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来到了老方的家里,看见他正在摆弄着一种常绿直立灌木,看起来有3-4米高,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

我问他这是想干什么,他说;这种植物叫胡颓子。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移植以春季3月最适宜。不论地栽还是盆栽,都需带有完好的土团。盆栽主要是供厅堂和室内陈设,用普通培养土上盆,可常年在室内陈设或放在室外的疏荫下养护。2-3年翻盆换土1次,盛夏到来之前追施3-4次液肥,盆土应间干间湿。为了能大量结果,秋季应继续追肥,冬季可放在居室内继续观赏。还可用来制作树桩盆景,在中国南方常是进山挖掘野生的老树桩,先在泥瓦盆中蟠扎造型,成形后再栽入盆景盆中。这种办法会破坏原来的山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胡颓子有蜜吗(你认识胡颓子吗)(1)

胡颓子的别名又叫:斑楂,贯楂,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奔刺,白扁蓄,小叶斑楂,土萸肉,梹刺,前果,钳公,旗枸,巴楂,甜果儿,乾球,麦榄,老鼠奶树,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胡颓子科。胡颓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

花白色或淡白色,下垂,密被鳞片,1-3花生于叶腋锈色短小枝上;花梗长3-5毫米;萼筒圆筒形或漏斗状圆筒形,长5-7毫米,在子房上骤收缩,裂片三角形或矩圆状三角形,长3毫米,顶端渐尖,内面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雄蕊的花丝极短,花药矩圆形,长1.5毫米;花柱直立,无毛,上端微弯曲,超过雄蕊。

果实椭圆形,长12-14毫米,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果梗长4-6毫米。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抗寒力比较强,在华北南部可露地越冬,能忍耐零下8℃左右的绝对低温,生长适温为24—34℃,耐高温酷暑。在原产地虽生长在山坡上的疏林下面及阴湿山谷中,但不怕阳光曝晒,也具有较强的耐阴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上均能生长,耐干旱和瘠薄,不耐水涝。耐阴一般,喜高温、湿润气候,其耐盐性、耐旱性和耐寒性佳,抗风强。生于山地杂木林内和向阳沟谷旁;或有栽培。

胡颓子有蜜吗(你认识胡颓子吗)(2)

胡颓子品种不同,结果也有差异。如小叶胡颓子与大叶胡颓子相比,小叶难开花结果,大叶可花簇布满全树。为了达到花后坐果率高,在生长期每隔10天需施腐熟的农家肥,这样坐果可达到开花量的40%以上。初春便可看到满树的红果。种子、叶和根可入药。种子可止泻,叶治肺虚短气,根治吐血及煎汤洗疮疥有一定疗效。

大花胡颓子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直立灌木,高2-3米;枝纤细伸长,不规则开展,幼枝密被褐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或棕黑色,具光泽。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花白色,被银白色鳞片,1-5花簇生叶腋极短小枝上成短总状花序;每花下面具淡褐色易脱落的小苞片;花枝锈色;花梗银白色,萼筒宽钟形,子房上明显收缩,裂片宽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果实未见。花期12月至次年1月。高度:1-2m。

金边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灌木,树冠圆形开展。叶椭圆形,革质有光泽,深绿色边缘有一圈

金边。秋天开花,花乳白色,1-2cm,花期9-11月,果期翌年5月份。

根:祛风利湿,行瘀止血。用于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

叶: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哮喘。

果:消食止痢。用于肠炎,痢疾,食欲不振。

民间便方;

治疗支气管炎;用叶15克加枇杷叶去毛15克水煎服。或者用干的树叶研粉,每次服4,5克酌加白糖或蜂蜜用开水冲服,每天服二次。

用根15至30克水煎服。可以治疗黄疸。

谢谢关注《认识是宝>>每天来这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收藏,转发,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