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高死亡率传染病。患了疟疾的病人,先是全身发冷,然后又高烧不退,一直到40多摄氏度,在熬过忽冷忽热这两个阶段之后,就进行周期性反复冷热循环的阶段。如果疟疾患者没得到药物治疗,严重者就在发冷或者发热中死亡。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

可以看到,自古以来疟疾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经过艰苦的钻研,不惜以身试药,研发了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疾药物,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由于屠呦呦对中国与世界医学进步做出的贡献,她本人也于2015年4月5日,也就是八十五岁高龄时候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项。然而,在人生巅峰时候,却因接受了价值约为290万人民币的诺贝尔奖金而备受争议,嘲讽声四起。

对待这些不绝于耳的嘲讽声,屠呦呦毫不在意,我们看着事态的由来。

屠呦呦的童年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在浙江宁波一户书香世家。父亲屠濂规,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姚仲千出身书香门第,外公姚咏白曾任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教授,舅舅姚庆三后来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可谓家里长辈都是大学教授学者出身。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2)

童年时候的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时候,家中有三个哥哥。父亲屠濂规根据“女诗经、男楚辞”的传统,根据《诗经》中原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女儿取名为屠呦呦。

由于祖父辈的书香门第影响,屠呦呦小时候与哥哥们都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要知道,在民国时候,一些家庭都不让女孩读书,但父亲却思想开明,让屠呦呦上学校读书。而且,父母也教育她读书出人头地,这也令她从小培养了热爱学习的兴趣爱好。

年少的屠呦呦,树立从医的理想

屠呦呦在上中学时候,正值1940年抗日战火纷飞的年代,她的学习生活也受着战乱的影响。当时,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细菌战,使一些平民百姓无辜受到细菌的感染,屠呦呦也是受害者之一。屠呦呦患上的病就是疟疾,在那个年代医学不发达,患上疟疾能活下来也不容易。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3)

少女时候的屠呦呦

好在屠呦呦经过医生精心治疗与家人的周全照顾,患上疟疾也能活下去,然后痊愈重返校园。就是这一段患上重病又治愈的刻骨铭心经历,这也使少女屠呦呦对治病救人的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心里默默下定了决心,要投身医学,从事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

受着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屠呦呦对读书持着巨大的热情,即使身患疟疾也努力用功学习,学业一直没有落下。这样,经过多年的勤奋苦读,1951年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专业。

屠呦呦收获事业与爱情

读大学时候的屠呦呦,也是勤奋刻苦,经常泡在实验室里钻研各种医学药品,学习可以达到一种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样,四年后屠呦呦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然后分到了国家卫生部中医院研究院工作。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4)

由于她多年专研于学业与工作,都没时间谈恋爱,后来她的中学同学李廷钊在工作中对她展开了热烈追求,最终两人走在一起。

李廷钊原本是屠呦呦的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去苏联读硕士,留学回国到东北的钢铁厂工作。工作之中,也就是1961年后经常去北京看望自己姐姐,他的姐姐刚好与屠呦呦在一个单位,屠呦呦也经常去李彦钊姐姐那里走动。这样,两个老同学虽然分散多年,却由于经常走动聊天聊出了感情,暗生情愫,擦出了感情火花。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5)

于是在1963年,33岁的屠呦呦与32岁的李廷钊组成了姐弟恋的婚姻,屠呦呦由此也收获了一生幸福的爱情。

屠呦呦在工作上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工作认真仔细,为科学研究废寝忘食;生活上却是粗线条,不会做家务,也不会照顾自己。丈夫李廷钊却包揽了家务活儿这一切,心甘情愿做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让她全身精力投身在科学研究之中。所以,就是丈夫一生对屠呦呦呵护的爱情,也成就了屠呦呦获得抗疟诺贝尔医学奖。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6)

屠呦呦与李廷钊结婚照

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疾研究小组的组长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各国流行无形中杀人的致死性疾病—疟疾。尤其在我国南方邻国越南境内,由于天气炎热、高温多雨、蚊虫肆虐,这为疟疾病的爆发滋生了温床。很多越南战争中士兵与民众都饱受疟疾疾病的折磨,最终患上疟疾病去世。

由于疟疾病在越南肆意流行,越南疟疾致死的人员数量荣登榜首。于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小弟,越南共产党胡志明同志对我国国家主席毛泽东提出了请求,希望中方能派遣一流顶尖的医学人才来援助越南治疗疟疾。

