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释文对照(书法小辞典续)(1)

唐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书法释文对照(书法小辞典续)(2)

怀素《自叙帖》(局部)

滑笔 一般指由于运笔缺少有节奏的提按和有力的顿挫,笔毫在纸上一滑而过,造成浅薄、软弱、无立体感的笔画,为书法的大忌。

善本 古代书籍、碑帖等在学术、艺术价值上优于一般本的刻本或写本。如旧刻本、精刻本、手稿、无残缺的足本、旧碑帖等,通称“善本”。精加校勘、精注精刻、错科复误较少的书籍,也称“善本”。晚清张之洞《輶轩语》中提出善本的三个条件: 一、精本:经过精校,精注、精刻,错误减至最少的书。二,足本,没有缺卷、未经删削的书。三,旧本;出版较早、流传较少的旧刻,旧抄本。”善本”一词大约起源于北宋时期。

湖笔 因产于浙江湖州而得,也称”湖颖”。始创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湖笔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除选毛料外,要经过浸,拔、并、连、合等七个工种近百道工序,才能成笔,湖笔具有尖(锋颖尖锐)、齐(修削整齐)、圆(丰硕圆满)、健(劲健有力)的特点。用起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以羊、狼、紫各品纯毫为最。不但国内闻名,而且蜚声海外,被誉为笔中奇珍。

湘笔 因产于湖南长沙而得名。按制作技艺分,为我国两大流派(湖笔为一大流派)之一。湘笔扎毫和“湖笔“不同,不分层次,进行杂扎,并以兼毫水笔著称于世。今兼亳笔已普遍制作,“刚柔相济”,写起字来,得心应手,为世人所喜爱。

滞笔 指过浓的墨凝积在笔头上,书写时墨不流通所呈现的一种现象。宋姜夔《续书谐》中说:“墨浓则笔滞”。笔滞所写的笔划,重则无力。讲究用墨,掌握其浓淡度,方可墨畅笔顺,书写自如。

渴笔 指用飞白法作书。笔中含墨较少,所写点划中多有露白之处,故也称“枯笔”。草书中多有渴笔,使字体更显其苍劲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