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究竟是谁?

——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九十)

《西游记》第85回猪八戒“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之“一嘴”影射冯保“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拱倒”影射“高拱倒下”;猪八戒“生得干净”“成个人相”影射张居正“美男宰相”“端午(正)出生”

——“一嘴拱倒(斗牛宫)”与“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呼应;“三才定位”影射李春芳、高拱、张居正“有功华夏”和“文定(状元)才位第一”;“斗牛宫”影射张居正借“宫保”“斗倒”高拱;“吃了王母灵芝菜”与“天宫快乐”“酒醉戏宫娥”呼应,影射《病榻遗言》“(张居正)事涉暧昧”

“三才定位”,李(文)定第一。

抢班夺权,“一嘴(高)拱倒”。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百年间“蒙蔽”了很多专家学者。

“盘中暗谜”,“料遇知音”。

“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见《西游记》第85回:

却说那怪物收风敛雾,号令群妖,在于大路口上,摆开一个圈子阵,专等行客。这呆子晦气,不多时,撞到当中,被群妖围住,这个扯住衣服,那个扯着丝绦,推推拥拥,一齐下手。八戒道:“不要扯,等我一家家吃将来。”群妖道:“和尚,你要吃甚的?”八戒道:“你们这里斋僧,我来吃斋的。”群妖道:“你想这里斋僧,不知我这里专要吃僧。我们都是山中得道的妖仙,专要把你们和尚拿到家里,上蒸笼蒸熟吃哩。你倒还想来吃斋!”八戒闻言,心中害怕,才报怨行者道:“这个弼马温,其实惫懒!他哄我说是这村里斋僧,这里那得村庄人家,那里斋什么僧,却原来是此妖精!” 那呆子被他扯急了,即便现出原身,腰间掣钉钯,一顿乱筑,筑退那些小妖。

小妖急跑去报与老妖道:“大王,祸事了!”老怪道:“有甚祸事?”小妖道:“山前来了一个和尚,且是生得干净。我说拿家来蒸他吃,若吃不了,留些儿防天阴,不想他会变化。”老妖道:“变化甚的模样?”小妖道:“那里成个人相!长嘴大耳朵,背后又有鬃。又手轮一根钉钯,没头没脸的乱筑,唬得我们跑回来报大王也。”老怪道:“莫怕,等我去看。”轮着一条铁杵,走近前看时,见那呆子果然丑恶。他生得:

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钉。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 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手中使件蹊跷物,九齿钉钯个个惊。

妖精硬着胆喝道:“你是那里来的,叫甚名字?快早说来,饶你性命!”八戒笑道:“我的儿,你是也不认得你猪祖宗哩!上前来,说与你听: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 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 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吾贬下三天界。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 正在高庄喜结亲,命低撞着孙兄在。金箍棒下受他降,低头才把沙门拜。 背马挑包做夯工,前生少了唐僧债。铁脚天蓬本姓猪,法名改作猪八戒。”

《西游记》第85回猪八戒“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之“一嘴”影射冯保“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拱倒”影射“高拱倒下”;猪八戒“生得干净”“成个人相”影射张居正“美男宰相”“端午(正)出生”。“一嘴拱倒(斗牛宫)”与“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呼应;“三才定位”影射李春芳、高拱、张居正“有功华夏”和“文定(状元)才位第一”;“斗牛宫”影射张居正借“宫保”“斗倒”高拱;“吃了王母灵芝菜”与“天宫快乐”“酒醉戏宫娥”呼应,影射《病榻遗言》“(张居正)事涉暧昧”。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1)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美猴王孙悟空“祖籍祖贯”在“花果山水帘洞”影射“状元宰相”李春芳是“祖籍句容”。(参见前第22篇)

《西游记》第一回中的“美猴王”是花果山山顶“仙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育孕”而“天生石猴”,既然是“天生”,“应该”并无“生身父母”。

这是与孙悟空自称“祖籍祖贯花果山”相悖的,暗藏李春芳祖籍句容茅山和其祖父李旭为“茅山人”。

《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特别强调“水帘洞”就在“花果山”的“正南方”,影射李春芳祖籍祖贯就在句容茅山,且就住在大茅洞(水帘洞)附近。

《李氏家谱》第二十卷·第宅:“先世从无锡迁句容,卜居承仙乡之朱壒村,去县治四十里,茅山之阳,率湖之侧。”

李氏“卜居”“茅山之阳”和“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方”相吻合。故《西游记》全书之中孙悟空反反复复强调自己祖籍祖贯就在“花果山”“水帘洞”,就是反反复复影射李春芳祖上就是句容茅山人,且就住在茅山大茅洞附近。因此,“天生石猴”有父母,也有祖父和祖母,更有曾祖父和曾祖母。

如《西游记》第一回:“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第三十五回:“行者道:你认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

第五十二回:“祖居花果称王位,水帘洞里逞刚强。”第六十三回:“老孙祖住花果山,大海之间水帘洞。”