鉴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毛主席也大义凛然派遣了60个国家高级医疗团队前去越南援助。之后,为了帮助越南抗击疟疾疾病,1967年5月23日北京成立了“523工作组”,把研究抗疟疾作为国家级的任务,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也加入了“523任务”之中。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7)

“523工作组”对疟疾工作的研究长达十三年,聚集了全国六十多家科研单位,参加过项目的科研人员高达500多人,由于人数多、研究时间长,这也是日后屠呦呦因抗疟成果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却饱受质疑的原因所在。

当时,科研精神认真优秀,39岁的屠呦呦担任中医药研究组的组长。她小时候患过疟疾,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也患过疟疾。因此,她觉得一定要研发出抗疟疾的药物,履行科学家科学技术造福于民众的理想,自然自告奋勇担任研究组的组长。

屠呦呦研究抗疟疾药物的药方

由于新中国科研起步低,科研设备落后,研究经验不多,很多组员也怀疑凭借落后的科研条件能研究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吗?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8)

但屠呦呦却对此充满信心,认为一定能尽全力完成这一项艰苦卓绝的任务。她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也翻阅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中医医书,翻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学典籍,如《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寻找与疟疾相似的病例,以及有效治疗疟疾的方法。

在翻阅古书的过程中,只要是与疟疾有关的药方,屠呦呦的中药研究小组成员就会一字一句仔细记录下来。最终,研究小组成员在第一轮筛选过程中,选择了640多种中草药,最终青蒿、乌头、胡椒等几种药材能治疗疟疾病。

可是,在临床实验中,这几种药物的实际治疗效果都是不尽如人意。它们只能改善疟疾病人症状,不能彻底消灭疟原虫。即使效果最好的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繁殖,但是却不能根除疟疾病。即使治疗效果最好的青蒿,每次的数据不稳定,达不到治疗效果。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9)

研究小组的研究瓶颈

屠呦呦与科研小组成员也注意到,中国传统医学典籍注释中都解释到,青蒿提取物是有效治疗疟原虫的药物。于是,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小组经过对200多种中药、380多种提取样品的药物筛选,把治疗的药方锁定在青蒿。

然后,屠呦呦与科研小组成员从植物中提取青蒿,发现青蒿提取物对于疟疾的治疗却是起效甚微,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40%,最低只有12%,还比不上胡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样,陷入瓶颈期的屠呦呦,只能再翻阅古医书寻找药方。经过长时间查阅,屠呦呦终于在翻阅到东晋著名的道学家、中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关于疟疾治疗的一个药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0)

在这里,屠呦呦注意到葛洪指出是用青蒿的“绞取汁”来治疗疟疾,葛洪强调的制取方法不是常规的煎药法,却是强调要绞取汁。于是,屠呦呦就联想到绞汁,乃是破解青蒿治疟疾的有效药方。

看到科学研究一线生机之后,屠呦呦又开始了繁重的研究之中。她于是选取了低沸点的乙醚反复提取青蒿。

屠呦呦愿意以身试毒

之后,屠呦呦与中医科研小组在上百次实验之后,于1971年4月成功分离出了青蒿样品。当这一份青蒿样品治疗疟疾之后,抑制率达到了100%

但这一实验结果也只是在小白鼠身上。小白鼠与人体结构有很大不同。为了证明青蒿绞取汁能真正治疗疟疾,只能在人体上做实验。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1)

当时,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能用青蒿青蒿绞取汁治疗疟疾的实验上。为了尽快完成科研课题,屠呦呦就想着学武侠小说主人公一样以身试毒,向上级请示愿意以身试药。

于是,屠呦呦自己打上患着疟疾病毒的针,疟疾带来病痛让屠呦呦多次难以忍受,但是想起自己从小发明研制疟疾病药物的理想,以及祖国交给的科研任务,她都咬牙坚持忍受下来了。

屠呦呦经过以身试毒,结果证明青蒿绞取汁对治疗疟疾有良好效果。之后,屠呦呦再次埋头于实验室研究之后,不久也研发出更具有抗疟效果的“双氢青蒿素”。当证明青蒿素没有副作用之后,第一批胶囊制作的青蒿素就立马发到疟疾高发区的海南测试。令人惊喜的是,胶囊版的青蒿素效果出奇的好,患者疟疾治愈率十分高。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2)

屠呦呦发明了研制疟疾的青蒿素

当1977年3月,屠呦呦团队正式在《科学通报》上发表关于青蒿素的论文。由此,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副作用的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就此诞生了,人类寻找到抗疟疾的有效良方。

