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校以高标准守好学校健康门(以智慧食堂为支点)(1)

成都学校以高标准守好学校健康门(以智慧食堂为支点)(2)

2020年初,耿凯天创办了光合加集团,围绕新基建、生物科技、农业、智能硬件、医疗、餐饮、酒业、文旅等领域进行深度布局,赋能传统产业链。2021年3月,光合加集团启动智慧食堂项目,从K12校餐场景切入,为实现“守护2亿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和使命不懈努力,迄今已帮助多家学校食堂实现智慧化建设。

注:文章由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100人评选组委会采写。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新世纪的人们大抵是想法相同,开始利用技术、服务的升级,为城市生活创造更友好、便利的环境。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医疗、教育、餐饮等各领域都迎来了智慧化建设的大潮。

其中,智慧食堂赛道尤其抢眼。2021年11月,中国出台《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流程智慧食堂试点建设工作”;2022年2月,在《关于统筹做好2022年春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学校食堂“持续推进‘互联网 明厨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

在这条“蓝海”赛道中,耿凯天凭借敏锐的嗅觉提前卡位。2020年初,耿凯天创办了光合加集团,围绕新基建、生物科技、农业、智能硬件、医疗、餐饮、酒业、文旅等领域进行深度布局,赋能传统产业链。2021年3月,光合加集团启动智慧食堂项目,从K12校餐场景切入,为实现“守护2亿学生健康成长”的初衷和使命不懈努力,迄今已帮助多家学校食堂实现智慧化建设。在耿凯天看来,空间智慧化是以人为本,了解并满足空间内用户的最大需求,智慧食堂也不外如是。

为留学生发声

千禧年前后,中国和西方在政经、人文等各领域交流不断深入,海外留学生数量随之增长,形成“留学潮”。“从小就对多元文化感兴趣”的耿凯天成为了“赶潮人”之一,在2010年前往普渡大学之际,他给自己定下了两个“小目标”,一是平均学分绩点(GPA)要拿满分,二是要做一次创业。很快,他就找到了后者的切入点。

当时的美国院校,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在线教育系统,课程讲授、随堂测验和作业分发写作等各环节都能在线进行,校方还能通过在线系统对学生做追踪式教育,这让学习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耿凯天感到分外惊喜。不久,他就与一批青年学生领袖一起开展了在线教育平台的创业项目,也是从那时起,“把看到的东西分享出去”就成了耿凯天的人生信条,“如果我自己能够变好,那么我能看到的东西肯定也是好的,怎么把这些东西转化成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的成果,这是我一直想做的”。

留学期间,耿凯天还成为了普渡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PUCSSA)的副主席。在2012-2013年期间,有关中国留学生的两起意外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海外学子成为舆论焦点,“腐朽的富二代”等论调不绝于耳,这让耿凯天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做点什么”。为此,他联系了全美的学生会和在美企业家,花费约两年时间制作出一部反应留学生真实生活的纪录片《US》。纪录片上线时耿凯天也提前毕业,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他纠结着今后该以什么样的身份,更好地面向社会发声。举棋不定之际,他上网搜索了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邮箱,并给他发送了一封长邮件。尽管双方此前并不认识,但俞敏洪很快就给他回了信,新东方还在国内组织了多场《US》的线下观影,“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觉得还是要回来做一些事情”,创业成为了他的第一选择。

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身边亲友在基建领域多有经验,耿凯天很早就开始关注智慧空间。经过观察,他认为,国内的基建做得很超前,但基建中的服务者和被服务对象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空间智慧化的好处,服务满意度很难提升,“我和我的团队最愿意做的就是与人交往,我们理解的空间智慧化是把陪伴式运营放在最高优先级,是以人为本,去了解空间内的用户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耿凯天决定先从智慧物业入手。在相关项目中,他和团队会先将待改造物业的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设备罗列出来,经过调研后,再去界定不同智能化设备分别要提供什么服务、应该怎么提供服务、如何让被服务者感到满意,“相当于从空间内服务者和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做一个如何能利用好空间内智慧化工具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在添加不同专业属性后,这个标准操作程序(SOP)还能横向复制、延伸到医疗、校园等多种不同场景内。

