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处于南北宋之交,从小就见识过金兵的凶残,二十一岁参加了抗金起义,满腔热血,盼望着收复失地,重回故土,并将收复中原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这个文武双全的诗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安民生,训练军队,可却总是受到打压,多次被贬,壮志未酬,这样的经历让他痛苦,却又一次又一次的竖起信心。可以说,他的诗词大多是悲壮的,因为理想远大,奈何现实残酷,无奈与自信交织,这样的复杂心情带给了他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1)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那是辛弃疾在江西上饶度过的第几个冬天了呢?长期不受重用的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闲居了二十年,虽说日子闲适,可心中郁闷无法排解,心中抱负无以实现,想必也是十分痛苦的吧,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经典诗歌,大多是抒发其壮志未酬之感。其中自然也包括那首耳熟能详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2)

再回头说这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两人志同道合,饮酒作诗,抒发心中豪情,而这个陈亮是谁呢?自然就是《破阵子》中的陈同甫了。《历代诗余》中有云:"陈亮过稼轩,纵谈天下事。亮夜思幼安素严重,恐为所忌,窃乘其厩马以去。幼安赋《破阵子》词寄之。"两人这次会面虽是仅有短短十日,但对于辛弃疾来说,却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又因为两人所见之地在鹅湖寺,遂将这次见面称作第二次"鹅湖之会",也是很雅致了。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喝醉后挑亮油灯看宝剑,梦醒时就听到军营号角连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食用,也让乐器奏起悲壮的战歌鼓舞士气,秋天的战场上在检阅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如惊雷一样响亮。一心想要为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赢得世代相传的美名,然而此时的诗人早已白发丛生,成了老年人,不得不说可惜啊!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4)

上阙里,辛弃疾描绘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一位独自吃酒的壮士在半夜拿出自己的宝剑反复的看着,或许心里有着不可言说的情绪吧,辗转反侧,终于入眠,场景转换,醒来时军营号角声连着响起,振奋人心。接下来这个主人公将牛肉分给麾下将士,又让人奏起战歌,可见这位挑灯看剑的是位将军了,沙场点兵,为了完成心中的那份理想吧!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5)

翻身上马射弓箭,意气风发、武艺超群,将军的理想是收复失地,帮助国家完成统一大业,也为自己赢得一个响亮的名声,让后世人敬仰纪念,整首词的感情基调都是豪迈大气的,诗人驰骋在想象之中,化为将军,击退敌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到这里,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凌空直上的气势,这种气势使得战场上的战士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然而,最后一句来了个转折,"可怜白发生",仿佛梦突然醒了一般,带着诗人的遗憾与落寞,这句话既是为陈同甫感叹,亦是感叹自己壮志未酬的悲凉。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6)

辛弃疾年轻时参加抗金起义,纵然是失败了,但那段经历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和陈亮会面的这几天,其话题也不过是与杀敌报国、抗金以及自身遭遇有关。然而,英雄迟暮,有心无力,即使心中的理想从未改变,可再也不能如年轻时那样上阵杀敌了,这种感觉是落寞心酸的。曹操不是曾说过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壮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报国欲死无战场",这大概才是令人最悲伤的事情吧。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7)

当诗人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当心中的悲哀累积到一定程度之时,辛弃疾就只能在梦中重回疆场了,梦里有多豪气畅快,现实就多么无奈失落,然而谁都无法改变这样的境遇。正如梁启超所评此诗说:"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这是那个时代稍有志气点的文人将士们共同的心声,但凡热血男儿,又有谁不想要重返疆土,将金兵赶出宋朝呢?可南宋朝廷无能,那些保守派又将他们的热血理想扼杀在摇篮里,报国无门,这大概也是南宋最大的悲哀吧,是一个朝代的悲剧。

壮志豪情辛弃疾的句子(34可怜白发生)(8)

人生短短几十年,总有许多无奈的事,许多无法实现的事情只能在梦中聊以慰藉,可醒来后终归是更为凄凉与无奈。繁华尘世,理想不能实现,总觉得会缺了些什么,可壮志未酬,人已迟暮,这才是最让人感到悲凉之事,生命本就是无可奈何,我们能做的,只有把握眼前,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心中所想,纵然依旧有遗憾,但至少也不曾后悔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