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的诗人”法布尔的作品——《昆虫记》——被认为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巨著。在我国,教育部将该书作为重磅阅读书目,推荐给我国中小学生;该书更是深受全世界昆虫迷的喜爱和追捧。
我家的小学生兼昆虫迷,很早就读过中文版《昆虫记》。就在前段时间,我也想找来读一读,就读了陈筱卿教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个版本。当我读到“大孔雀蝶”这部分内容时(共16页),书中有一些描述,让我很疑惑:
- “雄性大孔雀蝶的触角似乎确实是它们那宽阔的‘羽状’薄翼...”
- “每次都发生在‘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蝴蝶们是一只一只飞来的。”
- “它们冒冒失失地‘向火上扑去’,烧着了点身子。”
- “只‘两三个晚上’,那正是‘配对交欢’最起码的必需时间...大孔雀蝶也就寿终正寝了。”......
这些描述的文字让我有些起疑,是因为这些描述更符合飞蛾的特征,而不是蝴蝶的特征。
关于蝴蝶和蛾(成虫)的区分,有几个常见的方法,比较简单和直观:
- 蛾类夜行居多,蝶类日行居多;
- 蛾类身体较粗壮,毛绒绒的;蝶类身体较瘦小,光滑的;
- 休息时,蛾类一般会张开翅膀停息;蝶类一般会折叠翅膀停息;
- 大多数情况下,蛾类的触角呈羽毛状、线状、或者顶端有一个尖尖的折角;蝶类的触角细长、直,多为棒状,末端膨大。
- 另外还有一点,人们常说一个词:飞蛾扑火,说的也是蛾子,并非蝴蝶。
在上述区分方法中,“夜行”对应了书中的“晚上”,实际上书中多次提到该科昆虫只在夜间行动。“羽毛状”正是蝴蝶和蛾类最直观的分辨方式之一;书中,作者对该昆虫做了几个实验,其中有一项就是将宽大的羽状触角剪掉;另外一个实验过程中,发生了“飞蛾扑火”的场面。
“这家伙到底是谁啊?”首先,我就想着上神通广大的网络世界去探寻一番,瞧瞧大孔雀蝶(Aglais io)和大孔雀蛾(Saturnia pyri)究竟长什么样子。没想到的是,搜出来的结果简直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不相关的且不提,单就“大孔雀蝶和大孔雀蛾”,无论搜谁,搜索结果是——蛾也有,蝶也有——让人傻傻分不清。
有时候,图片明明是大孔雀蝶,文字介绍却是大孔雀蛾。法布尔关于大孔雀蝶的描述(见下图),很多人拿来主义,一字不漏地套用上,有用来解释大孔雀蝶的,也有用来解释大孔雀蛾的。
法布尔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该昆虫成虫的外观特征
|成 虫|
我找来两张图片,对照文字描述进行比对:
图片来自网络(大孔雀蛾和大孔雀蝶)
大孔雀蛾 (拉丁名:Saturnia pyri|图片来自网络)
我对应书中的文字描述,在图片中将关键点都标注了出来。
而下面这张昆虫图片和书中的文字描述有几处出入明显:
- 下图中的昆虫没有白色皮毛领带;
- 下图中的昆虫没有淡白色之字形线条;
- 下图中的昆虫翅膀上的圆斑(眼点)并非位于翅中,圆斑内有黑色、红色、蓝紫色色彩,白色的色点从眼点内延续到眼点外。
- 与大孔雀蛾相比,大孔雀蝶色彩更鲜艳明亮;独特的眼点,加上鲜艳的色彩,让人想起孔雀的羽毛,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大孔雀蝶( 拉丁名:Aglais io|https://www.monaconatureencyclopedia.com/aglais-io/?lang=en)
再来对比一下这两张图片,还能发现一些不同点:
- 蛾类是羽状触角,蝶类是棒状触角;
- 蛾类身体偏肥,蝶类身体纤瘦 。
这两点也符合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蛾与蝶常见的区分方式。
通过对比分析成虫的外观特征,基本上可以得出法布尔当时看见的可能是大孔雀蛾,并非大孔雀蝶。
除此之外,法布尔在书中还描述了该昆虫的幼虫、蛹和食物,这就为我获得明确的答案提供了更具体全面的信息。
《昆虫记》截图
|幼 虫|
书中相关文字描述:“稀疏地环绕着一圈黑纤毛”、“镶嵌着青绿色的珍珠”。
对比下面两张图片,一张是大孔雀蛾不同阶段的幼虫照片,一张是大孔雀蝶不同阶段的幼虫照片;相比之下,大孔雀蛾更符合书中的描述。
