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伯夷、叔齐而是历史上最早因为避政而隐居山中的人,开创了名士的隐居传统。陶渊明以这样两个人为榜样,久有归隐之志。他所处的时代,战乱不休,叛军迭起,他自己亲历了桓玄、刘裕两次篡晋事件,而浔阳又是个兵连祸结的动荡之地,但是他的诗作中却少有揭示。显然对这样的恶劣现实,他内心是强烈逃避的。所以他在理想中杜撰了一座桃花源,渴望避居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1)

值得一提的是,桃花源不是神的世界,而是人的世界。陶渊明虽然发挥了想象力之极致去塑造这样一座世外仙乡,却并非光怪陆离波谲云诡,而是清新可喜亲切如实,所以才会让人们相信真有这么一座桃花源,才会有人再三去寻觅,直到今世,湖南江西诸乡还在为了谁是“桃花源真正原址”而争竞不休。

但关于《桃花源记》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陶渊明杜撰的理想世界,也有人说这是陶渊明写的一篇鬼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从文章的三个主要结果来分析它们所代表的三种人生态度。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2)

桃花源是中国人真实而又虚无的梦境,也是陶渊明的一个梦,更是渔人的白日梦

《桃花源记》的语境所传递的讯息,有现实和非现实,写实和务虚,互相关联而又纠缠的两部分。有人说梦是反的,这个说法有其合理之处。富贵之中的人,会担心富贵失去;贫贱之时的人,总是渴望富贵;梦境,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反应了人之思虑。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3)

陶渊明的时代和《桃花源记》所设定的时代,是东晋之末世。现实上是一个战乱、动荡的时代;体制和伦常秩序崩塌,生活艰难;人生难以寄托,需要梦想来补充。“晋太元中”,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摇着他的小渔船,为生计奔波劳碌。然而这一天一无所获。于是,他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去碰碰好运气。渔人行至一偏僻处,忧烦彷徨、饥饿劳顿,他系舟登岸休息。恍惚之际,他“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个时候,渔人开始进入梦境。在梦境之中,渔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现实中,没有一处桃花林纯粹到没有杂树存在,所以这是一个虚幻的梦。梦境之中的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然后渔人的梦境继续展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4)

现实和梦境要有一个接口,一个通道。好比唐传奇《枕中记》中卢生的青甆枕。枕头“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卢生通过枕头上逐渐扩大的孔,进入梦境。再看唐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主人公淳于棼也是从槐树的树洞,进入梦境槐树国,在那里完成了他荣华富贵的梦想。现实和梦境的两个世界,必须、也一定是隔离的,但也必须有联通的接口。这些孔洞,乃是现实和梦境的接口,两个世界的通道,也不妨说是穿越小说中所说的时空之眼。

穿越时空,进入梦境之中,渔人看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的梦境之实,都是他现实之虚。

根据“梦反”定律,桃花源的渔人所能看到的,一定是他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渔人生活在乱世,所谓“屋舍俨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以及“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些就是他所期望,但在现实之中求而不得的生活图景。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5)

山中一日,人间数十年;对于渔人来说,桃源数日,人间一刻。当渔人最终从梦境走出来,回到现实,恍恍惚惚,找到自己的渔船,梦境似真似假,也不辨真假。他一路留下记号。回到郡中,汇报给太守一个美丽的梦境。太守随即派人去寻找的时候,再也找不到路了。太守的梦境,和渔人相去甚远;而一个人的梦境只属于他自己,外人没法进入。

文中最后一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虚晃一枪,借助南阳高尚人士刘子骥寻找的事情,仿佛在告诉你,桃花源以及桃花源的故事,确有其地,确有其事。有人说,“无人问津”比“桃花源寻而不得”,更让人觉得悲哀。因为努力去寻找,表示还有期待和希望。渔人从梦境之中走了出来,再也找不到他的梦。应该注意,陶渊明在现实之中,确实构建了他自己的桃源梦。他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在人境,就是人世之境,建构出了他自己的桃源。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6)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桃花源不应是上天的赐予,而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梦境,虚无而又真实。你的梦想,你自己去成就。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7)

桃花源是通往另一世界的通道

我们先回顾一下文章的内容: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有一位渔人不小心进入了桃花源,发现这里的人与外界隔绝,但都很幸福。这个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想向世人展示这片神秘的地方,但最终未能找到它的踪迹。当时,老师讲的是这篇文章是作者幻想出来的美好生活,但细思之下,却又有点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根据课文还原一下这个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课文说渔人实现看到山有小口,好像有光,于是就进去了,一开始呢,很狭窄,然后就宽敞的走进桃花源了。这就有点像秦汉时期的墓道了,根据《大汉原陵秘葬经》的记载,当时的墓道就是前窄后宽,其目的是防盗贼。民间为了避忌死人是不会把城市、村舍以及自己家弄成前窄后宽的,不然自己住的地方就和死人的一样了。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8)

另外,在当时,墓地要依山傍水,有桑竹垂阴、有桃花辟邪。《葬经》说门前台桃桑为大凶,桃桑是聚集阴气的,当时的人是不会在自家附近种桃树和桑树的。大家仔细想想,墓道结构、桑竹、桃树这些当时的墓地标配在《桃花源记》中全都齐了,那这到底是一个村还是一个类似坟地的地方呢?

