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1)

身份证110开头的,不见得就是地道的北京人;开京牌字头的小汽车,也未必见得就是地道北京人。所以看身份证、看车牌看不出什么门道道来,只有您接触过,才见分晓。这个人是不是北京人,瞧瞧办事、说话的劲儿,你就知道了。

说话、办事得有礼儿有面儿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2)

说话、办事得有礼儿有面儿,地道的北京人讲究这个。咱们北京人懂礼好面儿,见了面都爱主动的打招呼。如果见面跟没见似的,准不少了一句埋怨,说“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都不懂啊”。

办事也得懂礼儿、讲礼儿。论起婚丧嫁娶得提前打招呼。“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这是婚娶迎嫁中请客的礼数。发请柬或通知亲朋好友,必须在结婚典礼的三天之前完成,要不您就露怯失礼了。三天之前通知,您算是“请”人;头两天,您算“叫”人;当天,您这就算是“提溜”人了。懂礼儿的人挑眼, 根本就不来。重要的亲戚朋友,一般都在婚前一个月上门去通知邀请。

说话可以损,但不可以脏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3)

北京人老礼儿多,说话可以尖酸刻薄,挖苦人,但不可以带“脏字”。朋友间相互损没得说,甚至不熟悉的人,照样拿过来损。被说的人往往“哑巴吃黄连”,不明就里的甚至得花点时间才能回过味儿。如果责怪某人没经验,就说“你怎么掰不开镊子了?”

对那些踩到自己而没及时道歉的人,有涵养的北京人不会张嘴就骂,而是客气地说一句:“硌您脚了吧?”或者“耽误您脚落(lào)地了!”由不得您不脸红。再比如说“你奶奶正夸你呢,你快回家去”,意思是“你是一好孙子”。再比如“你怎么嘴里叼一袜子”,意思是“你嘴太脏、太臭”。

天生自带幽默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4)

感觉上北京人喜欢拐弯抹角地损人,其实不然,说话者或办事者身上有让人挑礼的地方,不然不会凭白无故地挑刺。北京人不损人的时候,说话喜欢附加一些形容词、拟声词,语气助词等等,给人一种“啰嗦”的感觉。举个例子:“呦呵,黑更半夜那屋门咣当一响,吓我一跳,这是怎么茬呀?”这句简单点说,二个字就能表达:“谁呀?”可是您仔细一咂摸,这里头有点意思,嘿!生动,有趣,就跟发生在您眼头里一样!

对老字号执着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5)

北京人对于老字号,有种特殊的情感,这份特殊的情感叫信任和执着。过去北京人吃、穿、用或多或少来源于老字号,打小就喜爱,上了岁数后也未曾改变过。你看买饽饽点心,北京人最爱去稻香村,一遇逢年过节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同样是酱肉,每年立秋天福号肘子的销量供不应求。其实咱北京人真正看重不是那一味的“老”,而是那份百年不变的品质和严谨!

活的本性、洒脱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6)

北京看似普普通通,却装着一颗桀骜不驯的心。如果你口不对心对他们溜须拍马,借此故意来讨好人家,北京人会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你这个人不实诚,不值得深交,用老北京话说“您甭跟我来这套”,后头再缀上一句“爷不吃”。

在北京,不管你有多牛,只要他觉得你值得交,跟你来盘花生米就着十多块钱的牛二,咱俩就能肝胆相照,出了事儿我为你两肋插刀。但他要是不待见你,说什么都没用,拿热脸贴他那冷屁股也白搭,甭跟这儿叽叽歪歪,我管你哪个二代!

老北京心里都有一个指南针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7)

北京人的方向感极强,这得益于正南正北的北京城及棋盘街式的布局,要是你向北京人问路,他们也许会说,沿着这条道往北走就一站地儿。若是晴天还好找,若搁在阴天,问路人完全找不到北。

就连地名,都透着方位,比如西单,东单,南苑,北苑等。更有着北京最长公交站名之称的“北京西站南广场东”,透着的方位达四个之多。呵呵,真是每个老北京心里都有一个指南针!