如在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由于屠呦呦率领团队研发的青蒿素,使得全世界疟疾死亡率下降47%,非洲疟疾死亡率下降54%,非洲儿童死亡率下降58%,使那些深受疟疾折磨的病人获得身心解放。她由此也名声大噪,荣获各种科学发明奖项与荣誉,世人也对她持着赞美之情与崇敬之意。

从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过程来看,我们也看到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经过长时间研发。而且,科学研究过程无比艰苦,为了研发有效抗疟药,屠呦呦每日都泡在实验室里,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与带孩子,这样使她两个孩子很少见母亲。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3)

尤其她的小女儿在刚出生就回宁波老家由屠呦呦的父母照顾,直到三岁小女儿才第一次见到妈妈。然后小女儿多年长大之后,早已忘记站在面前的屠呦呦就是自己的母亲。

对此,屠呦呦对于小女儿一直心有愧疚,但她说:

“生活上(与事业)有矛盾的时候,我们是坚决让路的,总是事业还是放在第一位,把事情做好。”

可以看到,屠呦呦是为了国家为人民的科研事业,牺牲了自己家庭与利益,乃是一种大公无私的情怀。

屠呦呦备受争议的缘由

但由于屠呦呦是率领团队研究青蒿素,这也为她饱受争议埋下了伏笔。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4)

要知道,屠呦呦率领团队研究青蒿素时候,中国当时没有专利制度,一切都是团队研究成果。

由于没有专利制度,青蒿素是属于屠呦呦个人还是团队就是说不清楚了,但世人都认为屠呦呦就是青蒿素的发明者。如在1982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屠呦呦以青蒿素第一发明人的身份与代表,领取了证书与发明奖章。

然后在1986年,青蒿素获得国家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证书,1987年青蒿素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也是以屠呦呦的名誉。于是,就有人去科技部投诉,认为屠呦呦独占了青蒿素的科研研究成果。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5)

后来,在1992年,“双氢青蒿素”获得了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这些奖状单位是中医药研究所,不是屠呦呦个人的。

在2015年12月,屠呦呦终获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上“零的突破”。

当屠呦呦发表在诺贝尔奖感言中,感谢支持研发青蒿素的毛主席、葛洪、数百万非洲人、一起合作过的科研人员,唯一没有自己,她说: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

而且,屠呦呦在记者采访面前也表示,科研成果是团队的……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6)

舆论争议屠呦呦的焦点

可是,功成名就的屠呦呦,又面临一系列风尖浪口的舆论争论。这一切原因就在于屠呦呦获得了400万瑞典克朗(在当时想当约265万人民币与25万美元)诺贝尔奖金,一些人就说这不公平、不合理,与研发历史不相符合……

一些人认为,这个荣誉应该属于所有参与青蒿素研究的研发小组的,在中国科学院发表的青蒿素工程名单中,屠呦呦排名第六。所以,这个诺贝尔医学奖荣誉不应该属于屠呦呦一个人,不应该由屠呦呦去瑞典去领,应该是一个团队!

但西方的诺贝尔奖只能授予单人。有人认为,虽然青蒿素是整个科学家共同研发的结晶,但是屠呦呦是研发小组的组长,是她率领团队破解了青蒿治疗疟疾的秘密,而且屠呦呦本人也在获奖感言中,表明成绩属于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的。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7)

一些人也认为屠呦呦不是院士,论文发表数量不够,没有领取诺贝尔奖的资格。但诺贝尔奖设立初衷是奖励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不是靠什么资历获奖或者论文发表数量。屠呦呦的青蒿素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理应该拿到这个诺贝尔奖。

一些民众认为,科学家是淡泊名利,视钱财为粪土的。但是屠呦呦以青蒿素为名,领取了除诺贝尔奖之外,我国各个地方科技奖奖金也高达500万,这也不符合科学家精神。

一些人也质疑,为什么明星、企业家能收入百万,科学家却不能拿巨额奖金呢?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8)

结语:

面对种种非议,屠呦呦也能持着平常的心理。对于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在扣除陪家人去瑞典领奖的差率费用之外,其他都用在捐赠科研方面。如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同时,屠呦呦也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以及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医疗事业上。

功勋屠呦呦最后提取出青蒿素(屠呦呦为研发青蒿素)(19)

从这些来看,屠呦呦还是有着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奉献的无私情怀。她把一生精力都用在青蒿素研究上,更不在乎外人的指点与评论。我们希望我国能出现更多类似于屠呦呦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带动我国科技发展,为中国强大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