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竹板皮影戏(湖北竹山高腔皮影戏)(1)

湖北竹山县皮影志愿服务队新创作的《共同缔造美家园》政策宣讲戏在高家花屋老戏台演出。

竹板皮影戏(湖北竹山高腔皮影戏)(2)

湖北竹山高腔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周承志表演高腔皮影戏。

竹板皮影戏(湖北竹山高腔皮影戏)(3)

湖北竹山高腔皮影戏班子在高家花屋老戏台演唱《共同缔造美丽新村》。

竹板皮影戏(湖北竹山高腔皮影戏)(4)

湖北竹山县竹坪乡高腔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唱新戏。

竹板皮影戏(湖北竹山高腔皮影戏)(5)

皮影戏表演吸引游客前来观看。

“噔噔噔噔锵锵锵……”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欢快的二胡声,高腔皮影戏《共同缔造幸福家园》开始演出。

“共谋共建又共管,共评大家说了算。干群一心美家园,共享成果心里甜……”国庆假期期间,湖北竹山县皮影志愿服务队把新创作的“共同缔造”政策宣讲戏搬到了有百年历史的竹坪乡高家花屋老戏台,吸引了大批游客和附近村民前来观看,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老屋、老人、老戏与新词、新事和新的传播方式结合,别有一番老瓶新酒酒更醇、老戏新唱戏更浓的味道。

竹坪乡地处秦巴大山深处,民风淳朴、古拙。古时,因交通闭塞、文化生活的单调,皮影戏自然成了乡民们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形式传承至今。

“婚嫁、添丁、乔迁、过寿……只要家里有喜事都少不了我们去助兴。”说起高腔皮影戏过往的辉煌,皮影传承艺人周承志总是神采飞扬。

周承志是竹坪高腔皮影戏班的第四代传承人,在不大的草台班子里大家都称呼他“周栏门”(耍影子的主演)。他以演艺双绝而著称,影人身法轻快灵动,肢节栩栩如生;男腔高亢,女腔清脆,念白、唱腔极富地方韵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周承志父亲周衍云为班主的皮影戏班火遍鄂陕交界的两省三县。今年81岁的陈中祥是戏班里的老人,据他回忆,当年在周边的旬阳县、白河县,竹坪高腔皮影都很受欢迎,最高峰一年演了300多场。

“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挥舞千万兵。”《封神榜》《罗通扫北》《薛刚反唐》等都是竹坪高腔皮影的经典曲目,这些耳熟能详故事的再配上高腔唱、念、做、打、舞的生动演绎,在乡村往往随着锣鼓点的响起,群众自发搬起桌椅板凳就聚齐了。

近年来,随着电视、电影、手机等越来越多的娱乐休闲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竹坪高腔皮影日渐式微,如何把这门根植乡土的古老技艺传承下去,成为了绕不开的时代难题。

“八十岁的师傅,六十岁的徒弟。”看着台上平均年龄近七十的戏班成员,67岁的乐师周承华言语中多少透着些悲怆。

“高腔皮影在竹坪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要想不被遗忘也要跟得上时代需求。”竹坪乡宣传委员高景威说。据他介绍,该乡依托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立了皮影志愿服务队,首先让周承志的草台班子有了新身份。与此同时,不少关心皮影戏的文化人也主动参与到了剧本的创作中,《十颗星》《共同缔造美丽新村》《清风颂》《送扶贫》等一批充满时代气息的小剧目相继搬上舞台,在群众中反响强烈。

“众人拾柴高火焰,众人开桨行大船。个人集体拧成绳,抱团才能大发展”“房前屋后庭和院,纵向到底横到边。出钱出力出点子,共同缔造尽开颜”“说一千啊道一万,关键要靠共同干。共同缔造是法宝,幸福歌儿唱不完”竹山县竹坪乡用高腔皮影戏的形式,向群众宣讲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缔造理念,启发群众自己动手,群策群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引导干群统一思想,从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做起,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出力、人人共享的氛围。

“台下从一座难求到门可罗雀,现在观众又回来了,真是恍如隔世。”老戏新唱高腔皮影再赢高光时刻,舞台上的周承志演的更起劲了。(图/文 向继华、党时轩、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