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抱老师(from 拾贰象岛)

这是一部反英雄的抗日电影。硬要说的话,岛主觉得它更像一部香港武打片,充满了老式的侠义精神。

虽然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档期上映,但是它似乎却不想承载任何教育意义。甚至导演许鞍华在接受访问时,听到请她对年轻人说几句的时候简直要发火:“不要这样可以吗,我不是奉旨要去教训人的。不是年纪大,就要教人的。”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1)

“明月几时有”,就是问什么时候会和平的意思。这个文绉绉的名字,让人不看海报还猜不透电影的主题。但许鞍华说了,这个名字总比“血战东江”好吧!

如果你看过《黄金时代》,大概能明白许鞍华的电影路数。《黄金时代》拍的萧红是大时代里的一个异类,她没有与那些著名的左翼知识分子一样,成为时代巨潮里活跃的泡沫,而是选择听从内心召唤,用文字书写自己的生命。而这部《明月几时有》,则讲述了一群普通人,他们做了一些事,最后记得他们的,只有一名出租车司机。

这些人从各行各业中来,默默做了这些事,又回到各行各业中去,他们压根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也不觉得有多悲壮。“我觉得这简直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许鞍华说。

在这部片子里,周迅以43岁的“高龄”演出了少女的姿态。爱耍酷的彭于晏这次则成了一个泥腿子游击队。

就凭一张照片,许鞍华就相中了很少拍电影的霍建华。他的形象天然带着一种游离的状态,很适合饰演文艺青年李锦荣——这个角色要在不同的身份之间转换。进入宪兵队之后,除了要稳,还要再多一点轻佻和暧昧。身份被发现时,他又是倔强的。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2)

不过,岛主认为这部明星云集的文艺片,其实讲的是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这句话一定要用剧中方伯母的港腔讲出来才有味道:呐,死不要紧,但你不要连累队友啊!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英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8日,日军进攻香港,25日港英政府投降,香港沦陷。茅盾、邹韬奋、梁漱溟、夏衍等客居香港的文化人,因坚持抗日而陷入危境。从1942年初开始,地下党组织力量,将800多名文化人陆续转移出去。

以上,是我们熟知的历史,大写的历史。之后则是一片茫然。

这些文化人像集体划过天际的彗星,璀璨夺目,却只把香港当成过道。他们转身离去,香港迅即陷入沉寂。我们不知道香港和抗战还能有什么关系,不知道期间香港人的生存状态和处世心态。最后,我们对于这段时期的情感认知,都被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填了空、定了格。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3)

▲ 《倾城之恋》以香港沦陷为背景,讲的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

直到许鞍华拍了《明月几时有》。(有趣的是,《倾城之恋》电影版也由她执导。)

这部片子有好几种拍法。可以拍成黄飞鸿、霍元甲式的,大肆渲染主角的英勇事迹,用离奇剧情和激烈打斗吸睛。做到这一点不难。《明月几时有》是有真实人物做支撑的——方姑。她领导的市区中队十分活跃,令日军大为头痛。随便演绎一番(例如独闯日本宪兵队救母),就是部传奇武侠片。

如果这样,许鞍华就成了邵氏。显然她不是。

也可以按“历史正剧”拍。拉出框架,将人物置于大背景下,一言一行都能索引到历史本体。剧中人不再是单个的,而是串起大时代的针线,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地缝接起来。

影片开头郭涛饰演的茅盾、黄志忠饰演的邹韬奋相继登场,我真以为许鞍华会沿着这条路走。我还期待着黄志忠奉献出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明王朝1566》里的神演技呢。不过等梁文道客串的梁漱溟出场,我就明白,他们只是来晃一枪。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4)

▲ 梁文道客串的梁漱溟(最右),剧中有不少类似的彩蛋。

但这不是虚晃一枪,或者耍花枪。《明月几时有》开篇十几分钟,讲文化人如何转移出香港,看似与此后的剧情脱节,却有着不可剥离的理由——本片主角方兰和她母亲,就是茅盾一家寓居香港时的房东。而方兰加入游击队,起因正是无意间卷入了营救文化人的行动。

我相信,许鞍华有更深的寓意,否则她不会将方兰设定为茅盾的忠实读者。实际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量级人物,茅盾给香港带来的,是五四新文学的真传,也是现代中国的讯息。英属殖民地香港就这样与中国大陆的命运相勾连。

电影所构建的逻辑使我们有理由认定,茅盾等人的精神感召,是方兰投身地下党的重要推力。这个点,许鞍华抓得很准、很到位。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5)

