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这部剧就是讲述,女人在后宫当中,如何争夺权力的故事。让观众们看着十分过瘾,女性们受益匪浅的故事。无论她们怎么宫斗,终究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争夺权力。大结局就是甄嬛把四阿哥弘历给“推上”龙椅。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1)

但是发生一个细节,大臣张廷玉认为甄嬛内心不善,建议皇帝赐死她。按照常理来讲,大臣随意干涉皇帝家务事,他应该是十分恼怒,但是明显看得来雍正并不生气。

皇帝杀死宠妃

在历史上皇帝杀宠妃,并非是个例,西汉匈奴冒顿单于为了训练士兵们的服从性,曾经拿宠妃当“靶子”。发明一种会发声的箭,自己射向哪里,手下必须跟着射。哪怕是他老婆,同样能够成为他下一个要“除去”的对象。别人如果不听从,马上下令处死,让人十分忌惮。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2)

客观上来讲,效果确实不错,最终诛杀掉父亲,成就霸业。反正宠妃并非是正妻,对于帝王来讲,没了还可以再找。但是事业就不行,没了很难在打拼出来。帝王如果为了一个女人放弃大好江山,可能就会被后人耻笑。

几十年后,相同的情节再度上演,就是汉武帝和赵婕妤。晚年时候周边人都没了,逼死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面临“继承人人选”问题。只能从“矮个子拔高个子”,选择立下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这种情况下他还要考虑太子未来,决定“留子去母”。

自然太子生母就是赵婕妤,成为他要除掉的“对象”,就是为了避免她干涉朝政。虽然后人都觉得汉武帝心狠手辣,但是对他的做法都称赞不已。至于这么做原因,原因就是汉武帝早年“惨痛政治斗争”的经验。登基在位之初没有完全掌管朝政,祖母窦太后百般阻挠他改革,还逼死了一些大臣,让武帝对女子干政深恶痛绝。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3)

皇帝对甄嬛心存怀疑

当时大臣们看到雍正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建议皇上早立太子,这时能立太子的皇子只有两个人,分别是四阿哥和六阿哥。两个孩子各有劣势,分别是母亲卑微,没有在宫中长大,另外一个是年龄太小。虽然外界都知道四阿哥,不是甄嬛亲生儿子,但是名义上他们是母子,因此无论谁被立为太子,甄嬛都是最后赢家。

朝廷当中大臣对谁当太子并没有区别,但是如果立六阿哥,有人很反对甄嬛。看一下皇上葬礼时,某位王爷对甄嬛的态度,就能明显看得出来。认为她功于心机人比较多。张廷玉提出这个建议算是说出大臣们心中的顾虑,担心她一旦成为太后,可能就会把持朝政。有可能像武则天和吕后那般,最好把他母亲杀掉,能够让六阿哥没有后顾之忧。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4)

至于《后宫甄嬛传》的结局是,大臣张廷玉建议雍正“留子去母”,皇上并没有恼怒,主要是好几方面原因。这个时候的他和甄嬛早就感情大不如从前,对方一次次出手,迅速“扳道”各路政敌,特别是皇后。雍正内心早就对其产生怀疑,知道她并非善类。不排除张廷玉说出他内心想法,所以才没有第一时间“反驳”。

夫妻情分逐渐消失

自从甄嬛和果郡王恋情被爆出来,加剧两个人感情“恶化”,平时相处时以逢场作戏次数比较多。结局时能看出雍正没那么宠爱熹贵妃,反而更信任宁嫔。如果说刚入宫,大臣们提出将她杀掉,雍正早就一会推掉。但是这时他内心,早就对其产生怀疑,觉得并非初入进宫时样子。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5)

雍正和宜修闹得最后,两个人“死生不复相见”,就是他认为对方心狠手辣。但这时对昔日心上人产生同样心思,直接原因就是在和宜修斗争时,虽然站在她这边,但是不代表他内心没有别的想法。当时一是冲头相信对方,不过等冷静后,就会产生别样想法。

不少大臣心目中觉得皇帝宠幸甄嬛,对皇后过于冷淡,有些失去分寸。一国之母“被废”在清朝,算是一件头等大事,内心并不相信宜修这么做。他们更愿意相信,甄嬛利用“手段”陷害宜修,害得她被软禁在景仁宫。没有对手后,她积极上位后,就能把持朝政。不光大臣们这么想,雍正都有这方面的想法,对“枕边人”很忌惮,回去对她多番试探。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6)

昔日情侣互相“演戏”

一直以来雍正是一个以大局为主的人,很在乎国家利益,否则不会有“冷面王爷”的称呼。从未来角度考虑,肯定会很慎重,因此才会多番试探。幸亏对方很敏锐,察觉到皇上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巧妙应对得当。一上来就指出他的想法,杀了皇帝“措手不及”,遭到他否决。

没有让自己亲儿子六阿哥为太子,而是推荐四阿哥为太子,对方并非是她亲生,自然吃了一颗“定心丸”。等到雍正提出给他建议,安排一个出身更加高贵的养母时,她敏锐察觉到皇帝的心思。主动提出以江山社稷为重,其他一切都放下心,打消他内心最终顾虑。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7)

客观上来讲雍正不杀甄嬛,还有深层原因,就是皇后的地位。这时后宫早就是甄嬛的“地盘”,旁人很难撼动,很难找到第二个人帮他“稳定后宫”。如果贸然出手,有可能就是后宫不太平,到时候会影响前面的政局,搞得鸡飞狗跳。

这时自己岁数大,不想要有麻烦,一动不如一静,这种能够理解。另外还有一种想法,若是把甄嬛给赐死,那么宜修就能“上位”。对这个害死心爱女子的女人,雍正自然内心十分复杂,宁愿保持局面,还不如让熹贵妃当家。

小结

甄嬛传皇帝驾崩问甄嬛的几个问题(甄嬛传中大臣干涉皇家私事)(8)

看《后宫甄嬛传》,听到张廷玉这么讲,总觉得他是一个坏人。如果从政治角度来讲,有这种想法同样能理解。无论如何以江山社稷为重,只要有利于大清朝稳定,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考虑的,哪怕皇子生母性命也在所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