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苏霍姆林斯基
1949年1月15日,怀才不遇的音乐家克莱门特·马修来到了“池塘之底”——一所专门为接受“再教育”的问题少年设立的一所寄宿学校。他说:“在所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我确信自己人生的最低谷来到了。”
然而,这里的情况比他想象中还要糟糕:一所充满戾气的学校、一群糟糕的问题少年、一个惯用惩罚手段管治学校的校长。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冲突在这里每日上演。
温文儒雅的马修,能否借助音乐,帮助孩子撕掉坏学生的标签,让“池塘之底”迎来春天?
这部《放牛班的春天》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2004年上映,豆瓣评分9.3,好过99%的剧情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影片围绕马修与校长教育理念的冲突,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以及对问题学生的关怀。导演用了大量灰色、阴沉的画面来营造“池塘之底”紧张的气氛,却又融入了空灵的音乐,轻松的玩笑,让人在无望的氛围里,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今天,我们透过电影,一起探究“池塘之底”及熊孩子是如何陷入恶性循环的漩涡,又是如何在马修的引导下迎来“春天”,并结合生活现实,提出应对的方法。
01 从根源上看:被标签化的学校与孩子,注定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池塘之底,即使是学校的名字,也似乎是专为我而挑选的。”这是马修来到学校门口时的第一反应。此时的他,事业不得志,认为“池塘之底”就是失败者的归属。而这,也正是公众对“池塘之底”的印象。
从电影的中文译名你就知道,这是一所不会出好成绩的学校。所谓“放牛班”,就是初中的不升学班,是专门为“差生”开设的班级。正如影片一样,班里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家庭,他们不爱学习,甚至是被父母所放弃的问题少年,顽皮、固执、捣蛋是他们的本性。孩子进入“池塘之底”,就相当于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而“池塘之底”也因为有着一群熊孩子,成了公众眼中“不好的学校”。
毋庸置疑,标签化是一个很可怕的。所谓标签化,是指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这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往往容易陷入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的思维误区。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喜欢给事物或者人贴上标签。比如,“富二代”、“广场舞大妈”、“老人跌倒讹人”乃至于“80后”、“90后”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标签化的具体例子。
如果你不幸被贴上了一个不好的标签,那么伴随你的大多是糟糕的遭遇。就如影片中,所有人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池塘之底”的学生都是品格低劣的。所以,从来没有人会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父母放弃他们,老师惩罚他们,就连他们自身也在互相地看不起对方。
而人一旦被贴上标签,特别是不好的标签,想撕掉也是很难的。就像电视剧《无主之城》里的扒手二二,哪怕他改过自新,想尽办法帮助大家脱离险境。可当发现统一管理的粮食被人偷走的时候,大家依然会第一时间怀疑他,说他“贼性难改”!
人民日报曾经有评论指出:“表面上看,标签化只是造成了对某个群体的误伤,客观上,却扭曲了社会认知,扩散了负面情绪,累积着社会戾气。”因此,无论是被标签化的“池塘之底”,抑或是被标签化的学生,他们始终得不到公众及社会的正确看待,在社会价值观扭曲中,他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漩涡,不停地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马修的出现,他们会一直这样下去。
02 从校园管理看:粗暴的惩罚机制,加剧了学生与学校的对立,教书育人无从谈起
马修去到“池塘之底”的第一天,他就见识到校长的管理方式是多么野蛮:学生犯了错误,校长就会召集所有人集合,如果在三秒钟之内没有人站出来认错,所有人都要“关禁闭”,轮流进行,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者被揭发为止。
对于一个只想着升官的校长来说,这样的方法无疑是有效的,它保证了“池塘之底”学校不会出现大的教学事故。所有的学生都怕他,只要他一出现,学生就会从上一秒的肆无忌惮的吵闹中,瞬间安静下来。
惩罚,作为一项行为干预措施,无论在校园还是家庭,都是常用的一种方式。比如上课迟到会被罚站,违反纪律会被罚扫地,考试不及格会被父母剥夺玩游戏的时间等等,都是我们常见的惩罚方式。惩罚有效,在于实施惩罚的人往往具有权威性。
然而,惩罚也不是万能的。
第一,惩罚效果不具有持续性。电影里,孩子们总是能变着法子“捣蛋”。你今天惩罚了他,他明天就不当一回事。现实中,也不会有哪个熊孩子因为被你惩罚了一次就立刻变得很乖。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当惩罚的威胁消除以后,惩罚所具有的压制行为的力量通常也会消除。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的“惩罚”孩子,因此,单纯依靠惩罚,是难以改变孩子的行为的。
第二,惩罚会有副作用。美国育儿作家艾尔菲•科恩曾经说过:“惩罚再怎么小心翼翼都会产生副作用,而且不会带来理想的效果,最好是不用为好。”像“池塘之底”这种粗暴而无节制的惩罚,几乎是满满的副作用。孩子们心灵在粗暴的惩罚机制下,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甚至变得扭曲。从每一个学生的眼神中,你几乎都能看出他们对校长惶恐与憎恨。更可怕的是,惩罚可能会引发孩子的攻击行为。所以学生会拿东西砸窗、会打伤老师、会欺负弱小的同学、甚至有个学生点火把学校烧了!