其次,在《桃花源记》中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线索说明这个渔夫并不是深处在真正的“桃花源”中。课文中说桃花源村民的祖先是秦朝人,为躲避战乱,在此定居,从此代代与世隔绝,一直到了东晋时期。他们一直与世隔绝,从未跟外界有任何的接触。可是作者提到,从秦末到东晋时隔五百年,这群人的汉服居然没变过。

根据作者本人写的《桃花园诗》中,东晋时期,我们华人穿的汉服明显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其衣服款式和秦朝的有所不同。桃花源的人既然与世隔绝,他们穿的汉服怎么会跟外界一样呢?联系之前的分析,桃花源本来就是墓道结构,所以可以推测这是渔人不小心误入阴间了,而他们的衣服应该是阳间的人烧给他的。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9)

最后,在课文结尾说道:“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全国上下都在找桃花源,而在刘子冀死后突然就没有人在过问了呢?作者可以说没人找过桃花源,但没人过问就很奇怪了,这是不是就暗示着,后来大家都发现桃花源根本就是一个死人国,大家才没敢过问呢。

由此看来,和课堂说的恰恰相反,《桃花源记》的作者不但不是在幻想美好生活,而是通过描写一个死人的世界,告诉世人世间悲苦,只有死了才能解脱。其实这也是陶渊明心中的乌托邦,一个美丽的幻想,只不过在陶渊明的心中如此美好的桃花源怕是举世难寻,只有阴间才有了吧。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10)

《桃花源记》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体

之所以说它是现实主义,是因它有条不絮地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人物、结局,一应俱全。这个寻找桃源的故事,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风貌。同时,它又是浪漫主义的,因它好似仙境一般,亦真亦幻、漫漶迷离,无论是谁都找不到桃源的确切位置,寻不出那样一种井然有序、怡然自乐、堪称完美的社会生活。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11)

真实也好,虚构也罢,通往桃源之路上的鲜美,桃源内景致的幽然静谧,桃源民风的醇美质朴,桃源的得而复失,都具有永恒的魅力,让后人一再怀着虔诚的期许,走上落英缤纷的小径,与心中那个纤尘不染的世界相逢。钟嵘赞曰:“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

武陵人在捕鱼途中,偶然闯进了一片桃花林。绿水潺潺,桃花盛放,花瓣纷飞,沁人心脾的嫩草香气就此扑面而来。正是这如蓬莱仙境的桃林诱引着他不愿停下手中的桨,一直前行,要去看看前方到底有怎样迷人的景致。

待他行小溪尽头,穿过山的狭窄小洞,才真正进入了桃花源。路途中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风光,不过是一首交响曲的前奏而已,桃源内的美景与人情才是主旋律。此地有宽旷的土地,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池塘,茂盛的桑竹以及交错的村落。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12)

人们在这片无喧嚣、无征战的土地上,交游耕作,怡然而自乐,没有战争,没有朝代的更替,随之而来的苦难更是无从谈起。渔人不禁为之动容,他所来的世界,随处可见荒芜颓然的耕地,随处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仅仅如此,桃源中的人对渔人极为热情,相继邀来做客,“设酒杀鸡做食”。渔人复惊,桃源之外,尽是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之人。

恬静自在的桃花源,唯有与世隔绝方才洁净如初,和谐有序。故而,渔人出去后,再来寻觅时,便“遂迷不复得路”,就连好游山泽、隐居不仕的刘子骥也寻终未果。自此,它依然在谁人都不曾知晓的角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静默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更没有虚伪倾轧。在桃园中,人们平等自由、共同劳动、丰衣足食、待人友善。或许,这样的世界并不存在,它只是陶渊明换身居动荡的时代,幻想出来的美的象征、理想的符号。

桃花源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桃花源记三种结果)(13)

这样的桃源,陶渊明之所以能寻找,并且能描绘得如此醉人心神,是因这片和谐的桃源,坐落在他的心上。

总结:《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人们过着安定、和睦、自给自足的淳朴生活。这虽然是一个的空想的社会,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社会的向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摆脱剥削压迫和频繁的战乱、追求幸福和安宁生活的愿望。这当然也是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批判。

正因为如此,“世外桃源”在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社会的代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