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年前,一部电视剧《三揭皇榜》让我对一位皇帝产生兴趣,一直到现在一直在追寻,成为了铁粉。

这位皇帝,就是明朝的第十五皇帝天启皇帝朱由校。一提到他,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他是木匠天子,重用魏忠贤把持朝政,纵容客氏祸害后宫,在位七年冤狱不断。天启皇帝大字不识几个,整天痴迷于木工,把明朝的朝政搞的乌烟瘴气,是明朝最黑暗的时期。

天启是最被低估的皇帝(十五年的执着只为真正了解在位七年的天启皇帝)(1)

我也曾经一度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一个能把木工活做的那么精巧的人怎么可能会是傻瓜?大家都说心灵手巧,反过来手巧就就印证心灵吗?说明他被没有大家以前认为的那样笨。

很多人说他是文盲,没出阁读过书。没出阁读书并不代表他一字不识,在登基之前他还是学习过得,只是不怎么正式。后来他又师从孙承宗,孙承宗可是明末辽东三杰,他教出来的徒弟会差到哪里去。

天启是最被低估的皇帝(十五年的执着只为真正了解在位七年的天启皇帝)(2)

天启是最被低估的皇帝(十五年的执着只为真正了解在位七年的天启皇帝)(3)

天启是最被低估的皇帝(十五年的执着只为真正了解在位七年的天启皇帝)(4)

天启皇帝留下的墨宝不多,他的字也算不上乘,但是从“社稷巩固,日月照临”,几个字中可以看出他也想有一番作为。

十六岁登基的他,前期依靠东林党,因为东林党中是助他登基的功臣。可是慢慢地他们发现,东林党并非人人正直,有时还会左右他的意见。他表面不在乎,心里明白要有自己的势力,于是魏忠贤出现了。他的出现在短短几年把东林党控制朝廷的局面打破。

魏忠贤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坏人,可是他也有他的可取之处,他会贪钱,也会向那些江南地地主拿钱。相对减轻农民的压力。他边关的军费,他几乎会及时送达,因为他明白有大明才有他九千岁。

天启用他,明白魏忠贤有他的用处。这一点,崇祯认为自己的哥哥最大的错处就是用了魏忠贤。可是当时的朝廷政局,要的是干实事的人,不是纸上谈兵的人。

天启在位七年,赢得两场大捷,而他离世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大捷了。他虽然爱木工,可是心里还是有他的江山,他的大明。

朱由校并非是一个纵欲酒色的皇帝,他并非不爱江山,也并非不爱女人。他自己选了大明第一没有张嫣为后。两个感还算不错。无论客氏和魏忠贤用什么法子陷害张皇后,都没有用。有天启的保护,皇后的中宫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在他病重是也听取张皇后的意见,传位给朱由检。最后在离世前嘱咐朱由检要尊重照顾好自己的妻子,从这里不难看出天启是爱着张皇后的。

对于自己的弟弟,他也呵护有加。他们之间的的兄弟情,也是明朝中最好的。对自己的这位弟弟照顾的极为细致。天启登基后,让朱由检住在宫里,天启二年封为信王,直到天启七年成婚才离宫。

在位七年还未全部显露他的政治才能,不能说他是多伟大的圣君,到事他绝对不是十足的昏君。

十五年来,我尽力去寻找有关天启皇帝的电视剧及电影,基本是注重他贪玩的形象。直到看到电视剧《袁崇焕》,才让我对这位皇帝又有新的认识。

天启皇帝他有他的思想,他有他的政治才能,只是因为喜欢木工被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木匠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