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秦朝,这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奠定了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基本格局。从此以后,“百代都行秦政法”

“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中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然而最初的大一统,并不是现在人们所认为的一个自上而下建立的一个疆域辽阔、权力集中的王朝,而是指政治社会自下而上地归依一个型而上的本体,进而使其一个超越本体的存在价值。

秦朝的一统,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多年之久的群雄乱战的混乱格局,为日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秦王朝的版图的基础(我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1)

秦朝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这不仅在于他通过血与战,完成了扫灭六国,统一疆域的历史任务;还在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统一的措施。

首先,秦朝的统治者先给自己火急火燎地起了个响亮的称号。采用了三皇中的“皇”字,五帝中的“帝”字,来构成了皇帝的称号。可能有些读者认为这是一个称号而已,但事实上一个好的称号,至少能够唬住底层的老百姓。

其次,商鞅的变法改革,创立了日后适应封建社会经济运行的新制度。

商鞅变法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彻底地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为封建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在这个基础上从此缓慢地建设起来

为了防止六国势力的复起,秦始皇下令把六国的富豪、贵族们都迁徙至咸阳,一部分将其流放到巴蜀、三川等地区。还下令收集了天下间的兵器,将其全数销毁,铸成十二个重达千石的铜人。

在秦朝建立以前,各个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文字形体也各不相同。在秦朝建立以后,这种情况,再不得到改变,便会大大影响了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

为此秦始皇下令,让丞相李斯、中书府令赵高等人对各国的文字进行统一整理,以秦国文字为基础,以六国文字为仿照,制定出了小篆。

秦王朝的版图的基础(我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2)

随后,程邈根据当时民间所流传的更为简易的字体,整理出了隶书。渐渐地,小篆就成为了秦朝的官方文字,而隶书则自然地便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日用文字。

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得各个诸侯国之间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堡垒,彼此之间道路也宽窄不一,这非常不适应于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对于控制地方的要求。

为此,秦始皇不仅下令将这些堡垒全数拆除,还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三条弛道,保证了交通的畅通无阻。

在货币这方面,各个诸侯国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秦朝建立以后,秦始皇将货币统一分为上币和下币两种,上币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下币为园形方孔铜钱。

在度量衡这方面,秦始皇下令将商鞅变法时的度量衡作为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至此以后,天下各地的商业交流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确保地主阶级统治基础秦始皇下令全国范围内,所有占有土地的人,都必须向朝廷汇报自己所占有土地的份额。

这项措施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意味着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也意味着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式在全国范围得到了确立。

在秦朝刚刚建立不久的时候,便有一个巨大的选择难题摆在了秦始皇的面前,究竟是要不要封诸子为王?

当时,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朝廷官员,认为周王朝的国祚之所以能够长达八百年之久,就是因为分封诸子为王的缘故。

而廷尉李斯则对此进行了大肆反驳,春秋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就是由于分封诸子为王,所遗留下来的恶果。要想免除战乱,就必须废分封,行郡县!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将全国分为三十六县!

秦王朝的版图的基础(我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3)

为了压制反对中央集权思想,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除《秦纪》以为的列国史记,除医药等书之外现期交出烧毁,胆敢在私底下以古非今的灭族。

第二年,便有四百六十多位方士、儒生犯禁,被集体坑杀于咸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