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陈婷老师在高二(9)班开设了《宗教改革》公开课,历史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

谈起宗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都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你知道吗?这在中世纪的欧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们完全不敢想象有一天他们能同上帝对话。

关于宗教教职人员如何管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1)

关于宗教教职人员如何管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2)

对于同学们较为不熟悉的欧洲史,陈婷老师找来了中世纪德国的“彼得先生”,让学生们直接同彼得先生对话,感受当时社会下层人民的困苦。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对于陈婷老师构建的“彼得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好奇为什么“彼得先生”生来就有罪?为什么“彼得先生”要在教会的洗礼和弥撒以及无穷无尽的善功中度过他的一生?难道他就不能反抗吗?

关于宗教教职人员如何管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3)

天主教对于欧洲人民来说是什么样的存在?面对抽象的问题,陈婷老师选择将它细化到日常生活中。当看到特朗普总统当选时要宣誓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合众国时,你就会明白它的政治地位;当看到美元上写着我们信仰上帝,你就能感受它的经济地位;当欧美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天主教时,你就会领悟到它存在的意义!陈婷老师对于《宗教改革》这一课的处理,让我们感受到脱离课本的条条框框,营造乐学氛围。

关于宗教教职人员如何管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4)

课后,在教研组长廖茂松老师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对于本节课进行点评。大家充分肯定了陈婷老师对于教材处理的创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