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十大经典版本(两千年史记研究的集大成)(1)

记者今天在司马迁故里韩城市举行的“史记与韩城学术研讨会暨陕西马迁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现场看到,刚刚出版不久的12卷《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新书,被参会嘉宾和学者、院校代表纷纷订购。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介绍说,12卷560余万字的《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是汇集中外学者从古至今研究《史记》的精华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史项目,并获得陕西省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由赵光勇、袁仲一、吕培成、徐卫民四位先生主编,三代学人奋力以为的重要学术成果,也是西北大学出版社六年来与编纂者共同砥砺前行、矢志以为的重要出版工程。马来说,它涉及浩繁的文献资料,时间跨度近两千年,同时以考古资料补正已有研究,兼收海外汉学《史记》研究成果。

史记十大经典版本(两千年史记研究的集大成)(2)

这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基础文化工程,对编纂者而言,是“以心为笔”的持久的身心考验,学术历练、意志和毅力的磨练。诸位编纂者正是以司马迁“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为榜样,淡泊名利,发奋而为,完成书稿的编纂和修订。

据了解,其编纂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院、江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大学7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三代《史记》研究学人。

该书搜集了上自汉代《史记》诞生以来,下至21世纪初,历代学者关于《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中国历代和国际汉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研究成果,吸收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释证已有研究,同时精选部分历史地图穿插其中。以“汇校”、“汇注”、“汇评”为主体,配以“编者按”“解题”“研究综述”等部分,甄选收纳了中国历代《史记》研究资料420余种、考古资料200余种、海外汉学研究资料100余种、现当代《史记》研究资料260余种。

史记十大经典版本(两千年史记研究的集大成)(3)

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向参会学者介绍该书

史记十大经典版本(两千年史记研究的集大成)(4)

史记十大经典版本(两千年史记研究的集大成)(5)

史记十大经典版本(两千年史记研究的集大成)(6)

“回顾六年来的编辑出版历程,我们有幸见证了、经历了《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编纂与编辑出版的艰辛历程。回过头来看,非融入史圣精神,没有艰苦卓绝的努力,无法完成它的编纂出版。在基础文化建设上需要理想,更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意志、毅力和追求。”马来深情地回忆说,“六年多来,殚精竭虑、组织书稿编纂和修订的吕培成,构设体例、发起编纂的赵光勇先生,两位主编先后离世。他们是当年壮怀激烈、立志树立《史记》研究新的里程碑的学人代表,他们的精神与史圣精神一脉相承,是激励我们保证继承继续推动的动力。”

据了解,六年来,西北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实施,成立了《史记研究集成》编辑部,配备了包括文献学、文学、史学、博物馆与考古学专业在内的编辑队伍,新老结合,确保项目实施编辑力量和专业知识储备;组织了包括秦汉史和《史记》研究专家在内的两轮书稿审订,明确《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的学术目标、严格《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的编纂规范,确定了针对性的去粗取精、增删补遗原则,保证了集成出版的学术性要求和全面性目标;开展了深入的编校工作,不仅稽核版本、校对文字,而且编订各卷参考文献;不仅精炼表述,而且厘定条目,与编纂者密切合作,深度介入书稿,确保“集成”出版具有工具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主编(之一)徐卫民介绍,《史记研究集成》是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于1994年启动的研究项目,目的是对司马迁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汇集、整理、编纂一部囊括古今中外《史记》研究成果的鸿篇巨制,为从事《史记》研究的学者提供第一手翔实的资料。

史记十大经典版本(两千年史记研究的集大成)(7)

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向陕西司马迁《史记》博物馆馆长秦忠明捐赠该书

《史记研究集成》以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史记》为蓝本,以顿号除外的分句为单位,汇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校、汇注、汇评,如作者有新意,则以按语形式出现。在《史记研究集成》中,大量考古发掘资料的涌现为《史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徐卫民说,《史记研究集成》期盼将古今中外研究《史记》的成果汇于一书,对今后研究《史记》提供一部最完整、最具权威性的集大成的巨著。为保证该书的顺利完成和学术性,成立了以原陕西省委副书记董继昌等为主任的工作委员会和以袁仲一、陈全方为主任的编辑委员会。参与编写的工作人员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秦俑博物馆等学者为主,吸收全国著名学者参加,大多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精英,还有一些博士生参与。学者们以超越前人为历史使命,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史记》研究中的精髓,从政治、思想、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天文等诸方面,对《史记》进行了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以弘扬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今年10月26日,在韩城举行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表示,《史记》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建立了大一统的历史观认知体系,是研究秦汉史和中国历史的基础资料。司马迁之后,史籍得以蓬勃发展。自唐代开始,《史记》研究和史学研究建立了中国史学的进步历史观,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他说:“西北大学出版社和《史记》研究学人积十数年之功的成果《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一定会极大地推动秦汉史研究。”

马来社长告诉记者,“那天,中国史记研究会前会长、北京大学安平秋先生说‘史记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出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家洲教授谈‘史记学的第四次结集’之时,我们收获的激动与兴奋中,不免夹杂有几多的悲情。致敬这项文化工程建设的先躯代表!”

他表示,《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出版之后,西北大学出版社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让《史记研究集成》的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部分尽早定稿和出版,早日完成这一历史巨著。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赵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