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先生在《青年与学问》中,提到学问的六个阶段,看到这题目,就有些好奇,想知道自己处在学问的哪一个阶段。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1)

唐君毅先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国哲学原论》等。

在《青年与学问》 这本书中,他告诉青年人如何读书、治学,以及如何做人。他希望青年人计真读书,一来成全自己,二来造福社会。这本书高屋建瓴,特别有远见卓识。

全书共十四篇文章,单以学问而论,就提及学问的阶段,学问的生死关、学问的方法、和内容等.关于治学,他谆谆善诱诱,唯恐青年人荒废了大好时光,亦可见他一片赤诚之心。

在《说学问之阶段》中,唐先生把做学问分成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全从实用角度展开,给人极大的启迪:

一、学问的第一阶段,是信他人

学问的第一阶段,是信他人。这个他人,是泛指你周围的人,比如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你亲近的朋友、为你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或其他长辈、还有便是你所佩服的偶像。不管他们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当然,除了这些人,公认的古圣先贤,也必不能少。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2)

信他们的意思,就是听从他们的教导,依着他们的话去思考。毕意,这些人,几乎都在社会上磨砺了许多年,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经验等,尤其是古圣先贤,他们的作品能流传下来的,差不多都是精华。

在这个阶段,人要有空杯心态。放下自己的想法,一心求学。

假如你不肯放下自己杯子里原来的水,那你的杯子,如何能装下别人倒给你的水呢?只有清空你的杯子,才能再行注满。

这个阶段,就要傻乎乎地听信他人,不要怀疑,不要反对。像一头牛一样,先把所有的食物,吃进去再说。

二、学问的第二阶段,是疑

人生开始 ,我们没有自己的判断,就一味地听从父母和老师。然而,到第二阶段,就要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疑。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3)

《孟子•尽心下》有语:“尽信《书》不如无《书》”,原意是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演绎到现在,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者迷信书本。

如果对所有人,或者所有书上的话,都深信不疑,那一定没有一个是真正相信的。而这样做学问,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唐君毅先生评价这样的人:“记问之学到家,亦不过等于一人形字典,人形辞书,此之谓读死书,听死话。”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的作者闫红,就是一个善于并且敢于质疑他人的人。她在写妙玉时,提到栊翠庵品茶时妙玉用的杯子,写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储”字样,她便把苏轼的个人经历,一一对照着细看,发现苏轼从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下狱后,又被贬职,元丰五年,还极其贫困,不可能在高档次的杯子。

闫红这种怀疑中吸收的行为,确实值得肯定。

三、学问的第三阶段是开悟

学问的第三阶段是开悟。开悟是什么呢?

开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是芒鞋踏遍,寻春不遇,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回眸一笑。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4)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个会意,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开悟,陶渊明每次读书,读到开悟之处,连吃饭也忘记了。

一个人做学问,有心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追求心得。这对于做学问,是一个良性循环。

每个人在做学问时,都会遇到可疑的事;每个人遇到的可疑的事,也可能各不相同。唯有解决了这些可疑的事,确认自己掌握的学问,是真知灼见,并且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符合内心的认知,这才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

于是,人由此而做了自己思想的主宰。一个人只有真能成为自己思想的主宰,便可以独立苍茫大地,像武功最强的侠客一样,唯我独尊。

这样的标准,我想许多人,可能也愿费尽毕生心血追求吧!

四、学问的第四阶段,是乐道

唐先生说:“学问的第四阶段,是由一点一滴的心得,连系成线,成蛛网,成面、成体。”

这就像一个小孩子,先学会了认汉字,再由汉字而后词语,再由词语而后句子,紧跟着,学会用句子连成一段话,写出几百个字的文章。最后,他便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无一不通了。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5)

而由他的知识,他便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整个知识架构,就形成了。

于是,人思考的内容,也逐渐更为广阔庞大。人的心,也随之广博而阔大,能有容量涵养他人不同的观点。

这恰似俗话说的:“将军额头能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是,在学问这里,将军和宰相,并不是指位高权重,而是指学问之深,已到了指点江山的地步,却依然能接受他人有不同的观点。

唐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学问,到了这种境界,就会有学问之乐了。他说:“真理之世界是坦荡乾坤,故可乐。”

五、学问的第五阶段是知言

知言是什么呢?

到了知言这一地步,就能给众人讲明白你的道理和想法,为什么是对的,别人为什么是错的。你又当如何让错误的人,摒弃自己错误的想法,而走到真理这一边来。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6)

于是,到了知言地步的人,能给后来者讲学,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能回答他人的疑问,能随机自由讲学,自由讲法。

这让人想起孔子。孔子周游列国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鲁国,专心著述,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论道,一时,门庭若市,弟子蜂拥而至。

孔子便达到了知言这个阶段。

在这里,唐先生还说,人懂得一条真理,便有自己的理由。但真理,并不是只有一条理由。 这正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有一种,人生的道路也不只一条。而知言,就是要告诉世人,你所选择的路,究竟如何走。

六、学问的第六阶段,是无知

你从自己的路上,去了罗马,而别人走的路,对于你来说,却实在生疏。换句话来说,你对于别人的路而言,是谓无知。

唐先生说,人的学问,到了想当教育家的阶段,人将重新感到自己的无知。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7)

就像人一个离开罗马,从别人走过的路,重新去罗马时,他依然不知该怎么走,依然得边走边摸索,处处感到惶惑与疑问。

因此,做学问做到这最高的境界,就与无知无识的人一样,到过罗马的人,和没到过罗马的人一样。

所以,连孔子都说:“我有知识吗?我也有无知的时候。”

这里,他是指把知识放下,不执着于知识。就像山寺门前的扫地僧,他扫地时,是武林高手吗? 不是,他只是一个扫地僧而已.

这时,只有朴实的信心,返璞归真的性情,能引众人走上康庄大道。

七、总论

在唐先生的学问六阶段中,普通人能到乐道这个阶段,已然了不得。而唐先生自己,必然是到了最高层。

他的这本《青年与学问》,把与学问有关的内容,分析得入木三分,然而,先生治学谨严,却为人谦虚,他自己在序中讲:“这些文章所讲的道理,都很普通。”

青年的五大忠告(学问的六个阶段)(8)

他告诫青年“千万不要以为看了此书,便知一切读书治学之方法态度了。”他建议青年,应当由此去看看古今大学者是如何读书,如何治学的。为了后来者,他真是鞠躬尽瘁,费尽心力。

这本书虽为青年而写,但少年、中年、老年,亦可来读一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在做学问时,达到了某个阶段,更可以学习先生的方法,了解学问的内容,从精神上学习做人,做学问,使自己成一真正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