骨子里有股侠肝义胆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8)

北京人讲究面子,够朋友,够义气,场面上的事情,难不住爷们儿。家里就算揭不开锅了,有哥们儿找来“哎,借我点儿钱,最近手头儿紧,家里老太太一直起不来床,我打算开个饭馆儿”。

二话不说,瓷器冒着老婆的“枪林弹雨”,砸锅卖铁也得把钱给凑上,嘴里还客气着“有事儿叫我,咱哥儿俩谁跟谁啊”,看那皱巴巴的钞票配上一脸满不在乎的神情,不用多说话,心里都是热乎乎的。可这位回到家,还得琢磨着更难的一关“闲内住”。自己先得给自己打气“唉,谁没个用钱的时候呢”。

“京骂”和玩笑只在一念之间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9)

提到“京骂”让人感觉,就是一句脏话,话太污且伤人,比如你大爷、你丫,若搁过去北京人一般不说的,就算瓷器间也没说的,老北京人忌讳这个。真正老北京人数落人,会非常难听,但讲究的是一个脏字都没有。

现在北京的年轻人爱说这个,显得哥们特亲近、无拘束,老北京人理解的骂人话,现在只是一句玩笑而已!就拿“丫”,“你大爷”来说吧,您要是看见哥几个有说有笑说了一句:“你大爷的,你丫怎么才来?”这句绝对不是在骂人。

可同样场景如果对陌生人说这句话,可能就真是骂人了。所以“京骂”要看他对谁说的,瓷器间怎么说都可以,对陌生人说就不是一句玩笑这么简单了。

总是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10)

北京人能侃能聊,能说会道,啥事儿没他不懂的,啥事儿没他不知道的,跟北京人聊天增学问、长见识。这话还真是不假。您想,北京人打一落生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祖国的首都,什么国家重要会议、外国领导人来访、历史传闻等大事小情每天不知要发生多少,北京人整天浸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见多识广。

您到胡同里听听,哥俩聊那国际局势,世界发展,别瞅咱在北京,太平洋对过儿的美国又欺负谁了,又给谁站台了,及美国总统侯选人的背景也都照样说的有鼻子有眼儿!

对饮食的极致讲究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11)

北京人对于吃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讲究”!但不是讲究非得吃得有多贵、有多好,什么“猴头燕窝鲨鱼翅”统统没有。只要黄瓜茄子西红柿,人人还都会那么两手,夏天一碗小碗干炸,他能做出沙爹酱的色泽,烤肉酱的香气,七八个面码,样样有讲。

面茶上面的椒盐用什么料,炒肝的肠子得用香菇水泡,一样不能少,一道工序不能减。一句话,不能蒙自己。总之要吃得热闹,吃得尽性,吃得自在,吃得舒坦。这就是北京人饮食上的讲究!

懒散是一种生活态度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12)

老听别人说北京人“懒”,那其实是你不懂北京人!北京人不是“懒”,而是懂生活!生活中,北京人也有可圈可点的“懒”。比如说吧,您看这老大爷的后脚跟子永远趿拉这一双板儿鞋,就不给你提起来,走起路来悠闲的很!!再比如说,早晨拎着鸟笼子遛鸟的大爷们。

那悠然自得的“懒散劲儿”,实际是体现了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其实北京人这种懒散,舒适的方式存在于家门口,胡同里,以及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中,跟家里北京人喜欢“用肚子当桌子”,因为在家没有必要拘着!如果要是换了重要的场合,您看吧,一准儿最得体行头,到哪一坐规规矩矩。既懂得享受生活,又知趣识大体,办事、说话有礼有面儿。

现实中的北京人生活自在其乐,低调不张扬,做人讲究厚道、局气,一副古道热肠,骨子里透着“傲气”,不屑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过得了窝头咸菜大碗茶的日子,也能玩的转提笼架鸟的惬意生活!看得清人情冷暖,懂得兴衰之道,实际上北京人有颗再善良不过的心!这就是流淌在北京人血液里东西,一辈子都改不了!

内容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出处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平台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13)

讲述北京人身边的故事

北京人底气(北京人太局气了)(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