第六十七回:“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

第八十六回:“祖居东胜大神洲,天地包含几万秋。花果山头仙石卵,卵开产化我根苗。”

第九十四回:“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曾拜至人,学成大道。复转仙乡,啸聚在洞天福地。”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2)

作者《句曲诗综》等作品。

拙作赞助单位:句容市委办公室、句容市委宣传部、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句容诗协、句容医保局、句容教育局、句容民政局、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会、后白镇人民政府、后白镇延福村、后白村、泗庄村、五星村、二圣村、张庙村、西城村、林梅村、徐巷村、长里岗村、淮道村、西冯村、东风村、槐道村、曹村、王庄村、淮源村、古村、夏王村、李家桥村、东湾村、江苏大学、句容天王中学、行香中学、白兔镇社教中心、天王中心小学、袁巷中心小学、天王中心幼儿园、天王浦溪幼儿园、袁巷中心幼儿园等。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3)

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

其二,《西游记》第一回“水帘洞”之“水帘”二字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参见前第33篇)。

“水帘洞”在《西游记》前后多次出现,何以判定“水帘”二字就是影射李春芳是“清廉(宰相)”呢?

1.“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两洞在方位上是南北相对,“水帘(廉)”和“水脏”在意思上也是相对,即“水帘洞”之“水帘”二字与“水脏洞”之“水脏”二字意思相对,故“水帘”二字有“水清(廉)”之意。

“水脏洞”在花果山直北,“水帘洞”在花果山正南,均见《西游记》第二回:

“众猴叩头:‘告上大王,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你家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2.《西游记》中多次写到宰相“清淡闲居”不与人“争名夺利”,与“清廉”意思一脉相承。

《西游记》第一回有《争名夺利几时休》诗: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这首诗影射李春芳虽然官至首辅,却淡泊名利。

《西游记》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词赋末尾有“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一句,也有影射李春芳清廉自洁(仙品一流)之用意。

3.《西游记》第九回渔樵对话中涉及宰相致仕后的清淡闲居不恋荣贵之诗词联句居多,摘录如下:

闲看天边白鹤飞,停舟溪畔掩苍扉。倚篷教子搓钓线,罢棹同妻晒网围。 性定果然知浪静,身安自是觉风微。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

闲观缥缈白云飞,独坐茅庵掩竹扉。无事训儿开卷读,有时对客把棋围。 喜来策杖歌芳径,兴到携琴上翠微。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

舟停绿水烟波内,家住深山旷野中。偏爱溪桥春水涨,最怜岩岫晓云蒙。 龙门鲜鲤时烹煮,虫蛀干柴日燎烘。钓网多般堪赡老,担绳二事可容终。 小舟仰卧观飞雁,草径斜尚听唳鸿。口舌场中无我分,是非海内少吾踪。 溪边挂晒缯如锦,石上重磨斧似锋。秋月晖晖常独钓,春山寂寂没人逢。 鱼多换酒同妻饮,柴剩沽壶共子丛。自唱自斟随放荡,长歌长叹任颠风。 呼兄唤弟邀船伙,挈友携朋聚野翁。行令猜拳频递盏,拆牌道字漫传钟。 烹虾煮蟹朝朝乐,炒鸭毳鸡日日丰。愚妇煎茶情散诞,山妻造饭意从容。 晓来举杖淘轻浪,日出担柴过大冲。雨后披蓑擒活鲤,风前弄斧伐枯松。 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

风月佯狂山野汉,江湖寄傲老余叮。清闲有分随潇洒,口舌无闻喜太平。 月夜身眠茅屋稳,天昏体盖箬蓑轻。忘情结识松梅友,乐意相交鸥鹭盟。 名利心头无算计,干戈耳畔不闻声。随时一酌香醪酒,度日三餐野菜羹。 两束柴薪为活计,一竿钓线是营生。闲呼稚子磨钢斧,静唤憨儿补旧缯。 春到爱观杨柳绿,时融喜看荻芦青。夏天避暑修新竹,六月乘凉摘嫩菱。 霜降鸡肥常日宰,重阳蟹壮及时烹。冬来日上还沉睡,数九天高自不蒸。 八节山中随放性,四时湖里任陶情。采薪自有仙家兴,垂钓全无世俗形。 门外野花香艳艳,船头绿水浪平平。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

“绿蓑青笠随时着,胜挂朝中紫绶衣。”“草履麻绦粗布被,心宽强似着罗衣。”“潜踪避世妆痴蠢,隐姓埋名作哑聋。”“身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十里城高防阃令,三公位显听宣声。乐山乐水真是罕,谢天谢地谢神明。”

据此陈述,“宰相”李春芳清廉闲居、淡泊名利可见一斑。

4.国史家乘皆记载李春芳“清廉”,与“水帘(清廉)”之意吻合。

《明史·文定公本传》:

“春芳自学士至秉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节过之。”

《李氏世谱》(李氏家传·李春芳)载:

“是时阶既去位,春芳继阶秉政,务以安静称帝意,帝亦稔知其廉谨,颇倚信焉。”

其三,孙悟空是“官封弼马”影射李春芳是官家(皇帝)亲封的属马的辅弼大臣。(参见前第26篇)

为什么说“官封弼马”影射李春芳是一位皇帝亲封的属马的首辅呢?

