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说这话时,王霜带着一股天生的倔强。这个“别人”,在她7岁刚开始踢足球的时候是足球场上的男孩子们,后来是指亚洲女足里的劲敌,再后来指的是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都更占优势的欧洲女足球员。

巴黎归来,作为中国女足领军人物的王霜,在过去两三年里并不轻松。她不得不承受太多期待,在压力和质疑声中开启新的旅程。小时候踢球只是单纯地追求快乐,但现在,足球要比以前更重一些。

4月13日,在奥运会女足预选赛附加赛,王霜在加时赛的一记绝杀,让中国女足最终以总比分4比3淘汰对手,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韩国媒体在赛后写“是王霜战胜了我们”,中国球迷说王霜“扛着国家队进奥运”,但她本人并不这么认为。

“踢球的快乐就是,赢球一起狂,输球一起扛。”采访中,王霜说了两次。她自认比大多数人要幸运——在人生的早年就能发现所爱。而矢志不渝地奔赴热爱,是另一则精彩故事。

归来

灯光很亮,王霜坐在驾驶座,手扶方向盘,正在拍摄一条汽车广告。

中国女足运动员王霜,目前效力于武汉车谷江大女子足球俱乐部。5月中旬,结束了在昆明举行的女超联赛后,王霜回到家乡武汉。虽然在休假期,但工作依然把日子塞得满满当当。江大女足领队汪洋的手机里,每天都有媒体发来采访需求,至少有十几号人正在武汉等候采访王霜的机会。

“我们来个快乐一点的,就是嘴角往上翘的,来,3,2,1,Action!笑开心一点!”广告片导演正在努力调动王霜的情绪,但显然并不成功。监视器里,王霜穿着白衬衣和藏蓝色西服,笑得有些不自然。如果在绿茵场上,穿球衣的王霜,笑容要比此刻耀眼许多。

女足比赛王霜(女足王霜别拿我们比)(1)

王霜正在给足球签名

2021年4月13日,苏州,东京奥运会女足预选赛中韩附加赛次回合开场。疫情阴影下,这场来之不易又极为关键的比赛,让看台上聚集了超过1万名观众。

上半场0比2落后不利时,有人唱起国歌,有人呼喊王霜的名字。在赛后的采访里,王霜对着镜头感慨,即使是面对落后的局面,大家也一直坚信能够将比分扳回来。

她笃信努力的意义,疫情阴影之下,中韩女足的附加赛多次推迟。时间迟迟未定,但女足的训练备战从未松懈。为了进入奥运会,王霜和队友们经历了130多天的集训,每3天休息半天,循环往复,从未间断。每天超过1万米的跑动距离,让王霜坚信,在场上冲也能把对手冲垮。

2020年1月23日,新冠疫情暴发后,武汉封城。那天刚好是王霜25岁的生日,随后的76天里,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在武汉的球员始终无法归队。疫情期间,武汉人王霜给家乡捐了60万元。她不太愿意多提这件事,想要尽一点心意,但也害怕被比较。

2月,受疫情影响,奥预赛B组赛事多次易址,最终决定在澳大利亚悉尼进行。身在武汉的王霜没能同行,但她对队友充满信任与信心。

困在武汉,王霜获得了和全家人守着电视机看比赛的难得经历。“看球的人会更紧张。”王霜获得了以前少有的体验。大多数时候,她是场上奔跑的那个人,是被观看和备受期待的对象。

澳大利亚队把比分扳平的瞬间,电视机前的王霜确实慌了一下。但那段时间真正让她焦虑的,是担心错过训练和比赛,无法跟上队伍。不得已的时候,她每天坚持在天台上训练。疫情让奥预赛延宕了一年多,2021年4月中韩女足的较量终于开哨。

与韩国队的最终较量持续至加时赛,第12分钟,王霜冷静抽射,这一粒宝贵的进球,最终将中国女足成功送入奥运会,也宣告了王霜的归来。

女足比赛王霜(女足王霜别拿我们比)(2)

