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行书,就是笔画连笔字,写速较快,字与字之间有呼应关系,有“藕断丝连”之味道。相传(这里暂且用相传二字,其真伪仍然异议)是东晋王羲之所作,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王羲之和群贤们来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兰亭,此处崇山峻岭、竹林清流,实为天然生态园,饮酒写诗,抒发心志,王羲之写下了不朽名篇《兰亭序》:

王羲之的经典行书(是不是王羲之写的)(1)

王羲之去世后,这幅字相传于他的第七世孙僧智永。到了唐初,由唐太宗李世民所得,不但这幅字据为己有,太宗还将王羲之其他几乎所有的真迹纳入内宫,几乎不许民间收藏,可以说,李世民是唐初王羲之书法最大的收藏家。

唐太宗非常喜好王羲之的兰亭序,首推兰亭序为王羲之的巅峰之作,也定为天下第一行书。

下图是唐太宗的书法《温泉铭》欣赏:

王羲之的经典行书(是不是王羲之写的)(2)

唐太宗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几乎谁也不给看的,那么,他的手下大臣们只能看临摹版,就是说,太宗命令当时的书法家比如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进行临摹,将这些临摹本赠给亲贵近臣们。

太宗驾崩后,当然就把真迹随葬了。

所以,从此以后,世上已经无真迹存在,后人见到的都是临摹版本。其中以冯承素摹本、石刻定武本为最像王羲之风韵。

这也是引发后人对出现的兰亭序的猜疑的其中一个原因。一是怀疑文章不是王羲之所作,王羲之并没有写这篇文章,二是怀疑字体不是王羲之的,因为,东晋王谢墓志出土的时候,考古学家发觉,这个东晋王氏墓志里面的书法字迹,与流传于世的兰亭序不相符,其中郭沫若先生认为,兰亭序的前半段与后半段在内容上、思想上、书体上都不统一,特别是后半段文章思想与王羲之的思想根本不同。同时,在书体上,笔画、结构与态势与东晋王氏墓志里面的字迹风格存在不同。

王羲之的经典行书(是不是王羲之写的)(3)

兰亭序前半段

王羲之的经典行书(是不是王羲之写的)(4)

兰亭序后半段

王羲之的经典行书(是不是王羲之写的)(5)

兰亭序局部笔画特点

王羲之的书法《十七帖》:

王羲之的经典行书(是不是王羲之写的)(6)

都知道,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下图是王献之的书法《中秋帖》,不难看出,父子书法有相同的一面,但是,两人却在书法史上出现了“帖学”、“碑学”之分。

王羲之的经典行书(是不是王羲之写的)(7)

从王羲之的《十七帖》中,可以看出,与兰亭序是相通的,是同一个人的书法特点,但有的学者不这么认为。

到底兰亭序是不是王羲之所写所作,一直有争议,不过,认同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的仍然占多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