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在众多美军攻击机中,A-37“蜻蜓”虽然在性能上不是最先进的,在战绩上也不是最彪悍的。但它绝对是最亮眼的,在往来穿梭的“蝴蝶”中,这款“蜻蜓”款款而飞,近两万次的出动直接证明了其优异的性能!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美军在越南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空军急需一种大载荷、火力强、能够持续飞行并且在短距离起降的攻击机。虽然此前装备有A-1攻击机,不过由于在前期近距离支援行动中很多都被击毁,且生产线早已关闭。美军的攻击机的缺口越来越大,这也就迫使其必须尽快寻找一种可以满足战场需求的轻型攻击机。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1)

道格拉斯公司40年代末研制的A-1“天袭者”攻击机

应急的T-37教练机

时间急迫,如果重新立项研制的话,肯定来不及。这个时候美军想起了他们曾经使用过的T-37教练机。作为美军的第一款喷气式教练机,T-37拥有着不俗的性能,只要稍加改装即可满足前线的需求。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2)

塞纳斯飞机公司生产的T-37喷气式教练机

说干就干,1962年,两架由塞纳斯飞机公司生产的T-37B被送到了美国空战中心进行测试,全面评估由教练机改为近地打击平台的实用性能。为了提高载荷,可以搭载更多的武器弹药,设计人员特意更换了两台通用J85-GE-5涡轮喷气发动机,以提升飞行动力。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3)

T-37B

测试完毕,空军对于评估的结果非常满意。于是在1966年正式下达命令,由T-37的制造商塞斯纳飞机公司将正在生产线上还没有组装完成的40架T-37B直接转换为可用于近地支援的攻击机,并将其型号定为A-37A。1967年5月该机正式交付空军,在下半年组装完毕的25架A-37A开始进入越南战场接受实战测试。

T-37

T-37教练机是1952年由塞斯纳飞机公司开发的一款轻型、双座喷气式教练机,这款飞机也是美国空军首款采用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教练机。该机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直翼设计。装备有两台通用J69-T-25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进气道位于机翼根部。并列双座式座舱设计,根据需求装备有可供培训飞行员使用的两套独立飞机控制系统以及弹射座椅等。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4)

美军在当时装备有800多架该型飞机

该机为一款基础型喷气式教练机,主要用于训练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1955年首飞成功,1956年进入空军服役,美军前后共装备了800多架该型教练机。T-37拥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操作性方面极为出色。机身长8.9米,翼展10.9米,最大起飞重量3吨,最高飞行速度可达684公里/时,航程1500公里。也正是因为其出色的性能,在后续的发展型号上,有部分T-37教练机开始加载武器,并出售给美国的盟国使用。

A-37“蜻蜓”攻击机

这款教练机被空军盯上之后,经过改进测试后结果喜人!军方开始对作战型T-37B下达了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要求其必需有更加坚固的机翼,机身能够在激烈的战斗中抵御轻武器的攻击。提升燃油携带量,保证飞机的航程可以满足战时需求。同时在机鼻处预留加装7.62毫米机枪的位置。为了保证在战场上的通讯顺畅,该机的航电系统也必须要进行重新的升级等等。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5)

绿色涂装的A-37“蜻蜓”攻击机

A-37A的机身尺寸和气动布局没有明显的变化,基本与T-37B保持一致。设计人员将改进重点放在了内部,换装了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扩展了内部燃料储存空间,加固了机身。同时为了增加滞空时间,在这款飞机的机鼻上还新增了受油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实施空中加油作业。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6)

A-37A“蜻蜓”攻击机

量产版的A-37A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6.1吨,可携带1.5吨的燃料,航程超过21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810公里/时。

作为最重要的部分,在武器方面A-37A装备有一挺6管7.62毫米CAU-2型机关枪。外挂可携带2吨左右的各型弹药,其中包括4枚340公斤的凝固汽油弹或者是8枚227公斤的汽油弹以及其他型号的炸弹,也可携带8枚19×70毫米LAU-3火箭弹。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7)