球场上的王霜

此前,王霜远赴海外踢球,经历职业低潮期,面临各种质疑。对于现在的王霜来说,一场球的输赢很难再左右情绪。经历过2016年的世界杯和远赴巴黎的经历,在苏州收获这场胜利的时候,她要比以前淡定许多,心态上虽不再起伏剧烈,情绪上仍难掩激动。

电视画面里,进球后的王霜扑向教练贾秀全庆祝,和队长吴海燕相拥而泣。回忆那天进球后的时刻,她笑得腼腆,认真地说:“我总是为足球掉眼泪,它像是我的恋人,开心伤心都是因为足球。”

快乐足球

王霜从7岁开始踢球,至今快20年了。纯粹的喜欢是源头。“小时候就觉得,一群小朋友一起踢球好快乐。”王霜说。

某种意义上,足球场是王霜儿时的避风港。5岁那年,王霜的父母婚姻破裂,两人都没有承担抚养女儿的责任。父亲把王霜送到姨父姨母家后,从此消失。万幸,姨父姨母的善良,让王霜重新拥有了童年。

女足比赛王霜(女足王霜别拿我们比)(3)

王霜的母校——武汉西大街小学,校门口的电子宣传屏上,正在播放王霜儿童时代的照片

姨父曹义林是个球迷,表哥曹国栋自小踢球。“最开始就是因为哥哥嘛,哥哥从小踢球,把我带到场上去。”王霜说。

那时候武汉还没有少儿女足球队,启蒙教练徐义龙让王霜和男孩们一起训练。在球场上的时候,王霜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孩而示弱。她的表现不比任何人逊色,甚至比他们跑得更快,拼得更凶。踢球时难免受伤,别人叫疼,她从不吭声。在一群男孩里,扎着两个小辫儿的王霜格外亮眼出挑。

她12岁入选国少队,15岁入选国青队,17岁入选国家队。那几年,足坛风云变幻,王霜颇有些不可思议地绕开了各种障碍,一路踢球。近20年的踢球生涯里,王霜亲历过各种大场面。2015年12月中美女足热身赛上,中国队始终面临被动压制,王霜抓住机会,冷静射门。这粒进球打破了中国队9年22场逢美不胜的纪录。那年王霜只有20岁。

2016年,里约奥运会预选赛上,中国队对阵朝鲜队,落后整场的局面下,王霜在最后的伤停补时阶段制造点球,主罚命中,改写比分。2018年亚洲杯,中国女足获得季军,王霜参赛3场,贡献4个进球。同年8月的亚运会上,王霜参赛6场,贡献6个进球,帮助中国女足获得亚军。

“大场面小姐”“关键小姐”,外界对王霜的赞誉和期待越来越高。但她本人的记忆里,并不存在最得意的进球,倒是有个最遗憾的点球。2016年8月,世界杯1/4决赛赛场,王霜错失点球,最终中国队0比1憾负德国队,止步8强。从此以后,王霜不放过任何一个点球的机会,5年过去,点球成为她的优势之一。如今,场上只要罚点球,都交给王霜。

经常有人问她:你觉得自己是天赋型选手还是努力型选手?王霜觉得自己是热爱型选手,天赋努力各占一半。“先有热爱,才能专注。只有热爱,才能百分之二百去投入。”她说。

每场比赛结束后,王霜都要把比赛录像再看一遍,自我复盘。如果发现某个球出现失误,就按下暂停键思考:换个方式处理这个球,会不会更好。她花大量的时间打磨技术,期望在下一场比赛里超越自我,走向更大的舞台。

国家队

在王霜八九岁的时候,徐义龙就告诉她:你的目标不仅是国家队,你应该走得更远,走向世界。2018年8月,王霜签约法国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女足,如愿以偿去探索更开阔的足球世界,预备收获更多来自足球的快乐。

