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网络

文章:桐桐

三国曹氏政权,以魏为国号,乃是其据有中原地区。而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中原地区大国,便是魏国。而刘备占据汉中、巴蜀之地,其统治之根基在蜀地,为何却不先称蜀王,而要称汉中王?

曹操承认刘备汉中王吗(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1)

首先,称王乃是称帝的前奏,而所称之王号,也往往就是其建立帝业时之国号。若是只称蜀王,那就是一种割据。春秋战国时期便有蜀王,被秦所灭。而在汉朝覆亡之后,晋、隋、唐、明几个朝代都封过蜀王,但无论是哪个蜀王,都没有成为皇帝的案例。刘备若称蜀王,则会意味着其满足偏安於蜀地。而汉中王就不一样了,要知道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当初就是从汉中起步,一步步兼并群雄,最终打败项羽,一统天下。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的雄心壮志,是以刘邦自比,换句话说,他这是要自己开国做皇帝。

曹操承认刘备汉中王吗(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2)

再则,汉中王实际上就是汉王,表明自己乃大汉正统。秦末之际,项羽封刘邦於汉中、巴、蜀之地,而都於南郑(汉中)。我国历史上的诸侯王号,有两大主要来源,一是先秦诸侯国名,二是秦汉以后的郡县名。比如项羽分田安为济北王,田市为胶东王,张耳为恒山(汉避文帝讳,而改为常山王)王,都是当时的郡名。刘邦实际上就是汉中王,而大汉王朝的国号来历也源於此

曹操承认刘备汉中王吗(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3)

而当时汉朝在名义上仍然存在,故而,刘备又不能直接称汉王,只能退而求其次,自称汉中王。但如此一来,其实是与他之前树立所谓的汉朝忠臣以及民间演义中的“皇叔”形象相违背的。三顾茅庐之际,刘备是这样说的:“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可见当时刘备是以扶助汉室的忠臣作为号召的,汉献帝固然“蒙尘”,依旧还是他的“主上”。之前刘备到处显摆衣带诏,也就是这个意思,他是奉皇帝的圣旨办事的,绝不是自己胡来。

虽说,刘备据称乃中山靖王之后,但刘备与汉室的关系,跟商鞅(卫国公族)与周王室的关系也差不多。而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这一支脉,在汉武帝时期就沦为庶民了,早已没了皇族身份。虽说,宗室也可承继大统,但都是宗室近支嫡系。

曹操承认刘备汉中王吗(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4)

然自称汉中王就不一般了,任谁都晓得,刘备是从汉中走向帝位,也就是说刘备不再打算做汉献帝的忠臣(演义里说是皇叔),而是推倒汉献帝自个来了。可以想象,假如刘备打败曹魏,汉献帝的遭遇只会比曹魏更惨(历史之上,刘协一直活到了234年,那时节不消说曹操,就连曹丕都已经驾崩了),至少会少活很多年。

刘备自封汉中王,显然就是暴露他对天下的野心,之前所谓扶助汉室都只是口号而已,说白了他是想自个来。

曹操承认刘备汉中王吗(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5)

所以,刘备为何早不称王、晚不称王,偏偏在这个时候自称汉中王,他是有自己的算计的。而这种算计一旦被天下人识破,譬如孙权,发现所谓刘备的扶助汉室都是谎言,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当然实际上孙权本来就不信你这一套,但原本是假装信你,现在就不必了,你是为自个,那也就别怪俺,你能为自个,俺当然也可以为自个,于是争夺荆州更加激烈,迅速表面化。

声明:本文由笔墨诗书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每天分享历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