1.“官封”影射官家(皇帝)亲自任命,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三载:“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吏部言礼部左侍郎缺,请推补。得旨,不必会推,严讷升本部左侍郎,李春芳填注部任,董份代春芳掌院事。”据此,李春芳是被皇帝钦点正式成为朝廷大员。

2.“弼”有“辅”之意。《说文》:“弼,辅也。”《后汉书·伏湛传》:“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左称辅,右称弼)。”《书·说命上》:“梦帝赉予良弼。”大明首辅、句容人孔贞运《崇祯丙子句容李氏家谱序》:“文定辅弼世穆两朝相业。”《明实录·穆宗实录》:“隆庆五年四月壬辰朔……上切责桢等轻率妄言,排谤辅臣……上报曰:卿辅弼元臣,忠诚体国,朕所眷倚。”故“弼”字影射李春芳是辅弼大臣,官至首辅。

李春芳嘉靖四十年之后是如何一步步升迁直至首辅大臣的呢?

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载:“嘉靖四十一年正月丙戌朔。”“改礼部左侍郎李春芳为吏部左侍郎。”“春芳份支从二品俸。”《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四载:“嘉靖四十二年八月丁未朔,祭先师孔子,命礼部尚书李春芳行礼。”《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五载: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丁卯朔,敕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李春芳兼武英殿大学士,在内阁同元辅阶办事。《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载:隆庆元年正月辛未,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春芳少保。《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六载:隆庆二年正月辛亥朔,李春芳加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食正一品俸。《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载:隆庆五年三月壬戌朔,以廷试天下贡士,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李春芳充读卷官。”

3.李春芳生正德庚午年十二月十五日(1511年1月14日),故“官封弼马”中的“弼马”二字影射属相为马的首辅大臣李春芳,而不是其它同姓同名的李春芳(《明实录》中另有和李春芳同姓同名者数人)。李春芳诗歌中也曾暗示过自己属马,《题句容藏院方丈壁别方月亭上人》诗中有“匹马长安忆远公”一句,其中“马”字一语双关,也兼指李春芳属相之“马”。

《西游记》第一回中曾特意两次写到马,都有暗示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属马之意。如第一回“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一句,猴子种类很多,此处单单列举到“马猴”就戛然而止。“马猴”就是短尾猴,大于普通的猕猴。此处就是为了强调一个“马”字,即美猴王既是“猿”,又是“猴”,也是“(属)马”。又如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一诗,“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一句与《西游记》五十八回“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一句相呼应,即“思骏马”与“思宝马”相类似,一语双关,皆藏有李春芳属马之用意。

李春芳属马,对马情有独钟。故《西游记》第四回中详尽地罗列了各种天马的称谓:

骅骝骐骥,騄駬纤离;龙媒紫燕,挟翼骕骦;駚騠银騔,(马要)褭飞黄;騔駼翻羽,赤兔超光;逾辉弥景,腾雾胜黄;追风绝地,飞(畐羽)奔霄;逸飘赤电,铜爵浮云;骢珑虎(马剌),绝尘紫鳞;四极大宛,八骏九逸,千里绝群。此等良马,一个个嘶风逐电精神壮,踏雾登云气力长。

《西游记》第四回中涉及马的地方很多。其中“弼马昼夜不睡”一句,影射李春芳担任首辅期间为国日夜操劳;“‘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一句,影射李春芳首辅官居一品;“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一句,影射首辅李春芳作为臣子虽贵为一品,但在帝王面前永远是奴才;“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一句,影射李春芳作为大明首辅亲自关心军队战马的饲养,同时又影射李春芳因为言官谗言愤而五次上书辞职;“须臾,按落云头,回至花果山上”一句,影射李春芳因谗致仕终回故乡句容茅山。

其四,“三才定位”影射李春芳、高拱、张居正“有功华夏”和“(李)文定才位第一”。

《西游记》中的“李定”是李春芳“文定”谥号的预言。“文定”谥号有李春芳“文”可“定”(第一)之意,即丁未科状元李春芳“文”可“定”在进士张居正(首辅)、王世贞等人之前。(见前第11篇)

“三才定位”影射李春芳、高拱、张居正三位“首辅”都有“治国之才”,都“有功华夏”,其中“文定之才”“位居第一”。

“三才定位”,循序渐进。“首辅”李春芳致仕之后,经过历练的高拱接着干“首辅”;“首辅”高拱致仕之后,经过历练的张居正再接着干“首辅”。

“官居宰相”,“争名夺利”。遗憾的是“首辅”高拱还没有致仕,次辅张居正就“勾结”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抢班夺权”做了大明“首辅”。

故《西游记》第一回“三才定位”,兼有讽刺张居正“抢班夺权”之事情。

其五,《西游记》第85回猪八戒“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之“一嘴”影射冯保“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拱倒”影射“高拱倒下”

隆庆皇帝英年早逝,去世之前,高拱是托孤大臣,位居第一。然而,万历皇帝十岁登基,在“第七日”高拱就被张居正给“拱倒”了。

张居正抓住高拱什么“把柄”而让其遭到“罢黜”的呢?

