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火火
10年前,HBO所出的剧集《大西洋帝国》,讲述了以20世纪20年代大西洋贸易为背景的精彩故事。在美国一个叫大西洋城的海滨小镇上,那里的商人们无视美国的禁酒令,利用大西洋做起了走私朗姆酒的生意。
大西洋城本就是一个“世界游乐场”,这里充斥着各类酒店、赌场和娱乐场所,只要有钱,不论出身,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逍遥快活。
这里没有制度,更没有什么法律。金钱和权力,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而走私朗姆酒这样日进斗金的生意,自然也就成为了商人、警长、地头蛇们眼中的肥肉。
一时之间,风云诡谲,各种金钱腐败、官商勾结手段齐上阵,魑魅魍魉,各显神通,这部剧可谓是展现出了一幅权谋大戏。
然而历史上真的有大西洋城这个地方吗?
答案是肯定的,《大西洋帝国》所讲述的故事背景并非虚假,大西洋城位于美国新泽西海岸,自19世纪就成为了旅游胜地,这里有着顶级的娱乐场所,赌博在新泽西州的合法化,更是给大西洋城带去了新的商业活力,类似于中国的澳门,弹丸之地,却成为了人们快活的天堂,人们的欲望在其中可以无限放大,大西洋城无形中成为了人性的放大镜,贪婪、狡诈在各类人的心底游曳。
事实上,大西洋贸易早在11世纪左右就早已诞生。那时候整片的美洲还是未知领土,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位于欧洲西海岸旁的这片海,在人类心里更多是以未知和神秘的意义而存在。即便是这样,也依然不能打破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自古以来,宗教就是促进各国之间交流的行走春药,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对于人类影响的意义也同样巨大,那就是商业,海上商业的发展更是促进了人类社会快速进步。
虽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15世纪末,但实际上大西洋贸易的萌芽在此之前就已经破土而出了。
英国的著名作家和探险家西蒙·温彻斯特在《大西洋的故事》这本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大西洋商业的演变发展。
曾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卫报》做过记者的西蒙·温彻斯特,拥有地质专业的出身背景,他对于亲自探访实地、收集相关史实资料和讲述地域历史故事尤为有兴趣。
在他之前,人们都是根据时间线和国家来阐述历史,只有西蒙·温彻斯特会以海洋作为的故事的主角,打开这本书,你将会看到1.95亿年至今,大西洋自诞生至今的精彩故事。
萌芽期:公元10世纪,民主议会制在冰岛诞生,为大西洋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萌芽的沃土。
据历史考证,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议会诞生于冰岛西边的一个山谷之中,当地的农民、商人、教士等人士汇聚于此,以议会的方式来讨论治理方案和法律,并且此类会议每年定期举行。
在冰岛诞生的民主议会制,在与大西洋有密切关系的北欧国家得以快速传播,民主的雏形意识初步形成。
在此之前,大西洋海上的贸易活动没有形成规模,组织松散,贸易完全依靠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来推动和进行,但商业想要持续得以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统一的秩序和法律之上,而当时不同国家在法律上的差异,则限制了大西洋贸易的壮大。
依靠大西洋贸易维生的商人们,很早就洞悉了这个问题,因此大西洋贸易在利益驱动下,进入到了下一个时期。
快速发展时期:13世纪商业组织汉萨同盟的诞生,促使大西洋贸易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汉萨同盟诞生的起因,只是一群来自德国北部的商人出于保护自己咸鱼贸易的目的,或许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在日后成为了大西洋海上贸易的巨大推手。
汉萨同盟并不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在几百年时间的演变中,发展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的商人垄断团体,为了打击海盗,他们有时甚至会带上武器家伙们,堪比意大利的黑手党组织。
汉萨同盟不仅在商业上贡献卓越,还在其中诞生了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即便你现在走在大西洋挪威海岸边上,依旧可以看到汉萨同盟在建筑上的历史印记。
德国北部的汉萨同盟城
除了陆地上的商品,大西洋蕴含的珍贵鱼类资源也成为了商人们的聚宝盆。
远海捕捞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汉萨同盟中的商人们抱团取暖,共同打造了两支船队,在大西洋中捕捞起大量的海产品。
其中有一种肉质鲜美的鱼类,成为了汉萨同盟商业的主力,并成为了英格兰沿海地区的经济支柱,它就是鳕鱼。
鳕鱼这种鱼类体积庞大,生育力又强大,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鳕鱼风干后可以长期保存,又不会破坏其中的蛋白质,简直就是海上贸易的香饽饽。
来自西南欧的巴斯克民族,他们比北欧的维京人,更擅长于长期保存鳕鱼。
维京人只有风干保存鳕鱼的传统,而巴斯克人则会使用盐巴腌制鳕鱼,大大拉长了鳕鱼的保存时间。这种腌制技术,可以让巴斯克人囤积长达几个月的口粮,在大西洋上无需担心食品缺乏的问题。
除了自己食用之外,巴斯克人还利用鳕鱼做起了生意。他们横跨北大西洋,将鳕鱼出售给加拿大,尽管加拿大这个名字是在40年后,由来自法国的探险家所命名,并且法国还将北大西洋彼岸的这片区域据为己有,而巴斯克人,则早已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北欧和加拿大之间赚取了不小的财富。
可以说,鳕鱼是促使巴斯克人横跨北大西洋进行商业贸易的功臣。
人类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大西洋的商业还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稳步发展时期:定期货运的发明,让大西洋贸易成为了常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大西洋上到处漂浮着充满货物的商船,那时的商人并没有定期海上运输的意识,商船通常是在装满货物后才会起航,由于没有固定的航线,什么时候能够到达也成为了未知信息。
英国邮政局组织发明了海洋航运时间表,但这个制度的发起是为了满足英国的政治需求,做到外交信件的及时送达。
这项制度在推行130年后,到了1818年,美国的两名商人由于棉花贸易的需要,开始将海洋航运时间表运用到商船上。
在每月的5日的早上十点整,无论商船是否装满,都会从纽约港口出发,开往英国利物浦。在每月的1日,也会有一艘商船从利物浦返回纽约。不论刮风下雨,商船必定按时刻表上的时间起航和到达,绝不会改期和拖延。
随着技术的发展,蒸汽机船逐渐取代了帆船,让横跨大西洋所耗费的时间记录不断刷新,直到经过一百多年的技术发展,原来需要23天才能完全的横跨大西洋旅程,蒸汽机船只需要3天便可以做到,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效率飞升令人惊叹。
飞跃期:海底电报技术的出现,让大西洋成为了运送信息的高速通道。1850年,美国的赛勒斯·维斯特·菲尔德向电报代码发明家塞缪尔·摩斯,以及美国海军马修·方丹·莫里分别写信,探讨在大西洋底部铺设电缆的可行性,得到的结果是肯定的。
四年后,电报公司孕育而生,铺设电缆的工作就此开始,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电缆在海水中总是出现断裂的现象,人们想了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从两头开始铺,从中间开始铺设,但是结果还是失败了。这让电报公司十分气恼,媒体也对这种设想进行了冷嘲热讽,然而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在1858年到来,电缆在大西洋海底成功被铺设和连接。
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信息的传达由几天缩短到几秒钟,这样的进步无疑是巨大极大的历史意义。
大西洋这片广阔的海域,养活了海岸线上的人们,还给人类社会带去了发展的奠基石。
作家西蒙·温彻斯特在这本书中,不仅讲述了大西洋商业的精彩故事,并且还把大西洋上关于地理、文学、战争、社会等方面的故事一一展开,描绘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大西洋的故事虽精彩但远未结束,人类与海洋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