▲ 周迅饰演的方兰,有真实的历史原型。

如果影片按照“在导师指引下成长为一名坚强战士”的路子拍,则许鞍华又泯然众导矣。所以她当然不会。茅盾们只起了个头,此后完全是方兰自己的故事。导师传递了星火,而非笼罩着的阴影。

在这里,我看见了许鞍华重建香港主体性叙事的努力。几条重要的人物线索,方兰(周迅饰)、方母(叶德娴饰)、李锦荣(霍建华饰)、刘黑仔(彭于晏饰)、张咏贤(春夏饰),皆出身本土,满口粤语。而剧中的若干情景,如街道、婚宴、衣着、渡船等,也充溢着香港情味。

由此,《明月几时有》形成了香港本土视角。这导致该片与普通抗日剧很不一样: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精心的布局计算,也没有豪迈的发誓立志。剧中人做事,好像本该如此,何须多言?剧情也多为片断式、闪回式的,很不连贯。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6)

▲ 叶德娴饰演的方母,具有温和、包容、隐忍等特质。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7)

▲ 彭于晏饰演的刘黑仔,短枪队队长,有传奇性。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8)

▲ 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卧底日本宪兵司令部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9)

▲ 春夏饰演的张咏贤,卧底日本宪兵司令部。真实历史中,她也牺牲了。

和杨德昌一样,许鞍华亦为“冰山理论”的信奉者,镜头永远只告诉你八分之一。很多人抱怨该片节奏缓慢又太过跳跃,人物面貌也模糊。

其实,沉下心,你能体会到一股沉默的力量。

方母被捕后,抵死不指认同伴。一个老太太能有多少“革命觉悟”?她是抱定不能连累女儿、连累他人。她曾告诫方兰:“死不要紧,不要连累队友啊。”金句出口时观众哄笑,而当她身陷囹圄,我回味此语,顿悟这是老太太的为人之道啊。

人生道理往往平淡无奇,可生死关头,你有把握坚守住?

方兰最后放弃营救,因为她清楚,成功几率太渺茫。一旦失手,市区中队和短枪队将遭灭顶之灾。她遵循的正是母亲的教诲。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10)

▲ 方兰和刘黑仔侦查过监狱后,忍痛放弃营救。真实的历史同样如此。

或许有人觉得,用小道理诠释方母的牺牲,不够高大上。我却认为,坚守住小道理的小市民就是大英雄。

其实,整部片子,除刘黑仔略带传奇色彩外,尽是些平凡人。他们参加地下党,理由迥异,只不过有的挑明了,有的要根据蛛丝马迹补足。像戏份较少的张咏贤,富家女,教会学校出身,抗日的直接起因是父亲惨遭日本人迫害。

有个极富韵味的镜头是,张咏贤入狱后对着铁窗祷告。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战争,这些年轻人各有各的人生轨迹。李锦荣是文艺青年,和小学老师方兰青梅竹马。张咏贤应该继续念书,周末去去教会。刘黑仔枪法那么准,去参加奥运会啊。

然而战争来了,这些信念不同、身份有异的人,走到一起。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动机又很个人化。梁家辉饰演的前游击队员,以回忆的方式串联剧情,更是表明了“私人回忆”的性质。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11)

▲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梁家辉最老的银幕形象。

把宏大叙事还原为私人叙事,进入人物内部,是该片对抗战题材最有意义的拓展。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拍惯大片的大导,恐怕做不到了。唯独许鞍华。

内部视角使整部片子保持冷静、克制、多元的风格(久石让的配音对此也做出了突出贡献)。话多不点透,桥段多不展开,必须观众细细领会。

例如,剧中暗示李锦荣和方兰曾为恋人,但卧底日军宪兵司令部后不能暴露真实身份,两人关系中断。直到方母被捕,李锦荣去报信,才有如下对白——

李锦荣:“你相信我会做汉奸吗?”

方兰:“你不会。”

寥寥两句,胜过万语千言。两人必定相知甚深,才能在久别重逢时,用这种不算解释的解释,一点即通。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12)

▲ 片中两人唯一一次见面。方兰手中的伞是否寓意着“散”呢?不久,李锦荣牺牲。

尾声,刘黑仔接受命令,坐船去惠州。海面上孤帆远影,随即镜头平移,显现出那个我们所熟悉的、高楼林立的香港。然后镜头拉近,聚焦到梁家辉身上——原来,这位前游击队员开了大半辈子计程车。

他从平凡中来,归于平凡,和从尘土中来归于尘土的方母、李锦荣、张咏贤一样。这是小市民的故事,是香港故事。是许鞍华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和定位。

明月几时有人物结局(原来明月几时有讲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