《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三)有“相关”记载:

冯保,深州人。

穆宗甫崩,保言于后妃,斥孟冲而夺其位,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及帝登极,保升立宝座旁不下,举朝大骇。保既掌司礼,又督东厂,兼总内外,势益张。拱讽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交章数其奸,而给事中雒遵、陆树德又特疏论列,拱意疏下即拟旨逐保。而保匿其疏,亟与居正定谋,遂逐拱去。

初,穆宗崩,拱于阁中大恸曰:“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保谮于后妃曰:“拱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后妃大惊,太子闻之亦色变。迨拱去,保憾犹未释。万历元年正月,有王大臣者,伪为内侍服,入乾清宫,被获下东厂。保欲缘此族拱,与居正谋,令家人辛儒饮食之,纳刃其袖中,俾言拱怨望,遣刺帝。大臣许之。逾日,锦衣都督朱希孝等会鞫。大臣疾呼曰:“许我富贵,乃掠治我耶!且我何处识高阁老?”希孝惧,不敢鞫而罢。会廷臣杨博、葛守礼等保待之,居正亦迫众议微讽保。保意稍解,乃以生漆酒喑大臣,移送法司坐斩,拱获免。由是举朝皆恶保,而不肖者多因之以进。

据此,顾命首辅高拱被逐,缘于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合谋。张居正将高拱的言语“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传递给太监冯保,冯保再将此话改成“拱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告诉“后妃”,故此“后妃大惊,太子闻之亦色变”,则高拱“立即”被逐,关键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一嘴”之谗言。

高拱“得罪”太监冯保,被张居正和冯保“合力”“拱倒”,事又见《明史》“高拱传”:

始拱为祭酒,居正为司业,相友善,拱亟称居正才。及是李春芳、陈以勤皆去,拱为首辅,居正肩随之。拱性直而傲,同官殷士儋辈不能堪,居正独退然下之,拱不之察也。冯保者,中人,性黠,次当掌司礼监,拱荐陈洪及孟冲,帝从之,保以是怨拱。而居正与保深相结。六年春,帝得疾,大渐,召拱与居正、高仪受顾命而崩。初,帝意专属阁臣,而中官矫遗诏命与冯保共事。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合疏攻保,而己从中拟旨逐之。拱使人报居正,居正阳诺之,而私以语保。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太后颔之。明日,召群臣入,宣两宫及帝诏。拱意必逐保也,急趋入。比宣诏,则数拱罪而逐之。拱伏地不能起,居正掖之出,僦骡车出宣武门。居正乃与仪请留拱,弗许。请得乘传,许之。拱既去,保憾未释。复构王大臣狱,欲连及拱,已而得寝。居家数年,卒。居正请复其官,与祭葬如例。中旨给半葬,祭文仍寓贬词云。久之,廷议论拱功,赠太师,谥文襄,荫嗣子务观为尚宝丞。

其六,“一嘴拱倒(斗牛宫)”与“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呼应。

“一嘴把个罐子拱倒”见《西游记》第27回:

三藏也只是不吃,旁边却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象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西游记》前后呼应之处颇多。《西游记》第85回“一嘴拱倒(斗牛宫)”与《西游记》第27回“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呼应,皆有影射顾命首辅高拱被逐,缘于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合谋。张居正将高拱的言语“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传递给太监冯保,冯保再将此话改成“拱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告诉“后妃”,故此“后妃大惊,太子闻之亦色变”,则高拱“立即”被逐,关键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一嘴”之谗言。

另,“不曾象我这个老和尚罢软”之“罢”与“一嘴把个罐子拱倒”之“拱倒”呼应,即有高拱被“罢”“倒”之影射。

再另,“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影射当年李春芳“因被诬”“十八天五辞首辅”,张居正是“出过力”的,即与高拱“合力”“赶走了”首辅李春芳。

其七,猪八戒“生得干净”影射首辅张居正是“美男子”长得“眉清目秀”及生于“端午之日”。

《西游记》中“春来桃李争妍”之“李”“春”“妍”影射李春芳,“争”与“争名夺利几时休”“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争名只为钱”之“争”呼应;“争名”“丧体”影射高拱“死不罢休”,著《病榻遗言》欲“气死”张居正。

高拱对张居正“恨之入骨”。那么,张居正担任大明首辅,“为人”究竟怎么样呢?

