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孩子吃多少温度的水(孩子们应该喝什么温度的水)(1)

我常常会被不同年龄段的娃的家长问到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问题:给宝宝喝什么温度的水合适?

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类似问题:酸奶需要热一热再喂吗?冬天的水果需要加热吗?……

其实就宝宝饮用水的温度,绝大多数我们能找到的权威机构,都没有对此做特别说明。而只是针对水质的安全问题絮絮叨叨说一大堆,诸如:无论哪儿来的水,都要在确定其可以饮用的前提下,充分加热至滚沸状态不少于1分钟,然后让其快速冷却(建议时间是30分钟内)到适宜的饮用温度blablabla……

嗯,依旧没说多少度。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

参考配方奶的冲调和饮用温度

37~38摄氏度——这是绝大多数配方奶的建议喂养温度,不管各品牌奶粉对自己的冲调水温是如何要求的。而判断这个温度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滴到大人的手腕内侧感受一下,如果没有明显的热感或冷感,就是合适的温度

冬天孩子吃多少温度的水(孩子们应该喝什么温度的水)(2)

不过,37~38摄氏度,真的不是强制要求的喂养温度:

冬天孩子吃多少温度的水(孩子们应该喝什么温度的水)(3)

因此,同理,宝宝喝的水,真的不需要是37~38摄氏度,室温甚至更低都是可以的——只要宝宝喝完了没有任何不适反应,比如:小肚子咕噜咕噜猛叫一阵之后迅速排稀便。

毕竟,二十多度的水,在进入口腔—食管—胃的过程中,会被食管“加热”,并不像大人担心的那样会“伤胃”。

事实上,我看过的小宝宝里,有不少在1岁后就直接喝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酸奶或/和冰的巴氏消毒鲜奶,接受度很好,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并且,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父母生的孩子,所以并不是因为“体质”不同……

还有比这更早接触“冷饮”的:不到1岁就喂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酸牛奶,从来就没闹过肚子……

水果就更无须担心了,就算是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在孩子们嘴里嚼完再咽下肚,基本上也就被口腔和食管“加热”的差不多了。如果是秋冬,只要有暖气,二十度的室温条件下放置多半天的水果,温度也绝对是可以“直接食用”的——至少比冰箱里的温度高多了~

至于酸奶嘛,低温酸奶当然是不应该放火上或者微波炉加热的。用小勺子舀着吃的时候,进食速度是足够缓慢的,被食道回温的逻辑同上。当然,踏实起见,你也可以用一个装有五十多度温热水的碗,将未开封的酸奶放里面“水浴加热”、让温度略回升后,再喂宝宝吃。

冬天孩子吃多少温度的水(孩子们应该喝什么温度的水)(4)

写本文的目的,并非主张给孩子们喝冰水和冰奶(且我本人也并不建议太早给孩子尝试温度太低的食物和饮品)。而是想强调:

十娃九不同。

根据孩子的消化特点和家长对他们的了解,选择他们喜欢的且适应的温度,是更合理的做法。真的不必把什么都要加热到“热乎乎”,不算太冷的室温及体表温度,足以保证食物或液体进入小家伙消化道的舒适度,除非他们自己对温度格外有要求(比如前几天门诊的一位妈妈就强调:她家娃的奶温必须在43°,稍微低1°就会腹胀)……

顺带科个普:歪果仁之所以发烧都喝冰水,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喝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牛奶或者冰果汁。所以,所谓的“体质差异”不过是从小培养的习惯差异,而我们的身体,则是适应环境的产物罢了。

遂谦碎碎念:据说歪果仁喝冰水的起源是因为冰水稀罕……

想要了解更多母婴、健康、减肥等前沿知识,可以关注遂谦的营养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