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的营养高不高(鱼汤越白营养越高)(1)

汤在人们的心中一直都是滋补佳品,其中鱼汤更是颇受青睐。试想一下,当一碗奶白色的鱼汤摆在你的面前,你是否突然之间就开启了味蕾,想要迫不及待地尝一口呢?有不少人都喜欢在熬鱼汤时将它熬得越白越好,认为这样的鱼汤营养价值就越高。

不过,最近也有网友说,餐桌上的奶白鲫鱼汤应慎喝,虽然美味可口,但其油脂含量都较高,脂肪含量越多越容易出现奶白色。这一说法,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

网友热议

@手牵哈士奇:我很爱喝鱼汤,但如果是脂肪的话,我喝了20多年的油了。

@老夫姓章:我纯粹就喜欢喝白色的汤,浓郁,鲜美,从不考虑脂肪含量或者营养价值,吃的开心就好啦!

@细水长流:看来要少喝鱼汤了~

@林南风神水树一步:从来都炖不出白汤的路过~

在线实验

鱼汤越白脂肪含量越高”的说法为真

关于“鱼汤越白脂肪含量越高”的说法是真是假呢?为寻求答案,央视财经一档节目《是真的吗》做了相关实验。

研究人员首先选取了最常见的鲫鱼来进行实验,分两份汤熬制,只是时间不同:一份熬制10分钟后,鱼汤已呈现出淡淡乳白色;另一份鱼汤慢炖20分钟后,鱼汤呈现深深的奶白色。为了检测样本的多样性,又炖了胖头鱼头,按照同样的方法来分别熬制。

随后,研究人员将4份鱼汤样品送到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脂肪含量的检测。经过检测,鲫鱼汤炖至10分钟时脂肪含量0.5%,20分钟时脂肪含量1.8%,脂肪含量增长到3.6倍;胖头鱼头汤炖至10分钟时脂肪含量0.92%,炖至20分钟时脂肪含量1.6%,脂肪含量增长到1.73倍。

从结果来看,鱼汤越白脂肪含量越高的说法是真的。

说,鱼汤变白确实是由脂肪决定的。

在熬制鱼汤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及鱼的脂肪组织被粉碎成了细小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蛋白质起到乳化剂作用,形成水包油的乳化液,从而使得汤汁浓白,成了“奶汤”。

鱼汤越白 并不代表着营养越高

有几类人群要慎食

鱼汤并不是越白就越营养,而且白色的物质其实是鱼的脂肪,脂肪越多,鱼汤的颜色就越白。臧全宜表示,在传统的观念里,很多人觉得鱼汤越白营养就越高,其实不是这样的。

臧全宜解释说,如果一天里全是食用这种高脂肪汤类的话,对于产妇来说可能会造成体重增加或者心血管负担。而对于食用母乳的婴儿来说,对他的消化道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尿酸高人群,以及痛风患者来说,都要尽量少喝或者不喝这种汤类,否则容易造成身体的负担。

成分,而葱内含有大量的草酸,两者混合会形成草酸钙,使豆腐中的钙质遭到破坏。而草酸钙是一种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如果长时间食用小葱拌豆腐会造成人体钙质缺失,导致抽筋、软骨症等现象。这一传言究竟是真是假呢?

研究人员将实验样品送往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显示,小葱里的草酸含量为157毫克/千克。香菜的草酸含量是小葱草酸含量的10倍左右,菠菜的草酸含量是小葱草酸含量的50倍。可见,小葱中的草酸含量是比较低的。

小葱中的草酸含量不高,可这些草酸是否会与豆腐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对人体造成危害呢?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左小霞主任介绍说,食物中的草酸跟钙确实会形成草酸钙,草酸钙是难溶性物质,一部分会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沉积在体内。不过,左小霞表示,小葱拌豆腐中的小葱只是一个配角,分量很小,所以大家不用纠结也不用害怕,小葱拌豆腐不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

常吃鱼 是防哮喘还是致哮喘?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长期以来,吃鱼可以导致哮喘发生,是医生和患者的共识。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多吃鱼贝类不仅不会诱发和加重哮喘,相反,对哮喘有防治功效。

美国学者霍金等作过一次调查研究。他们调查的哮喘患者中,在校正了性别、特应性、父母哮喘史、父母吸烟史、幼年呼吸道感染史、种族和出生地等因素后发现,哮喘病人饮食中新鲜多脂鱼的摄入较正常人明显减少。

哮喘病学专家皮特,在研究吃鱼与哮喘的关系时认为,每周吃鱼2〜3次以上,可明显减少哮喘发病的危险。他还指出,食用罐装鱼或盐鱼干不能减少哮喘发病的危险。

众所周知,哮喘病的发生是由于体内某些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气管高反应性和持续痉挛。而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可阻止或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同时,可补充和增加白细胞表面磷酸酯的吸收,减少白三烯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气管炎症和气管的高反应性,达到预防哮喘发生或使严重症状减轻的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