这时候娶民女为正妻的。当然,之所以认为二人是民间普通女子,一方面认为“时得桥公两女”,大乔小乔只是掳到的战利品,一是因为“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句话里的“流离”二字, 似乎说明二女流落于民间,只是普通女子。我觉得这样的推理还是缺乏根据:一方面,并没有准确的资料说明大乔小乔是战利品,“时得桥公两女”的“得”字,并不能说明是将二女掳到,孙策与周瑜占领了皖之后,听说大乔小乔是市花,就动了心,这样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另一方,“流离”一词也是一个双重含义的词汇,流离是也可指容光焕发、光彩夺目的意思,放在这一句话的里面确实也解释得通,“乔公二女的确十分美,如果配一般的男人她们可能吃亏了,但是有我们这样的优秀男人做老公,也够她们乐的了,”言下之意,两个优秀男人是配得起这两个美女的,这比将流离解释为流落民间似乎更妥当,况且,即便真的是说流离民间,也不正说明她们本身可能出身并不差,不是一般的民女,事实上,关于大小乔的父亲乔公究竟是什么身份,至今似乎没有定论,虽然乔公并非太尉乔玄(198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而乔玄死于183年,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个人),但是也没有史料明确说明乔公是平民,据记载,小乔喜琴、棋、诗画,精刺绣,这样的素养恐怕不是出嫁之后才有的,而在出嫁之前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教育,这是一般的平民女子所无法实现的,所以我倾向于大小乔出自没落的名门,没落的贵族也是贵族,小乔做周瑜的正妻应该是不存在出身方面的障碍的。

另外,我们还可能从另一个角度为小乔寻找一个与周瑜门当户对的因素,那就是孙策,即使小乔真的只是一个民女,她也还是可以从后天获得足够的身份。我们再次来看明《一统志》里的记载:“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虽然孙周是同时遇到大乔小乔的,但是出于上下级的分别,他们是不可能同时将两个女人娶回家的,按照程序应该是这样的,上司孙策先纳大乔为妾,然后他就有了对老婆妹妹的法定权力,他再将小乔嫁给自己的部下,这时的小乔即便真的是出身是民女,此刻作为孙策的小姨子已经获得了一种尊贵的身份了,完全可以借此身份成为正妻,而且,孙策是上司,他娶了大乔,大乔是姐姐,小乔是妹妹,大乔可以确定是妾,如果小乔也是妾,无法显示出上司与属下的区分,因此,将妾的妹妹嫁给部下做正房,在礼制上是行得通的。

至于为什么小乔死后没有与周瑜合葬的原因,这点倒是有些支持小乔是妾而非妻一说的,因为东汉之后,夫妻合葬已经基本成为定制,但是对于小乔与周瑜这对恩爱夫妻而言,小乔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小乔嫁给周瑜与周瑜共同生活了12年(据此不排除小乔刚开始时是妾后被扶为正妻的可能性),两个人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小乔甚至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着名的赤壁之战,周瑜去世后,小乔为之守墓14载,似乎在周瑜去世之后,她是唯一一个为之守墓的女人,即便她只是妾应当也有合葬的资格了,至少不应当两墓相隔有两华里之远,所以对于小乔墓为何不同周瑜墓在一起?庐江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博馆员孔德海分析说,小乔深爱着周瑜,死后怕葬在周瑜墓旁影响周瑜墓的整体形象美,故而相距两华里,有些牵扯强,不妨为之一听。我在这里理解是,小乔没有与周瑜葬在一起,大概是因为他们二人的感觉实在之深,而小乔没有即时为心爱男人殉情,她“恨”自己为何不可以早下黄泉陪周郎了,这是个人的感性推测,大家不妨之一笑。

另外,假若小乔只是妾,为什么相关的史料里都没有提到过周瑜的正妻呢?周瑜好歹也是三国的风云人物,他有二子一女,女儿嫁给了太子孙登,儿子一个娶了公主,一个则做了高官,如果是正妻所生,母以子为荣,那么,相关的史料中应该介绍到周瑜的正妻才是,据此也可以倾向于小乔是正妻而非只是妾。至于吴书《嫔妃传》里面没有对大乔小乔的记载,这似乎与她们的地位无关,因为这里基本只描写了孙权及其之后历任东吴统治者的夫人资料,没有涉及到他的前任孙策及其他臣属的夫人的资料。

周瑜小乔真实历史(三国时期-小乔是周瑜之妾)(2)


我这里还要指出的一点是,大家可能因为如果大乔小乔是妾而感觉有损她们的形象,其实,即便她们是妾,这对她们的人格并没有任何损害,因为我们看历史问题是需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来看的,在那个时代,一夫多妻制是完全合法的,所以即便是妾,也不影响她们的形象,当时的妾这与今天的二奶在法律上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古代的人男人多是妻妾成群,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与某个妻或妾的爱情盛传下来。

以上的观点,与广大网友交流,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