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少年相知相识,青梅竹马恩爱夫妻到迷失破灭的婚姻,从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直到把如懿推上皇后的宝座,共同拥有天下。然而,如懿发现从少年夫君成长为成熟帝王,多疑善变的性格让两人之间的情谊、信任逐渐破灭。最后如懿依旧坚守当初的美好回忆,直到去世。
如今再次看《如懿传》好像更能理解,为何如懿会在皇上出宫后,平静地度过自己最后的人生。甚至连皇上都不愿意相见。
直到,皇上在去木兰围场之前见了如懿一面,如懿心知自己时日无多。或许“兰因絮果,花开花落,无声无息”就是最好的结局。笙箫远去灯火稀微,忆往昔竹马青梅,苍茫岁月旧事难追,用一生存真去伪。
“兰因絮果”这个词出现在《如懿传》第86集,因被魏嬿婉陷害禁足翊坤宫,皇帝也对如懿怀有愧疚之情。皇上为了给彼此台阶下,也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独自来到皇后宫中,邀请如懿参加一年一度的木兰围猎。
或许,如懿答应了皇上,结果是否就会有所不同?可是,如懿以身体有恙拒绝了,事实也是如此。
皇帝离开的时候,如懿开口问:“皇上,你知道“兰因絮果”这句话吗?少时读书,只觉得惋惜,如今却明白了,花开花落自有时”。
看着皇上离开的如懿,只能向皇上道一声:“一路保重!”岂不知,这“一路保重”却是如懿生前,对皇上说的最后一句话。看着离开的皇上或者说少年的弘历做最后的道别。
皇上从翊坤宫回来之后,写出了“兰因絮果”,看着这四个字。或许此时的皇上知道如懿所想,可是作为皇帝,他又不得不让如懿失望。
李公公问:“兰因絮果”是何意?”
皇上说:“男女姻缘,初识美好,最终离散”。
看到如懿把自己与皇帝的画像剪掉,烧掉,的镜头,却是如此的平静,但也无比的悲凉。从年少情深,到两看相厌;从绿梅到枯树无花;从“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再到“两两相望,唯余失望”,这一路走来却是恍如昨日。
她不想做皇后,也不奢求荣华,她想要的只是当初的少年郎,只是当初的相守相知的情分。
如懿说:“我想要的从来都是情分而不是位分。”可是皇上把如懿推到皇后的位置,从来不知道这不是如懿想要的,如懿在乎的从来都是弘历对他的情谊。
可是皇上不懂,以为只要共同坐拥天下,也就给了如懿想要的。而那些也只是皇上的一厢情愿而已,她坚守了一辈子的爱情,最终还是曲终人散了。
大多数人说“一生”的时候,是真的愿意许之“一生”的。只是后来,物是人非,分道扬镳,空留“一生”。但是在破灭那刻,倒是显得有些讽刺。
她想要爱情,穷尽一生终不得所爱;她想要普通,几十年风雨却始终在这紫禁城的高墙中独自穿行,“一生一次心意动”,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变,只是如懿的心停滞了而已。
几十年的相处当中,皇上都是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到最后他们两个人越走越远,而香见的出现,更是让弘历像疯了一样。此时的如懿也开始害怕了,因为皇上自己喜欢了香见,开始怀疑如懿也是喜欢凌云彻的。
猜忌会让所有的关系,变得别有用心。
慢慢地······一件一件累计起来,如懿知道皇帝已经不是之前的弘历了,而自己还在期待。以致最后的断发,如懿不想再忍了,皇上相信魏嬿婉,却不相信从小陪他一辈子的如懿。
竹梅青马的情谊,却抵不过你不懂我,既然我们的相处是如此累,那就不要了,如懿放手了!感情在的时候就好好珍惜,不在了就让它好好的散了,心无执念的走掉或许就是如懿最好的选择。
最后的那一眼,把对弘历的爱也好,恨也罢,全部寄托在了那株枯萎的绿梅上了。从此“两不看,两不厌”,如今的如懿死亡才是自己的归宿。
当初两个人的美好回忆,如今成了一个人的独家记忆。
我觉得虽然结局悲凉,但是如懿又是幸福的,因为乾隆皇帝在失去如懿之后,才真正明白了如懿所想,也真正理解了如懿想要的自由、爱情为何物。
所以他让史官抹去如懿的一切记载,他让如懿进皇贵妃的陵寝,以避免后世的烦扰。
有人说:“最后看到皇帝临终之际,把自己剪了一缕白发放在了如懿断发旁边,他们再次成为了结发夫妻,我就原谅了弘历。”
我想如懿也是如此,因为十年之久不开的那株绿梅,终于抽芽了,而如懿也终于等到了,当初满眼都是她的少年郎。
看懂了《如懿传》的“兰因絮果”,才懂得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至尊宝和紫霞仙子如是,《金粉世家》金燕西和冷清秋亦是。
我们的爱情何尝不是如此,总是在失去后才追悔莫及。或许分开才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但是付出的代价是否太大呢?
回忆他们一路走来的路程、原因、结果、却不是一个伤感的过程,各自的选择和变化,让这段感情不断地升华、分散。
最终,却要用一生去怀念。比起遇见,错过好像更像是我们的人生。
所以相爱的时候就好好相爱吧!不要等到分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