王霜认定自己是幸运的人,每一任教练都带来帮助。“像练级一样,在国家队里一步步提升会特别快。”她珍惜每一次走出国门,同世界各地球员的较量的机会,这一切都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一直有人说亚洲人踢球不行,我就想知道,怎么不行?”不服输的性格让她一定要出去看看,看看欧洲足球的发展模式,看看亚洲人的身体跟欧洲人对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她始终认为欧洲球员未必强多少,即便是世界前十的女足运动员,大家也都差不多,只不过欧洲足球的发展拥有更高的舞台,得以展示表现。

在巴黎,王霜印证了自己的判断。在法甲的首场比赛里,王霜在第39分钟就用一粒进球崭露头角。2018年10月,欧冠赛场上,王霜首发进球,这是中国大陆球员在欧战中的首枚进球,帮助巴黎圣日耳曼打败瑞典林雪平队。11月,王霜在法甲第10轮的一枚进球,逼平欧洲女足霸主里昂队。

荣誉盛赞,纷至沓来。2018年11月,亚足联年度颁奖典礼在阿曼进行,王霜当选亚洲足球小姐。继1999年的孙雯,2003年的白洁以及2006年的马晓旭之后,时隔12年,王霜是第四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足球员。在中国足球整体处于低迷期的年代里,许多人都在期待这个以踢球为乐的姑娘创造更多奇迹。

2019年,女足世界杯在法国举行,王霜背负着期待与压力步入球场,在四场比赛中,一球未进。最终,中国女足止步16强。灯光好像瞬间暗淡了。最后一场比赛的终场哨声吹响,王霜在球场上俯身痛哭。很快,她提前解约回国。在之后的一两年里,王霜不再被媒体追逐,她也得以重获空隙,校准踢球的意义。

王霜喜欢武汉老乡李娜。去巴黎时,她带着娜姐的《独自上场》上飞机,但不同于网球,足球运动员,永远无法独自上场。

“我需要的是一个团队,我不需要某一个球星在我的队伍里头。”2019年6月,女足世界杯首战刚刚结束,现任中国女足国家队教练贾秀全对媒体说。那场比赛,中国队0比1不敌德国,下半场上场的王霜表现平平。

在国外,王霜享受更大的足球舞台,享受自我价值被体现的高光时刻。但在世界杯失败的球场上,王霜开始怀念,国家队带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她果断选择回来,和国家队一起备战奥运,和大家一起去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王霜2019年回国,但2021年在拿到奥运入场券的那一刻,似乎才算真正归来。提起刚刚过去的这场胜利,王霜认真地把队友名字挨个念了一遍,以说明共同的努力,以及国家队的意义。

女足比赛王霜(女足王霜别拿我们比)(4)

王霜等女足球员正在训练

“我特别特别喜欢我们的国家,特别是经历这次疫情之后,我觉得我在这个国家很幸福。”工作一天后有些疲惫的王霜,突然坐直身体前倾,眼里闪着光,以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对国家的情感。抛开国家队足球运动员的身份,王霜是典型的“95后”女孩,谈及喜恶,单纯且直接。她不讳言能为国家队效力带来的幸福感和荣誉感,也坦诚表示并不愿意和“99玫瑰”一代相比较。

中国女足1999年“铿锵玫瑰”的余香仍在。但隔着20多年,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霜敬重前辈的成绩,但拿她们成绩和现在的女足比较,她觉得不公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王霜想让更多人看到女足,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推动发展,让更多人体验到竞技足球的快乐,像她过去20年间感受到的那样。王霜觉得,她们这一代的使命是推广。她期待未来,也充满隐忧。王霜的名字在球场上闪耀过,但还不够。5年、10年之后,还能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看到中国女足的身影吗?

“我想要中国女足的永远站在大舞台上。”王霜说。她相信只要踢得更好,就会有更多关注,会有更好的平台和体系,最终走向持续的胜利,像她期待的那样。这是归来的意义。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来源:作者:李楚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