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的陵墓都蔚为壮观,可为什么史书上找不到任何关于元朝15位皇帝陵墓的记载呢?

实际上至今元朝皇帝的陵墓一个也找不到。元朝帝陵如此隐蔽,其实和蒙古人独特的下葬习俗有关。

01 蒙古人独特的下葬习俗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葬礼也特别简单。那么蒙古皇帝下葬的习俗是怎样的呢?

元朝皇帝的墓为什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陵墓)(1)

据有关文献得知,元朝皇帝的棺材很特别,是用一根特别粗壮的楠木劈成两半,按遗体大小将中间挖空,再把遗体放进去后合拢楠木,并在楠木表面刷上油漆,用三条黄金牢牢地箍紧,这样独特的棺材就做好了,从外面看上去和木头没什么两样,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元朝皇帝的墓为什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陵墓)(2)

接下来,蒙古人秘密地将楠木送往墓地,也不搞隆重的葬礼,落葬时不起坟,在墓地挖很深的坑,整块取土,并按次序摆放在一起,再将楠木埋入后,依次将土块填好,挖出的新土运到很远的地方扔掉,最后纵马踏平。

元朝皇帝的墓为什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陵墓)(3)

为了保持墓地的隐蔽性,墓地不立墓碑,也不立功德牌,更不在周围放很多祭品,下葬时不能有汉人到场。

下葬完再派士兵守护墓地,到来年春天拆除帐篷撤走后,人们只能看到茫茫的一片大草原,完全看不出墓地所在。

据马可波罗的游记里记载,在楠木送往墓地的路上,如果遇见陌生人就将他杀死,这样既可以防止泄密,还能给皇帝殉葬。

那么有人或许会问,没有坟头,没有墓碑,蒙古人怎么祭奠先辈们呢?上哪找去呢?

据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在墓地上,当着母骆驼的面将吃奶的小骆驼杀死,把血淋在地上,皇室祭祀时牵着母骆驼引路,只要见到它在一个地方来回徘徊悲鸣,就是找到墓地了。如果母骆驼死了怎么办呢?那就不寻找了,因为他们自己也真的不知道藏哪了。

元朝皇帝的墓为什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陵墓)(4)

元朝皇帝连自己的后人都不知道墓地所在,别人又怎么找得着?那么不知道墓地怎么祭祀呢?他们觉得祖先就在地下,于是在地上挖个坑,在坑里祭祀。

02 成吉思汗的密藏

元朝皇帝特有的这种密葬习俗自成吉思汗时就有了。

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在亲征西夏途中病亡,弥留之际留下遗命秘不发丧,以防敌人知道。

于是蒙古军将装有成吉思汗遗体的棺木用毡子裹起来,秘密放到用12头犍牛拉着的大车上运往葬地。为了保密,灵车沿途所到的地方,所遇到的男女老幼和牲畜均杀死,以蒙古人古老的习俗来解释,是为死者寻找殉葬的奴仆。

元朝皇帝的墓为什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陵墓)(5)

直到灵车运到位于克鲁伦河上游的皇家大营后,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才公布。据传说,所有为成吉思汗建造陵墓的工匠和知情的士兵全部处死。因此成吉思汗的陵墓成了机密。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的陵墓采取了前面所述的密藏的处理方式,下葬后用几百匹马在葬地来回狂奔,扫灭痕迹,再在上面种草植树,然后派重兵守卫,方圆数十里内都是禁地,不准任何人靠近。等到第二年草木丛生,地表看不出任何痕迹再散去。

元朝皇帝的墓为什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陵墓)(6)

在《蒙古秘史》、南宋彭大雅撰写的《黑鞑事略》中,都有这些记载。

另外,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载,守卫成吉思汗陵墓的是蒙古兀良哈部的一个千户,成吉思汗下葬的那年,那里长起了无数树木和青草,现在那里已是茂密森林,没法通过了,埋葬地已经完全辨认不出了,甚至老守林人也找不到通到那里去的路了。

关于元代皇帝的葬地,史学界都认为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大汗和元朝历代皇帝都埋葬在同一个地方。

据史料记载,蒙哥死于四川攻宋前线后,他的儿子将灵柩运送到了斡尔朵,在四处的斡尔朵轮流为他举哀,灵柩每天都被移送到另一斡尔朵的座位上,众人对其放声痛哭。最终他们把蒙哥葬在被称为也可忽鲁黑的不儿罕合勒敦处,成吉思汗和拖雷的陵墓旁边。

03 成吉思汗密藏的原因

成吉思汗的密藏为什么要如此诡秘残酷呢?主要有三点原因。

其一,成吉思汗明白无数生前不可一世的统治者,死后的坟墓往往遭到很大的破坏。成吉思汗有仇敌无数,为了免遭厄运,选择秘葬才是明智所为。

其二,蒙古族早期信奉的萨满教认为,生命是生、死、再生的过程,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死后回归自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三,人间万物有灵和灵魂,人的灵魂藏在人的血骨中,应重视对血和骨的保存。选择密葬,避免后人对其尸骨的干扰,是对死者生前灵魂的尊重。

再说祭祀,按照蒙古族的风俗,他们认为祭祀是祭灵魂,不是祭尸骨。因此人死后埋葬遗体的墓地所在,并不是后代祭祀的中心,没必要留下标记。这个风俗应该和蒙古人是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有关。

元朝皇帝的墓为什么难找到(元朝皇帝的陵墓)(7)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不仅是成吉思汗,还有后来的蒙古大汗、贵族和元朝皇帝,从来不建威严壮观的陵墓,都实行秘葬,而且帝王陵寝的埋葬地点不做任何标志,也不记录。后世有很多关于墓址的许多传说,大多是道听途说而已。

反观我国历史上除了元朝外,几乎所有的帝王陵寝地址,在其死后不到100年都会在民间流传开,也不可避免地遭到盗墓贼的光顾。

元朝密藏的丧葬习俗在反盗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万马踏平”的方式是元代皇陵反盗墓的撒手锏,可称得上是釜底抽薪的一招。这样的密藏方式上哪找?考古学家也很无奈。

文:十里桂花(关注我,给你讲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