《西游记》第85回“猪八戒”“生得干净”即有暗示,影射首辅张居正是“美男子”长得“眉清目秀”。

《明史》“张居正传”有“美男”之记载: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徐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

猪八戒“生得干净”同时又影射张居正出生于“端午日”。“端午日”纪念爱国者楚大夫屈原“不愿同流合污”而“抱石沉江”,故“屈原”历朝历代受“爱国者”礼赞推崇。故“生得干净”即有影射张居正出生于纪念楚大夫屈原“沉江”之“端午日”。

张居正生于“端午日”,见《进士录》: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记载:“张居正:贯湖广荆州卫,军籍。荆州府学生。治《礼记》。字叔大。行二。年二十三,五月初五日生。曾祖诚。祖镇。父文明,母赵氏。重庆下。兄居仁,弟居敬、居安、居易、居宽、居业、居学、居中。娶顾氏。湖广乡试第三十名。会试第一百六十名。”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4)

张居正·五月初五日生

其八,猪八戒“那里成个人相”影射张居正是“人中宰相”。属《西游记》“藏事文”。

《西游记》“盘中之暗谜”众多,百年间“蒙蔽”了后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

《西游记》除了藏有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藏名诗(词、词赋)”,还多处“藏”有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致仕“终”回“原籍”“句容茅山”之文。如《西游记》第二回即有李春芳“藏名藏事藏谜(六耳)”之文。(“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西游记》除了藏有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藏名藏事藏谜”之文,还藏有张居正“藏名藏事藏谜”之文。猪八戒“生得干净”“成个人相”等,亦是《西游记》中的“藏名藏事藏谜”之文。

猪八戒“成个人相”,即影射张居正做“宰相”“有模有样”“有功华夏”。

其九,“正在高庄喜结亲”影射在任首辅张居正回乡经过致仕首辅高拱之家高老庄。

《西游记》中猪八戒“入赘”“高老庄”,“入赘”即藏一个“入”字。“高老庄”即高拱“原籍”所在地。

高拱“罢官”立即回“原籍”“河南(高老庄)”“闲住”,事见高拱《病榻遗言》:

荆人接受展阅,则内开云:“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说与内阁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员:我大行皇帝宾天先一日,召内阁三臣在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亲受遗嘱,说东宫年小,要你们辅佐。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便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你每大臣受国家厚恩,当思竭忠报主,如何只阿附权臣,蔑视幼主,姑且不究。今后都要洗心涤虑,用心辨事,如再有这等的处以典刑。”皇上既在幼,而保又文理不通,此旨词语通顺无滞,是谁为之也?一览自可知矣。于是,各官骇愕,皆叩头起,拱复独叩头以出。

语竟,予遂行。不备威仪,觅一骡车载以行,道路之人见之多流涕者。又一本,“昨该原任大学士高拱钦奉圣谕,回籍闲住。查得旧例,阁臣去任,朝廷每每优加恩礼。今拱既奉旨闲住,臣等未敢冒昧请乞。但念拱原籍河南,去京师一千五百余里,家口重大,不得一驰驿而去,长途跋涉,实为苦难。伏望皇上垂念旧劳,不遗簪履,特赐驰驿回籍。在拱感荷皇上高厚之恩,在朝廷犹存待辅臣之体,臣等同官亦为荣幸。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奉圣旨:“准驰驿去。”

张居正是在任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华富贵,为什么还要“入”致仕首辅高拱之家“高老庄”呢?

《西游记》之中“高太公”说自己“老拙不幸,不曾有子”,与大明致仕首辅高拱“无子”吻合(见前第87篇)。

高拱既然又没有“儿子”,张居正到高拱家里去干什么呢?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校”《西游记》,又根据情节需要,进行“故事新编”,设计了猪八戒“入赘”高老庄的情节,即“入赘”之“入”字就是影射张居正“入”高老庄“拜访”高拱的故事。

其十,猪八戒“吃了王母灵芝菜”与“天宫快乐”“酒醉戏宫娥”呼应,影射高拱《病榻遗言》“美男子”张居正“宫中爱喝酒”“事涉暧昧”。

有著名学者认为《西游记》“不谈爱情”“《西游记》可以天马行空的改编”。其实,并非如此。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不戒酒”“天宫快乐”,影射张居正在皇宫之中“醉酒”。而“王母”影射万历皇帝之母“宫女太后”李彩凤。首辅张居正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是“政治同盟”,首辅张居正出入皇宫与“宫女太后”李彩凤商议军国大事又必然是常事。首辅张居正是“美男子”,“酒醉”皇宫“戏宫娥”即有影射张居正在皇宫“事涉暧昧”。

张居正串通“宫保”,“宫中爱喝酒”“事涉暧昧”,高拱《病榻遗言》即有暗讽:

夫以保负此四逆六罪,皆律法所不可赦者。以先皇长君照临于上,而保尤敢为如此,况在陛下冲年而倖窃掌印,虎而加翼,为祸可胜言哉!若不及今早处,将来陛下必为其所欺侮,陛下政令必为其坏乱不得自由,陛下左右端良之人必为其陷害。又必安置心腹,布备内廷,共为蒙蔽,恣行凶恶,待其势成,必至倾危社稷。

“冯保他恶未暇悉论,即其掌司礼监也,事涉暧昧,来历不明,其壅蔽专擅之渐已著,而其患有不可胜言者矣。”

高拱临终遗言,似真如幻。“美男宰相”张居正“宫中快乐”,“前世”“醉酒”“天宫”“戏嫦娥”,“今世”“醉酒”“大明宫中”“戏宫娥”。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是“宫女太后”,“美貌如仙”。张居正“醉酒”“戏宫娥”,高拱《病榻遗言》说“宫保”“事涉暧昧”,是不是“含沙射影”来暗讽“美男宰相”张居正和“宫女太后”李彩凤“宫中快乐”“事涉暧昧”呢?

