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某,女,72岁,居民1997年4月14日初诊自述3月来经常与“鬼”(死去的家人)谈话,喋喋不休,不分昼夜,不能自己查患者形瘦体弱,神志尚清,伴有面色苍白,口苦,纳差,小便短赤,眠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与鬼有关的穴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与鬼有关的穴位(应用十三鬼针穴治疗)

与鬼有关的穴位

梁某,女,72岁,居民。1997年4月14日初诊。

自述3月来经常与“鬼”(死去的家人)谈话,喋喋不休,不分昼夜,不能自己。查患者形瘦体弱,神志尚清,伴有面色苍白,口苦,纳差,小便短赤,眠差。

此症属中医癫证范畴,西医谓之“幻听”,乃由情志内伤,肝气郁滞,气滞痰阻,痰气上逆,闭阻心窍,以致心志失常,气郁引动痰浊而发。《景岳全书•癫狂痴呆》曰:“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治当化痰理气,醒脑开窍,安养心神。

针取丰隆(双)、太冲(双)、足三里(双)、合谷(双)、神门(双)、内关(双)、百会、四神聪。隔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二十余天,前症亦然,患者仍鬼话连篇。余静思中,偶忆起孙真人曾留世一套“十三鬼穴”法,尚未试用,此症相类,为何不用?查《寿世保元•癫狂》日:“脱阴者目盲,脱阳者见鬼”,此症属阳气虚极,配合金匮肾气丸化裁方,此例或可得效,遂易法如下:

取穴:上星、人中、承浆、曲池(双)、大陵(双)、劳宫(双)、少商(双)、隐白(双)。

每针之前加合谷(双),太冲(双),隔10分钟行针1次,刺激量由轻至重,留针30分钟,中药服金匮肾气丸化裁方3剂。

二诊:3天后患者自述,用上方后睡眠增加,鬼语显著减少,纳食亦香,针药中的,效不更方。

三诊:自述诸症较前又有好转。

按语:“见鬼”一症,尚不多见,属难治之症,临床亦无确效之法,遂采用孙氏之“十三鬼穴”法取得良效。本症因时日已久,阴阳失调,不能维系,以致神明逆乱,迁延难复。合谷为气关,太冲为血关,四关首开,即可开郁理血,又可行气化瘀。上星、人中,承浆调节任督,维系阴阳,阴阳互补,阴平阳秘。大陵,劳宫即可泄心包之热,又具醒神开窍之功。少商泄肺与劳宫相配,具豁痰开窍之功。隐白健脾开胃,曲池泄大肠之热,二穴相配,浊气下降,清气上升,一升一降,气血调达。肾气丸方补阳扶正,使阳有所生,阴有所依,针药并用,“鬼神”夭夭。“鬼”症仅一,奥理难明,旨在抛砖引玉,望贤哲之士,效方迭出。

本文摘自《陕西中医》1998年第19卷第6期,作者:方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