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都是一个长时期积累的过程。从来没有一种文化是突然出现或者突然形成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去反溯源头,总是可以找到这种文化形成的过程和原因。

以中国为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都知道,古代中国的书写习惯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

古埃及象形文字一览表(从甲骨文的演变看竖版埃及象形文字真伪)(1)

为什么中国人习惯这样写字?它形成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甲骨文,甲骨文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可以算作中文的起点了。

古埃及象形文字一览表(从甲骨文的演变看竖版埃及象形文字真伪)(2)

古埃及象形文字一览表(从甲骨文的演变看竖版埃及象形文字真伪)(3)

注意到了没有?同样是甲骨文,上面那幅图书写很不规范,并不是成行或者成列分布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显得有些凌乱。而下面那幅图上甲骨文书写就规范了很多,基本上是成列分布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甲骨文也存在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演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竹木简的应用。

在竹签木片上刻字容易?还是在龟甲兽骨上刻字容易?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考虑。

而且,在竹木简上刻字,显得更加整齐美观。这种美观,又反过来影响人们在龟甲兽骨上刻字时的排列。

也就是说,甲骨文出现后不久,竹木简就应该已经开始使用了。

很多人以为周朝才开始使用竹木简,其实是对历史的误读。注意: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竹木简是周朝的,而不是说竹木简是周朝才开始使用的。

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周朝以前的竹木简?因为竹木简是有保存年限的!当年清华简被发现的时候,专家的说法是软得跟面条似的,一碰就碎。

周朝的竹木简都已经这样的,周朝以前的呢?根本就不可能保存下来!(反观某些国家几千年还崭新的竹木器,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工艺就是比中国厉害)。

竹木简在中国使用了多少年?这个没有人能说出具体数据。因为纸代替竹木简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不是说纸出现了,竹木简就立刻消失了。有据可查的是,一直到唐朝,竹木简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这样算下来,竹木简至少使用了一千多年。

这一千多年的时间,让中国人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是书写必须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以至于一直到现在,很多人练习毛笔字还是这样写。

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等周边国家也是受中国影响,形成了同样的书写习惯。

欧洲国家因为没有使用竹木简的历史,自然就不可能有这种书写习惯。所以,欧洲国家全部都是从左到右书写。

至于阿拉伯人,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个人推测就是阿拉伯人是使用羊皮纸比较早的文明,而且使用羊皮纸的方式是卷轴式,才会有从右往左书写的习惯。

其实说完这些,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一个文明的书写习惯是长时间坚持一种写法形成的。所以中国古代无论是书籍还是碑刻,都是竖版(极为特殊的那些就别拿出来犟了,没意思。),根本不可能这个碑用竖版下个碑用横版。

我们再来看欧洲的碑刻

古埃及象形文字一览表(从甲骨文的演变看竖版埃及象形文字真伪)(4)

古埃及象形文字一览表(从甲骨文的演变看竖版埃及象形文字真伪)(5)

下图属于正常的拉丁文碑刻,上图则是所谓的竖版拉丁文。但即使是竖版,也只是把横版整体调转了九十度而已。不可能像中文那样直接书写。

好了,最后到了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一览表(从甲骨文的演变看竖版埃及象形文字真伪)(6)

古埃及象形文字一览表(从甲骨文的演变看竖版埃及象形文字真伪)(7)

注意到了吧?古埃及象形文字无论竖版还是横版,竟然跟汉语一样,直接书写了!

那么问题来了:古埃及人到底平时到底是竖版还是横版?

专家们,该解释一下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