万历六年,高拱去世。留下《病榻遗言》,死无对证,真真假假,真假难辨。后人明鉴,自可公断。

其十一,《西游记》中的女王影射大明“宫女太后”李彩凤(见前第61篇)

1.《西游记》前后呼应,第九回“双双映彩”“烟笼凤阙”与第一回“彩凤双鸣”相呼应,有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之暗喻。

大明“宫女太后”李彩凤在《西游记》中是多次出现的。

《西游记》第一回有《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之词赋: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该词赋中“彩凤双鸣”之“彩凤”即影射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并为《西游记》后面的女儿国国王伏笔。“双”字影射“仁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

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后世有传名彩凤,她是明穆宗朱载坖的妃嫔。万历元年(1573年),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为母亲李氏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六年三月,加尊号曰慈圣宣文皇太后。万历十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万历十二年,与陈太后(“仁圣皇太后”)一同谒山陵。万历二十九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皇太后。万历三十四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

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当时朝代一般人是不知道其名字的。李春芳是明穆宗朝的首辅大臣,对宫廷皇后贵妃的名字必然清晰知晓。李春芳万历十二年去世。去世之前,“李彩凤”被尊为“慈圣皇太后”,实则是国家权力的幕后操控者之一。故《西游记》中“彩凤双鸣”有影射李太后(李彩凤)与陈太后是共同执掌大明国的两位贤惠“女主”,且其“上世”都是在“仙都”茅山修炼的“仙凤凰”,即是凤凰所“转世”人间。(见前第42篇)

2.《西游记》前后呼应,第九回“双双映彩”“烟笼凤阙”与第五十四回“六龙喷彩,双凤生祥”相呼应,也有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之暗喻。

《西游记》第五十四回多处藏有“李彩凤”之身影如下:

你看那西梁国虽是妇女之邦,那銮舆不亚中华之盛,但见——六龙喷彩,双凤生祥。六龙喷彩扶车出,双凤生祥驾辇来。馥异香蔼,氤氲瑞气开。金鱼玉佩多官拥,宝髻云鬟众女排。鸳鸯掌扇遮銮驾,翡翠珠帘影凤钗。笙歌音美,弦管声谐。一片欢情冲碧汉,无边喜气出灵台。三檐罗盖摇天宇,五色旌旗映御阶。此地自来无合卺,女王今日配男才。

《西游记》此处以唐喻明,以西梁国“妇女之邦”影射大明朝万历初年“双凤生祥”,即陈皇后和李贵妃(“两凤”)一同秉政。此处“六龙喷彩,双凤生祥”词赋即藏有“彩”“凤”二字,影射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六龙喷彩,双凤生祥”重复出现,有加强重复和强调提醒“此处有(李)彩凤”之意。这是和《西游记》中反复出现李春芳的姓名字号等是如出一辙的。

“女儿国”国王影射女皇武则天和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讽喻大明两宫皇太后和睦相处、不可僭越皇位、不可多情。

明穆宗驾崩之后,陈皇后和李贵妃一同摄政(“双凤”),迅速掌控皇权,安定天下人心,稳定国家政局,有女皇武则天之治国铁腕。

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主少国疑,两宫太后幕后稳定国家大局。

“女儿国”之女王和《西游记》第一回“彩凤双鸣”之“彩凤”前后暗中关联,女王有“彩凤”身影,影射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双鸣”讽喻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当与陈皇后“共鸣”,共同秉政。

何以断定《西游记》中的女王就是影射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呢?

一、“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可证。

见《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且说那驿丞整了衣冠,径入城中五凤楼前,对黄门官道:“我是迎阳馆驿丞,有事见驾。”黄门即时启奏,降旨传宣至殿,问曰:“驿丞有何事来奏?”驿丞道:“微臣在驿,接得东土大唐王御弟唐三藏,有三个徒弟,名唤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连马五口,欲上西天拜佛取经。特来启奏主公,可许他倒换关文放行?“女王闻奏满心欢喜,对众文武道:“寡人夜来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拥拜丹墀道:“主公,怎见得是今日之喜兆?”女王道:“东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却不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拜舞称扬,无不欢悦。