在一轮又一轮调研中,耿凯天发现,学校这个场景也很特殊。无论是新学校筹建还是老学校改造,大家关注的、需要提升智慧化程度的基础设施,全部集中在教学场景内,例如智能课桌、智能黑板、智能护眼灯等。很多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已经升级了七八轮,但食堂却仍与二十年前一模一样,“吃饭的地方没变,桌椅板凳没变,刷卡机器没变,连餐标也没变。这个空间太值得被改造了,也太值得让孩子们去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了。”

成都学校以高标准守好学校健康门(以智慧食堂为支点)(3)

光合加集团助力东师附属学校食堂智慧化建设成果图

图源:光合加集团

2021年,恰逢“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双减”政策出台,各界开始更关注孩子成长,“从政策、主管部门到孩子、家长,如果他们都能够感知到这件事情变化带来的好处,那这件事情一定值得去做。”当年初,光合加集团开始开展智慧食堂项目,通过搭载人工智能、大数据、AI人脸识别等技术的云端SaaS平台服务,全面赋能校餐行业,不仅实现了校餐的线上缴费、预订餐、刷脸就餐等便捷功能,还解决了家校互联、明厨亮灶、食品节约、食品安全、食堂经营管理、营养数据分析、经营数据分析等方向上的全流程校园餐饮服务管理问题。举例来说,在食堂后厨可以做动火离人监控等智慧化改造;在食堂前厅可以做打餐、选餐智能分流,减少排队时间;在上游可以做食材溯源;在下游还可以和科研院校合作,对孩子就餐习惯和生长发育情况等进行效果追踪和分析研究,“把孩子的情况推给家长,把班级的情况推给老师,把学校的情况推给学校,把城市的情况推给教育主管部门,他们就能更好地、更宏观地做调控。”按照耿凯天的说法,光合加“智慧食堂”的最终目标就是真正在学校内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成为“引领者”

回顾近十年创业史,耿凯天忍不住感慨“引领者”的重要性。按照他的说法,在他的每一个人生重要阶段中,每当碰到困难和疑惑,总有“贵人”会出现,给他很大的启发、帮他渡过难关。这也养成了他愿意与人交流的习惯,在他的认知中,只要虚心向人学习,把问题在成熟的认知逻辑和经验里跑一圈,再代入自己的思考,就一定能找到一些答案。当下,他已在所钻研的赛道越走越深,面对许多新问题时已无前人经验可参考,但他学会了时刻保持冷静,不会因为有一个成果就特别兴奋,也不会因为有一个失误就特别沮丧。

与此同时,耿凯天认为自己也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了一名“引领者”。2022年初,长春疫情发酵,恰逢北京冬奥会结束。通过学弟学妹等冬奥志愿者资源,耿凯天快速集结部分冬奥剩余物资,点对点支援长春受疫情影响的学校和学生,既让孩子们得到了急需物资,也让奥运志愿者们将最后一棒奥运精神传递了出去。此外,耿凯天还为母校东北师大附中创办了凯天未来创新者成长基金,扶持有需求、有创新精神的学子与社会乃至国际接轨。作为G20青年企业家联盟项目中国理事会理事,耿凯天每年都会带一些孩子参加G20峰会配套的青年版块活动,希望给他们提供更多拓展眼界的机会,“我从小是被人提供线索的那个人,当我有能力的时候,我要把这些线索提供给其他人。”在公益之旅中,耿凯天也重新理解了“创业”二字,认识到企业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成都学校以高标准守好学校健康门(以智慧食堂为支点)(4)

凯天未来创新者成长基金发起人光合加集团董事长耿凯天为母校东北师大附中学子捐赠助学基金仪式

图源:光合加集团

作为“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100人评选”的入选者之一,耿凯天也向有志于回国创业的海归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年轻的海归们要多与人交流,认知不同的文化和理念,学会充分利用自己多元化的背景优势,找到取胜之匙,“总会有一些跟你一样的人,愿意在前方等着你。”

成都学校以高标准守好学校健康门(以智慧食堂为支点)(5)

精彩资讯永不错过

成都学校以高标准守好学校健康门(以智慧食堂为支点)(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