重装披挂的A-37攻击机

航电设备在T-37B的基础上加装了导航/通讯系统和非计算机瞄准具等。

在A-37A型投入战场后,由于在表现出色,美军要求塞斯纳公司继续对其进行深度升级,最终型号为A-37B,发动机更换为J85-GE-17A,推力提升到A-37A的两倍之多。有了强劲的动力,A-37B的弹药携带数量也随之增加,按照最大载重量计算,改进后的A-37B可以携带与自身重量相当的武器装备,攻击力大幅度提升。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8)

正在开展对地打击的A-37攻击机

实战表现“惊艳”

1967年因为前线吃紧,小巧的A-37A攻击机首批25架刚刚生产下线,未经测试就直接被塞进了C-141运输机运往越南,同机抵达的还有30名专门在T-37B教练机上训练过的飞行员。在此之后他们将驾驶A-37A攻击机参加实战。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9)

A-37和地勤人员

1967年8月,A-37A攻击机首次参与实战,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的空中支援。与后掠翼高速战机相比,直翼设计的A-37A虽然也属于喷气式飞机,但飞行速度要低的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低速可以让它在对付地面目标时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瞄准和攻击,打击效率非常之高。

低速性能良好,空中姿态灵活加之机体“娇小”,在战时相较于其他大型攻击机来说被击中的概率降低了不少。在参战初期前三千架次的出勤中,没有一架该型飞机被击落。同时搭配自身携带备弹3000发的7.62毫米机关枪在丛林中使用效果非常不错,深受地面部队的欢迎。此后这架飞机也有了一个自己的专属绰号“蜻蜓”。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10)

A-37还有一个特殊技能,也算是其专属特长,那就是在越南战争期间唯一一款被授权在非紧急情况下可以关闭其中一台发动机继续飞行的喷气式飞机。这对于其他的战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喷气式战斗机即使是双发动力也不敢轻易的关闭其中任何一台发动机,但是A-37却将这种操作变成了日常,能够驾驭这种能力的原因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气动布局和轻巧的机身重量。当然这样的操作并非是为了“秀”飞机的性能有多出色,最主要的是关闭发动机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燃料的消耗,从而延长支援攻击机在目标上方的滞空时间,为地面部队提供长久的火力支援。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11)

除了在滞空支援方面有其他战机无法比拟的优势以外,该机还具备夜间作战的能力、野战情况下维护简单、作战效率出奇的高等优点。相对于F-101C型战斗机来说,这款飞机的飞行/维护时间比是其12倍之多。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12)

F-101战斗机

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共有254架A-37攻击机参战,出动超过1.6万架次,是当时出勤率最高的战机之一,而在整个战争阶段A-37的自身损失仅为22架。凭借出色的性能,低空凶猛的火力,每每出动都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近地支援任务。

美中不足

不过,虽然支援地面部队很给力,但在这款飞机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打击范围小,射程有限,装备的7.62毫米机枪仅在低空或超低空的高度上才可发挥威力。航程不足,关闭发动机来延长航程在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如果本身航程足够的话也不至于采取这种“高危”的方式来增加飞行距离。另外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就是在飞行控制上,虽然发动机的推力成倍的提升,但在气动布局和控制系统方面该机几乎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动力与控制系统严重的不匹配。特别是在高速飞行时,飞行控制的难度随着推力的增加而增加(当然了,这种轻型攻击机高速航行作战的机会并不是太多,这个缺点在近地支援时并不突出)。

美x73b太空战斗机(点水蜻蜓款款飞)(13)

A-37亚音速轻型攻击机完全是一款战时应急产品,借助T-37的优秀平台改进而来,虽然出身不太正统,但在实战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着实“惊艳”了一把。借此机会军方不断深挖这款战机的潜力,使其成为在越南战场上表现最为抢眼的攻击机之一。由于出色的性能和实战中的表现也让他在战后获得了许多的外国订单,至今仍然在一部分国家军队中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