在中国,素有“棒棍之下出孝子”的说法,我们也常常会听到父母说“打一顿就听话了”这类的话。正如前面讲的,适当的惩罚是有效的,能让孩子产生敬畏心。但是,我们真的能掌握好尺寸吗?相反,我更加认可黄磊老师说过的一个观点:“棍棒底下出孝子,严父慈母,是非常没有逻辑的。严父不是说你要对他严格,而是你要对自己严格。”
是啊,作为老师、作为父母,教育好孩子是你的本职,你应该学习更多的科学方法,而不仅仅只会使用惩罚。
03 结合电影与生活,谈谈我对教育“问题少年”的几点思考
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不一定对,但它却提醒我们,应该认真、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正如孔子说的:“有教无类。”我认为,对问题少年的关怀,恰恰最能体现教育的温度。
① 尊重孩子,是走进孩子内心的第一步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开始有着强烈的成人意识,他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并且用极端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地位与形象。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第一步就是要包容与尊重孩子。
美国作家爱德华曾经说过:“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正如电影里,校长一言不合就会把学生“关禁闭”,无疑是有损孩子尊严的,在他的管理下,孩子们只会充满了暴戾。
与之相反,马修擅于循循教导。在马桑大叔受伤事件上,他在查明真相后,找到闹事的孩子,说:“你把马桑大叔伤得很重,我可以不把你交给校长,但我还是要惩罚你,你要去照顾马桑大叔,知道他康复为止,你同意吗?”他既让做错事孩子认识到错误,又让他得到合理的惩罚,同时还给了孩子弥补过错的机会,甚至问他是否同意这样的处置方案。孩子心悦诚服。归根到底,是因为马修懂得尊重孩子,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做出最适合的处理方案。
你尊重孩子,自然也能赢得孩子的尊重。那些看似无可救药的“问题少年”,其实依然有着一颗善良的心,需要老师、父母用爱去引导和发掘。电影里,马修就是因为在每一件事情上,尊重、包容、帮助孩子,才慢慢地融入了孩子当中去。
② 给予孩子关注,让他们获得优越感
奥地利儿童心理学专家阿德勒认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冲动。”我们可以想象,在同一个集体当中,如果有的学生受到重视,而有的学生受到冷落,那么,受冷落的学生肯定是得不到优越感,慢慢地就容易自暴自弃。
因此,作为老师,或者二胎家庭里的父母,要懂得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孩子。
电影里,马修老师组建合唱团的情景让人感动。他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声音,按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好了组,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了进来。年级尚小、不会唱歌的佩皮诺可以担任合唱团的指挥助理,而五音不全的郭邦,就被任命为“乐谱架”。每一个孩子都是团队的一份子,都能享受被关注的优越感。
人总是希望受到外界的关注的,世俗眼中的“问题少年”,得到爱的关注,自然也会在爱中慢慢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习得自信,从而获得真正的成长。
③ 鼓励孩子的兴趣,让它成为教育的突破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阿德勒也认为,兴趣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住它。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孩子对某一项事情特别感兴趣,他往往也能在其中获得成功,即获得优越感。高中时,我们班上有几个体育生。他们对书本知识不敢兴趣,自然也缺乏学习的动力。但谈起体育,他们自信满满,聊得头头是道。正如电影里,马修发现了皮埃尔具有唱歌的天赋,因此重点培养他成为合唱团的独唱,最终皮埃尔成为了一位出色的音乐指挥家。
诚然,每一个人兴趣与天赋有所区别,但形式各异、积极向上的兴趣都应该成为孩子的闪光点,都应该对其加以鼓励。
我想,这不正式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吗?只有各种人才、各种技能与思想相互碰撞、迸发出火花,我们的世界才因此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