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西北地区的农村,每年到了正月二十三这天晚上,都要举行一个隆重的活动——燎疳。

夜幕刚刚降临,家家户户的门前都会燃起一堆熊熊大火。一家男女老少全部出动,大家一起围在火堆旁。当火烧得正旺的时候,女主人把手里提着的一只装着锅碗瓢盆的水桶,放在火苗上燎。据说锅碗瓢盆被火燎过后,一年之内,百毒不侵。

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的传说(正月二十三你燎疳)(1)

当火势慢慢减弱的时候,家里那些手脚利索的年轻人,一个接着一个从火堆上一跃而过;大一点的孩子,跟在爸爸或哥哥的身后往过跳,小一点的呢,被大人抱在怀里,在火堆上象征性地绕一圈;而那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则等火苗完全熄灭后,才在家里人的搀扶下,从火堆上旁走过去。燎疳的时候,全家人都要参加。据说这样做,是为了祛病祈福。

接下来,人们捡起火堆旁的小石子,蘸上火苗,吐上一口唾沫,用力向远处扔去,据说这也是在祛除邪气和病魔。

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的传说(正月二十三你燎疳)(2)

“扬五谷花”最有意思。当火苗已完全熄灭,只见男主人用铁锨铲起地上的灰烬,向空中扬去。在漆黑的夜晚,火红的火苗在空中散开来,犹如天女散花,非常好看。他每扬一次,口中都要念一种五谷的名称。据说扬起的火花越密集,这种五谷当年就会获得好收成。

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的传说(正月二十三你燎疳)(3)

这时

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的传说(正月二十三你燎疳)(4)

这一风俗,在老辈人口中,流传着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地球上的庄稼没有枝和叶,只有穗,天帝派一位天神来人间视察。天神见人间粮食被严重浪费和糟蹋,便将许多粮食的穗子捋得只剩下了一点儿,捋到荞麦和糜子(一种农作物;在西北干旱地区分布极广)时,天神的手破了,将糜子和荞麦的秸秆染红了,再也捋不动了。天神发誓一定要将此事报告天帝,但看着前面求情的人们又觉得于心不忍。于是,天神便给人们出了一个主意:正月二十三这天,天帝在天上察看人间时,人们一定要燎疳,这样天帝就会以为那么多浪费五谷的人都在火堆里被火烧死了!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足以说明从古到今,人们对粮食是多么的重视。

今年正月二十三晚上,我去了女儿住在郊区的婆家,正式参加了一次燎疳活动。自从参加工作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快四十年过去了,再次亲身经历一次燎疳活动,心情感到无比的愉悦。

燎疳,是我们西北地区最具特色的风俗。每年燎疳活动一结束,年才算过完了。第二天早晨,人们开始收拾农具,等二月二龙抬头以后,就开始投入农事活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