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特斯拉来中国,中国车企走出去,都是在寻求新市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上汽收购特斯拉是真的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汽收购特斯拉是真的吗(空谈特斯拉没有意义)

上汽收购特斯拉是真的吗

摘要: 特斯拉来中国,中国车企走出去,都是在寻求新市场。

2019年,是车市的转型之年,也是上汽集团的转型之年。这一年,上汽在“国际化”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根据上汽集团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汽集团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汽车总计35万辆,同比增长26%,占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

其中,名爵在海外销量达13.9万辆,同比猛增90%,仅名爵汽车印度分公司12月销量就达到3.3千辆,全年实现销量1.6万辆。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名爵EZS逐步走向国外市场,截至目前已卖到泰国、英国、挪威、荷兰等地。

在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钛媒体采访到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就上汽的“国际化”之路、新能源车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沟通。

国内车企走出去寻求新市场

众所周知,2020年伊始,国产特斯拉Model 3批量交付,并且价格下探到30万元之内,一时之间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

对于特斯拉将会给国内车企带来的竞争压力,在朱军看来,不要有太多担心,中国市场本来就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汽车行业的人空谈特斯拉没有意义。

他认为,一方面,特斯拉会对高端品牌的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价格在15万元左右的国内主流市场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从名爵在国外大卖,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国外还是很有竞争力。

近年来,汽车产业在国内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国内市场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如果汽车产业想发展,就不能关起门来在在一个存量市场里厮杀,那样竞争会很惨烈。

为了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存活下来,车企会将价格压得越来越低,品牌形象也不会往上走。这种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压价的结果,没有人愿意看到。

朱军指出,汽车行业的利润空间在最顶层,只有那上面百分之几的车才是赚钱的。

为了寻求和开拓新的市场,这几年也有很多国内车企开始走出去。上汽的新四化战略后来做了一个调整,增加了国际化。据朱军透露,名爵EZS走向世界只是上汽国际化的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车型走出去。

实际上,国外确实还有很多市场值得去开拓,比如印度、欧洲市场等。尤其是欧洲市场,由于碳排放政策的原因,这里对新能源汽车有着巨大的需求。

对于欧洲市场来说,从2020年开始,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将需要满足更严格的规定,即新车辆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应超过95克。

如果车企在欧洲销售的车达不到二氧化碳排放均值,每一克二氧化碳要罚95欧元。根据现在市场销售的所有车平均二氧化碳指标来看,今年将会被罚600多亿欧元。

若按照法规执行,到2030年左右,欧洲市场必须要销售30%左右的电动车,才能弥补这一缺口。

对于车企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政策方面的压力,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朱军看来,中国前几年财政补贴政策,以及民间投资的坚定性,使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总体很强,这也为我国新能源车走出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无补贴时代,纯电动汽车的技术降本空间

由于目前的新能源车市,主要还是靠国家补贴推动,如果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无补贴时代,这对于车企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

可以看到,现阶段即使厂家不赚钱、国家有补贴,由于电动车残值不高,再加上电池成本高,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的总持有成本还是没有优势,这使得消费者并不愿意去购买电动车。

若想改变这一市场现状,朱军认为,第一,电池成本降下来;第二,纯电动车的残值要上来,残值上来意味着使用时间延长、可靠性提高、电池衰减降低,让用户觉得二手车是有价值的;第三,单位百公里电耗要下去,对电池需求依赖要降低。

在以上这几个因素的促使下,朱军预测,到2025年,纯电动的总持有成本将会低于传统燃油车。

对于一辆电动汽车而言,车用动力电池是其心脏。目前,行业内正在做的事情是让电池用不坏。车用动力电池可以不像电脑电池、手机电池那样两三年就得换,而是用不坏。

“特斯拉在出100万英里的电池,我们也在搞100万公里的电池。”朱军说。

不过,可以看到过去的五年,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系统的成本从4、5元/Wh已下降到2019年的1元/Wh左右。

朱军认为,到2020年电池系统的成本将会在0.9元/Wh左右,整个成本空间还是有的。

面对补贴退坡,只有降低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才能真正打开市场,而走出去,是新能源车企面对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另辟蹊径的一种策略。

来源: 钛媒体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