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乃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可是人们因为怜惜花儿的美好,又叹息其生命短暂,所以看见落花缤纷,经常会勾起自己的身世之悲,心中便觉得惆怅不已。

李商隐偶见花瓣被流水冲走,就曾悲戚地吟诵肠断未忍扫;而王安石隐居时心情放松,他看见满地残花,却并未叹息,反而细数落花、缓寻芳草。

可见即使遇到相似的场景,由于心境不同,诗人笔端流淌的情感也有很大差别。下面分享两首《落花》,第一首比喻生动,第二首充满禅意。

关于两句落花的古诗(第一首比喻生动)(1)

《落花》其一

南宋 · 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朱淑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女才子,她从小就喜欢文学,一生创造了很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可惜她的婚姻非常不幸,使得才女的文学之路极其艰难。

诗人心情烦闷时,因为无人可诉,只好将自己深挚的情感融入诗行,一方面借此排忧解愁,另一方面也希望后世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她的满腹苦衷。这首七绝虽然是描写落花,其实却是借花写人,传达出作者渴望美满婚姻的心情。

关于两句落花的古诗(第一首比喻生动)(2)

连理枝”三字,暗喻琴瑟和鸣的一对情侣;“花正开”象征着彼此情意投合、举案齐眉。花开灿烂,风雨相摧,使得枝头的花瓣纷纷坠落,正暗喻诗人的处境极其困窘。

风雨,在这里代表了封建礼教以及她的家庭。古代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大家不愿看见一位女子整天赋诗填词,而是希望她心灵手巧、相夫教子。一个“”字,下得极妙,传达出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真实心理。

关于两句落花的古诗(第一首比喻生动)(3)

后两句表达出作者的美好心愿,诗人盼望青帝常主四时,使得连理花常开并蒂,而不要让花瓣凋零殆尽。青帝,乃是掌管百花之神;翠苔,衬托出残花的凄美,更令人感到风雨的无情。

朱淑真的这首七绝描写生动,作者采用连理枝比喻夫妇之间燕婉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可惜才女生不逢时,更难遇知音,所以她的作品越是精妙,就越是被她的家人嫉恨,终究难以摆脱悲苦的境遇。

关于两句落花的古诗(第一首比喻生动)(4)

《落花》其二

北宋 · 释智圆

花开花落尽由风,数日荣衰事不同。

庭下晚来犹可玩,绿苔芳草缀残红。

生活中充满了愁苦,很多人难以经受各种挫折,心中倍感郁闷和悲伤。人们一旦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况,就像枝头坠落的花瓣,只能任由风雨随意操弄。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可以经受住凄风冷雨的考验,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前途也会变得更加宽广。就像雨天的雾气,即使暂时让人觉得一片迷茫,但是终究无法遮挡住灿烂的阳光。

关于两句落花的古诗(第一首比喻生动)(5)

作者曾隐居于西湖边的小孤山,与诗人林逋有过交往。诗人在开篇描述了春天里的花事,花开花落经常决定于风的力量,有些花儿虽然花期较长,可是如果正好遇到狂风暴雨,就会很快凋零。

所以作者认为,荣衰之事并不一定相同,既取决于植物的生长规律,又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既然如此,就不要一味地悲观,即使就像昙花一现,也会给人带来一种美好的体验,反而更应该加倍珍惜。

关于两句落花的古诗(第一首比喻生动)(6)

后两句充满了禅意,“庭下晚来犹可玩,绿苔芳草缀残红。”虽然大师也是用青苔衬托残花,却与朱淑真的悲戚心情完全不同。诗僧在傍晚时分看见庭院里落满了残花,并未感到悲哀,却用“犹可玩”三字,表达出自己任运随缘的观点。

既然坠落只是迟早之事,又何必悲悲切切,不如换一个角度去欣赏。在绿苔、芳草的点缀下,这些残红显得无比静美,也让人遐想无限。正如修炼者的涅槃,禅家并不感到痛苦,外界为何要将自己的情感迁移给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