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香港部分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破坏设施,污损国徽,喷涂侮辱国家、民族的字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笔者认为,其始作俑者缺乏家国观念,挑战中央政府权威,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是极其恶劣的违法行为。对待他们不仅要口诛笔伐,更要依照国香港法律以惩戒。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自此,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改革开放后,经过艰苦细致的外交斡旋,香港终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
背靠祖国这棵大树,又享受除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香港理应对祖国心存感激。遗憾的是,总有一些数典忘祖的人,不断寻衅滋事,企图破坏香港的和平与安宁。于情于理于法,我们都应该予以强烈的谴责和严厉的惩戒。
上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一词。这个词只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形象比喻,并不意味着国家概念的消亡。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的确紧缩成了一个“村落”。然而,国家依然存在,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格局还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截至2017年,世界上有198个国家被国际普遍承认。其中联合国会员国193个,非联合国成员国5个,为梵蒂冈,巴勒斯坦,纽埃,库克群岛,马耳他骑士团。
笔者认为,做合法公民,首先要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宏愿,以守责任、重担当为主要内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典范。
今天的《锐解汉字》就来解解这个“国”字。
为什么后来变成了“国”字呢?其实早在北齐时期,就出现了一个缺少点的“囯”字,寓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太平天国时期用的国字,就是这个不加点的“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简化时,发现“国”字的异体字有40多种。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囯”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
记得2003年,温家宝同志在当选国务院总理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曾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明自己工作的态度,这是大国总理的家国情怀,也希望吾侪能以此共勉。
刘继锐金文书法作品:岁月静好
作者简介:知名媒体人,文化学者刘继锐。时事快评,说闻解字。游历五洲,感悟生活。独特视角,一家之言。
(壹点号 锐视角)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