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源于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目标管理是一种设定管理者和员工双方认可的目标并使用这些目标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目标管理计划有四个因素:目标具体性、参与决策制定、确切的期限、绩效反馈。

目标管理不仅是利用目标来确保员工做他们理应做的事情,也利用目标对员工进行激励。它强调员工是为了实现他们所参与制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并且有效提高了员工绩效和组织生产率。

(1)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BO)方法是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地评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基于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给予奖惩。目标管理方法不是将目标仅仅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要确保雇员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同时把它们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目标管理方法的魅力在于,它把那些致力于达成他们所参与制定的目标的员工作为公司的重点。

(2)目标管理理论在知识社会中的价值

目标管理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在知识社会中开展管理工作的方法。目标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实施管理,而不明确界定员工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这就为员工自主的完成项目目标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员工追逐目标的过程也是新知识产生和创造的过程,组织知识积累的过程,组织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社会中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培育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目标管理理论为员工指明了在知识社会应该努力的方向。在知识社会中,勤勤恳恳的员工将不再一定是优秀的员工、领导认可的员工。一切工作都将围绕“目标”展开。相比员工是如何工作的,企业更关心目标能否实现,这有助于促使员工树立目标意识、创新意识,激励员工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

(3)目标管理的过程

目标管理的实施,可以分为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①目标制定。这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目标定得合理有利于后两个阶段顺利进行。该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a.确定总目标;

b.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c.进行目标展开,确立各级的分目标;

d.逐级授权。

②目标的实施。目标的实施过程主要依靠目标的执行者进行自主的管理,即由执行人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并以目标为依据,不断检查对比,反馈回来,分析问题,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实行自我控制。但这不是说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由于组成了目标锁链和目标系统,目标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过程,一环失误,则可能牵动全局。在此过程中,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是深入基层,对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一方面,检查应由上级保证的目标执行者的工作条件是否得到了正常的保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另一方面,当好目标执行者的参谋和顾问,以商议、劝告的方式帮助下级解决问题。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续修正原定的目标。但从本质上来看,目标管理在过程控制上是十分宽松的,夸张一点讲就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因此,领导者对执行者的监督和控制应采用“内紧外松”的方式。

③成果评价。成果评价预示着一个目标管理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周期的开始。该阶段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

a.对目标执行者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并决定奖惩;

b.总结经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好的做法固定下来,并加以完善,使之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对不足之处则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mbo目标管理是什么意思?MBO目标管理企业管理者应该知道的那些问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