……

说不了,二女官早至,对长老下拜。长老一一还礼道:“贫僧出家人,有何德能,敢劳大人下拜?” 那太师见长老相貌轩昂,心中暗喜道:“我国中实有造化,这个男子,却也做得我王之夫。”二官拜毕起来,侍立左右道:“御弟爷爷,万千之喜了!”三藏道:“我出家人,喜从何来?”太师躬身道:“此处乃西梁女国,国中自来没个男子。今幸御弟爷爷降临,臣奉我王旨意,特来求亲。”三藏道:“善哉,善哉!我贫僧只身来到贵地,又无儿女相随,止有顽徒三个,不知大人求的是那个亲事?”驿丞道:“下官才进朝启奏,我王十分欢喜,道夜来得一吉梦,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知御弟乃中华上国男儿,我王愿以一国之富,招赘御弟爷爷为夫,坐南面称孤,我王愿为帝后。传旨着太师作媒,下官主婚,故此特来求这亲事也。”三藏闻言,低头不语。太师道:“大丈夫遇时不可错过,似此招赘之事,天下虽有;托国之富,世上实希请御弟速允,庶好回奏。”长老越加痴哑。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5)

句容市诗歌协会张泯刽主席《闻<句曲诗综>付梓有感》诗,中国道教协会书画院张云帆委员书赠。

《西游记》五十四回“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一句重复出现两次,有“刻意强调”之意味。即“金屏”影射“凤”字,“彩艳”藏一个“彩”字,故此句藏有“彩凤”之名。且“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完整一句影射有“李彩凤绽开金屏光艳大明”之意。

二、“女王闪凤目”可证。

不多时,大驾出城,早到迎阳馆驿。忽有人报三藏师徒道:“驾到了。”三藏闻言,即与三徒整衣出厅迎驾。女王卷帘下辇道:“那一位是唐朝御弟?”太师指道:“那驿门外香案前穿衣者便是。” 女王闪凤目,簇蛾眉,仔细观看,果然一表非凡。你看他——主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

“女王闪凤目”之“凤目”影射女王就是“(李)彩凤”。

三、“占凤乘鸾”“鬟堆金凤丝”“斜红绡飘彩艳”藏有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身影。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猪八戒在旁,掬着嘴,饧眼观看那女王,却也袅娜,真个——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占凤乘鸾”“鬟堆金凤丝”“斜红绡飘彩艳”即藏有“(李)彩凤”的“彩”“凤”之身影,这与《西游记》中藏李春芳、李秀、茅盈等名字是如出一辙的。(见前第45篇)

其十二,《西游记》中的“女王”“专情”于“唐僧”,“不屑”“多情的猪八戒”。猪八戒知道“贪杯误事”,故此猪八戒“醉酒戏宫娥”当为“假”。

猪八戒“垂涎女王”和“知道贪杯误事”见《西游记》第54回: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猪八戒在旁,掬着嘴,饧眼观看那女王,却也 袅娜,真个:

古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那呆子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

只见那女王走近前来,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这长老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行者在侧教道:“师父不必太谦,请共师娘上辇,快快倒换关文,等我们取经去罢。”长老不敢回言,把行者抹了两抹,止不住落下泪来,行者道:“师父切莫烦恼,这般富贵,不受用还待怎么哩?”三藏没及奈何,只得依从,揩了眼泪,强整欢容,移步近前,与女主:

同携素手,共坐龙车。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一个喜见男身,恨不得白昼并头谐伉俪;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

那些文武官,见主公与长老同登凤辇,并肩而坐,一个个眉花眼笑,拨转仪从,复入城中。孙大圣才教沙僧挑着行李,牵着白马,随大驾后边同行。猪八戒往前乱跑,先到五凤楼前,嚷道:“好自在!好现成呀!这个弄不成,这个弄不成!吃了喜酒进亲才是!”唬得些执仪从引导的女官,一个个回至驾边道:“主公,那一个长嘴大耳的,在五凤楼前嚷道要喜酒吃哩。”女主闻奏,与长老倚香肩,偎并桃腮,开檀口,俏声叫道:“御弟哥哥,长嘴大耳的是你那个高徒?”三藏道:“是我第二个徒弟,他生得食肠宽大,一生要图口肥。须是先安排些酒食与他吃了,方可行事。”女主急问:“光禄寺安排筵宴完否?”女官奏道: “已完,设了荤素两样,在东阁上哩。”女王又问:“怎么两样?”女官奏道:“臣恐唐朝御弟与高徒等平素吃斋,故有荤素两样。”女王却又笑吟吟,偎着长老的香腮道:“御弟哥哥,你吃荤吃素?” 三藏道:“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

说未了,太师启奏:“请赴东阁会宴,今宵吉日良辰,就可与御弟爷爷成亲,明日天开黄道,请御弟爷爷登宝殿,面南改年号即位。”女王大喜,即与长老携手相搀,下了龙车,共入端门里,但见那:

风飘仙乐下楼台,阊阖中间翠辇来。凤阙大开光蔼蔼,皇宫不闭锦排排。 麒麟殿内炉烟袅,孔雀屏边房影回。亭阁峥嵘如上国,玉堂金马更奇哉!

