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覆盖了云贵川和湘、鄂、桂、陕等省的部分地区,但西南官话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则是四川话,而与四川话最接近的则是重庆市和云贵两省,因此,云贵川渝四省市的人交流,几乎不用普通话也能听得明明白白。虽然四川话属于北方方言,但若不是西南官话地区的人要完全听懂它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一旦听懂了,你会觉得四川方言里的土语带给你的,是一种奇特而灵异的感觉。

最让外地人听不懂的四川话(四川话里的这些话)(1)

比如四川话说人是傻子就说瓜娃子、闷噔儿、哈儿,包儿、神戳戳的。如果骂得好听点儿就说“宝器”。这里的瓜娃子的瓜就是傻瓜,而闷噔儿的闷就是不爱说话,看着发呆,哈儿的哈是傻子的傻,包儿,就是不开朗,神戳戳等于北方话中的神叨叨。而宝器,听起来好像是抬举人,实则是说你不正常。

最让外地人听不懂的四川话(四川话里的这些话)(2)

四川话中还把普通话中的名词变成了动词,比如板、梭、巴这三个名字,被四川话当成了动词

“板”本来是静物,在川话中却成了动词,表示挣扎,比如说农村杀年猪,好几个人一起把猪按住,有人就会说,“好好按倒,嫑让他”‘板’”,这里的板就是挣扎的意思,有人到河里抓了一条大鱼,鱼来回摆动,四川人就会说,“你龟儿还板得很哈!”

“梭”在普通话中指织布的梭子,但四川话却用于动词,表示身体贴在地面前进,比如说蛇爬行就叫“梭起走”。假如一个人站在一个斜坡上不敢走下来,就会有人告诉他,“你梭下来嘛!”,意思是让他坐在地上往下滑。

最让外地人听不懂的四川话(四川话里的这些话)(3)

“巴”同粑,本来是一种面饼,但到四川话里也成了个动词,就是把东西粘上去,比如把这张画“巴在墙上”,就是把画贴在墙上。“巴适”,就是妥帖,“吧倒”,就是贴上,靠近,有人路过一个很窄的地方,一边是墙,一边是高坎,同伴会提醒他说,“你巴倒墙走嘛!”,意思就是,你靠着墙走嘛!

在云贵川交界地,人们有一句骂孩子的话,听起来很血腥,却是一句口头禅。当孩子做错什么事情时,家长比较生气,就会骂一句“砍脑壳嘞”。淘气的孩子被家长直接用“砍脑壳嘞”代替了他的名字。有时候,两个母亲议论自己的孩子时,你会听到家长说:“我家大“砍脑壳嘞”的不听话,小砍脑壳嘞也不听话。”把“砍脑壳嘞”代替了孩子的名字。

最让外地人听不懂的四川话(四川话里的这些话)(4)

在这一地区有些话听起来很怪,但你一旦理解了还真是那么回事儿。比如“裹倒”,说的是男女之间婚外情或发生不正当关系,裹倒就是纠缠不清。而“拐了”一词则是糟了、坏了、不好了。如果你按字义分析,说得真是那么回事儿,拐了不就是走了弯路嘛!没走直路就是拐了。

本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方言,但要介绍完,起码三天三夜也写不完,如果大家感兴趣,下篇文章继续为大家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