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种族(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后代也能繁育后代)(1)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6月3日报道,古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的亲缘关系比北极熊和棕熊间的关系更近。因此,他们与熊一样,能够很容易地繁育出健康、可育的杂交后代。

牛津大学古基因组学和生物考古学主任、论文通讯作者Greger Larson教授说:“我们习惯于把世界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盒子,这使得我们认为物种是完全独立的单元。生物学并不关心这些严格的定义,许多物种,甚至那些在进化上相差很远的物种,一直在交换着基因。我们的预测指标可以快速、简单地确定任意两个物种产生可育后代的可能性。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发现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能够轻松地繁育出可育后代。”

尼安德特人、智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漫长的交配历史,直到最近才通过远古基因组分析得到证实。包括古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物种,产生可育杂交后代的能力一直很难预测,而杂交后代的相对生育能力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些遗传学家甚至说尼安德特人与智人处在“生物相容性的边缘”。

因此,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度量标准,即利用遗传距离来预测任意两种哺乳动物第一代杂交后代的相对生育能力。将遗传距离与杂交后代的相对生育能力联系起来,有可能展示出任意两个物种之间的进化距离越大,其后代具有生育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小。

估算结果显示,智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的距离值甚至比几种已知的容易杂交的物种(北极熊和棕熊、土狼和狼)之间的距离值还小。

研究人员表示,可以在第一个基因序列产生时就预测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存在。这一指标还可以用来预测任意两种哺乳动物能够繁育出可存活杂交后代的可能性,由此来决定是否应该把动物放在动物园里。

论文第一作者Richard Benjamin Allen说:“保护生物学中的许多决定都是建立在阻止共同圈养可繁育杂交后代之上的,但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杂交后代在野生动物进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面临灭绝威胁的种群。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相关物种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杂交或代孕计划或许是可行的选择。”

编译:灯丝 审稿:alone 责编:雷鑫宇

期刊来源:《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期刊编号:0962-8452

原文链接:https://phys.org/news/2020-06-humans-neanderthals-polar-brown.htm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