不同龄阶段的大孔雀蛾幼虫(http://www.european-lepidopteres.fr/Saturnia-pavonia.html)
大孔雀蝶的老熟幼虫一般呈黑色,带有白色斑点(像夜幕下的星星)。真腿黑色,假腿橙色,每节都有一圈长而硬的刺,中间有细短的毛。
不同龄阶段的大孔雀蝶幼虫(https://www.monaconatureencyclopedia.com/aglais-io/?lang=en)
|茧(蛹)|
书中相关文字描述:“粗壮的褐色茧”、“口部状如渔民的捕鱼篓”。
再来对比下面两张图片,一张是大孔雀蛾的茧,一张是大孔雀蝶的蛹;很显然,大孔雀蛾的茧更符合书中的描述。
大孔雀蛾的茧(http://www.european-lepidopteres.fr/Saturnia-pavonia.html)
关于蛾蛹和蝶蛹,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 蛾蛹一般都有茧,大多数蝴蝶化蛹不结茧;
- 蛾茧一般是褐色,表面相对平整,蝶蛹颜色多变,表面经常有瘤突和刻纹;
- 蛾茧一般是丝质的(比如家蚕的丝),蝶蛹一般是由硬化的蛋白质组成的。
大孔雀蝶的蛹(https://www.monaconatureencyclopedia.com/aglais-io/?lang=en)
结合以上图文可知:大孔雀蛾的茧呈蛋型,表面无突瘤或刻纹;而大孔雀蝶的蛹偏金色,形状不规则;并且,蛹的表面有多个成对的突瘤。
|幼 虫 食 物|
书中相关文字描述:“它那粗壮的褐色茧...紧贴在老巴旦杏树根部的树皮上。这种树的树叶是其毛虫的美味食物”。
通过查找便可知,大孔雀蛾幼虫的食物是巴旦木的树叶和杏树的树叶。而大孔雀蝶幼虫的食物则是非常常见的荨麻(见下图)。
杏树(拉丁名:Armeniaca vulgaris Lam|图片来自网络)
荨麻植物(拉丁名:Urtica fissa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对于“法布尔当初看见的是大孔雀蛾,还是大孔雀蝶”这一问题的答案上,你肯定和我一样,已确定无疑。
虽然我没有读过法语版的原文(读也读不懂),无法得知是否从最开始就已经错了。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一个人没有专业的昆虫知识就指责他,哪怕他是一位法语专业的教授。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请有昆虫专业背景的相关人士进行指导或纠正,实现这一点并非难事。
写到这里,我不免联想到今年暑期的一则新闻——“小学二年级学生给天文馆纠错”——上了热搜。试想:如果天文馆的工作人员在科技和天文方面的知识都如此不堪一击,错误百出,那么,我们还能期望普通大众和孩子们能够普及可靠的相关知识吗?
新闻一:
头条截图
暑期似乎是小学生纠错的高发期。还有一则新闻是“四年级小学生给某博物馆纠错”,当时也引发了网络热评。
新闻二:
头条截图
一个小学生就能搞明白的知识,能够复杂到哪里?需要多高级别的专业技能才能解决?令人尴尬的是,这种低级错误偏偏就出现在最不应该出现的场所,而且几次三番出现在很多领域,实在让人怀疑这些领域的专家到底有没有引以为戒。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普通大众对某领域知识的欠缺,因为普通人没有在某领域投入精力、花费时间,因此没能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也就无法尽可能全面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的国家和那些“专家”的父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动用了各种资源,精心培养出来的“专家”竟然不如一个娃!让孩子频频纠错,真的叫人难以释怀!
与孩子们相比,我们的“专家们”到底欠缺了什么?《昆虫记》中的“大孔雀蝶”仍将继续错下去吗?首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T13sl3XJxDS-cXSLKSu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