既至东阁之下,又闻得一派笙歌声韵美,又见两行红粉貌娇娆。正中堂排设两般盛宴:左边上首是素筵,右边上首是荤筵,下两路尽是单席。那女王敛袍袖,十指尖尖,奉着玉杯,便来安席。行者近前道:“我师徒都是吃素。先请师父坐了左手素席,转下三席,分左右,我兄弟们好坐。”太师喜道:“正是,正是。 师徒即父子也,不可并肩。”众女官连忙调了席面。女王一一传杯,安了他弟兄三位。行者又与唐僧丢个眼色,教师父回礼。三藏下来,却也擎玉杯,与女王安席。那些文武官,朝上拜谢了皇恩,各依品从,分坐两边,才住了音乐请酒。

那八戒那管好歹,放开肚子,只情吃起。也不管什么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一骨辣了个罄尽,喝了五七杯酒。口里嚷道:“看添换来!拿大觥来!再吃几觥,各人干事去。”

沙僧问道:“好筵席不吃,还要干甚事?”呆子笑道:“古人云,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们如今招的招,嫁的嫁,取经的还去取经,走路的还去走路,莫只管贪杯误事,快早儿打发关文,正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女王闻说,即命取大杯来。近侍官连忙取几个鹦鹉杯、鸬鹚杓、金叵罗、 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钟,满斟玉液,连注琼浆,果然都各饮一巡。

三藏欠身而起,对女王合掌道:“陛下,多蒙盛设,酒已彀了。请登宝殿,倒换关文,赶天早,送他三人出城罢。”女王依言,携着长老,散了筵宴,上金銮宝殿,即让长老即位。三藏道:“不可, 不可!适太师言过,明日天开黄道,贫僧才敢即位称孤。今日即印关文,打发他去也。”女王依言,仍坐了龙床,即取金交椅一张,放在龙床左手,请唐僧坐了,叫徒弟们拿上通关文牒来。大圣便教沙僧解开包袱,取出关文。大圣将关文双手捧上。那女王细看一番,上有大唐皇帝宝印九颗,下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樱女王看罢,娇滴滴笑语道:“御弟哥哥又姓陈?”三藏道:“俗家姓陈,法名玄奘。因我唐王圣恩认为御弟,赐姓我为唐也。”女王道:“关文上如何没有高徒之名?”

三藏道:“三个顽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为何肯随你来?”三藏道:“大的个徒弟,祖贯东胜神洲傲来国人氏,第二个乃西牛贺洲乌斯庄人氏,第三个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条,南海观世音菩萨解脱他苦,秉善皈依,将功折罪,情愿保护我上西天取经。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与你添注法名,好么?”三藏道:“但凭陛下尊意。” 女王即令取笔砚来,浓磨香翰,饱润香毫,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名讳,却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画个手字花押,传将下去。

“三个顽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即有影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是“大明人物”。李春芳、张居正和高拱均位列“大明首辅”,称其“人物”无有不可,况且均是“彪炳史册”“功德华夏”的“大人物”呢!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6)

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书赠《句曲诗综》之《茅山洪文吟》诗。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7)

原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宜早教授书赠《句曲诗综》之《录旧作以应李洪文先生<句曲诗综>之属》诗。

其十三,“命低撞着孙兄在”影射张居正“命低”已经去世,而李春芳是“长者”尚且“健在人世”,是可以“公断”“高张之争名”而让其“传之后世”。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1511年1月14日-1584年4月18日),猪八戒影射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沙和尚影射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参见前第76篇)

高拱于万历六年去世,享年66岁,张居正于万历十年去世,享年58岁。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模拟猪八戒的口吻而自称“命低”。“命低”一词,点名大明首辅张居正已经“去世”。吴承恩大约在万历十年(1582年)也去世了。“命低撞着孙兄在”一句,吴承恩之人生应该没有“充足”时间去写这一句话。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8)

2019年1月2日《京江晚报》·李金坤教授《中学语文教师编著<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

《西游记》之中的孙悟空影射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孙悟空是“清正廉洁”“嫉恶如仇”的“官封弼马”,又有“降妖除魔”的金箍棒在手。既然“孙兄”“健在”尚能“公断”,猪八戒的功劳就应该不该被“漠视”,毕竟猪八戒“为华夏”一路辛苦也是有“功劳”的,即高拱《病榻遗言》虽然“抹黑”“抹杀”张居正,而张居正之“功劳”毕竟是“有目共睹”的,确实是“有功神州”的,且“状元宰相”李春芳“作为老领导”也是可以“公断”这件事情的。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9)

本文作者(左)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据此,《西游记》第85回猪八戒“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之“一嘴”影射冯保“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拱倒”影射“高拱倒下”;猪八戒“生得干净”“成个人相”影射张居正“美男宰相”“端午(正)出生”。“一嘴拱倒(斗牛宫)”与“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呼应;“三才定位”影射李春芳、高拱、张居正“有功华夏”和“文定(状元)才位第一”;“斗牛宫”影射张居正借“宫保”“斗倒”高拱;“吃了王母灵芝菜”与“天宫快乐”“酒醉戏宫娥”呼应,影射《病榻遗言》“(张居正)事涉暧昧”。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10)

西游记原著五庄观真实解读(学术争鸣西游记)(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