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门头沟的大山间

有这样一群铁路人

他们的工作好比

百米高空中的极限运动

充满了惊险与挑战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1)

说起永定河上的桥

最出名的莫过于卢沟桥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

在京西险峻的永定河谷中

还隐藏着一座曾经“亚洲第一”的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铁路拱桥

——丰沙铁路永定河七号桥

01:35

丰沙铁路永定河七号桥

位于北京丰台至河北沙城的丰沙线上

大桥于1966年6月建成

全长217.98米,拱矢高40米

修建时首次采用跨度150米的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新技术

属当时亚洲之冠

七号桥的下方,就是

人称“北方燕京小三峡”的珍珠湖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2)

提前选定天气晴好的日子

凌晨5点,天刚微微亮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西工务段门头沟桥梁车间检查工区

一支由5名职工组成的队伍

出发前往七号桥进行汛期检查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3)

七号桥在珠窝东至沿河城两站间

跨越永定河门头沟段

桥的一侧是峭壁,桥隧相连

桥面距离珍珠湖水面约100多米

远看仿佛一道彩虹飞架两岸

成为湖上一处独特景观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4)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

七号桥始终稳稳屹立在永定河上

承载了无数趟列车安全到达目的地

时至今日

每天仍有100余趟列车从这里通过

工长王自森说:

“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

七号桥已经进入服役的后半段

所以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

更需要加强对它的检查维护”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5)

今年50岁的王自森

1988年入路来到检查工区

从当年那个第一次上桥时

吓得两腿打软的毛头小伙儿

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工长

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这座大桥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6)

“调度命令已给

可以进行检查作业”

随着调度人员发出的指令

王自森扣牢安全带

做好各项保护措施后

背着工具包开始作业

当天的主要任务

是对七号桥进行整体检查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7)

沿着狭长的梯子

王自森从容地爬上大桥拱顶

稳稳地小步移动着

一边用手上的检查锤逐尺敲击

一边听声音、观察杆件

检查钢梁是否有裂隙等问题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8)

完成拱顶的检查后

王自森继续攀援而下

对桥梁的支座进行仔细查看

——橡胶支座有无裂纹

不均匀外鼓、钢板外露

剪切变形超限、位置窜动等情况

看似粗糙的钢铁与混凝土之间

在他的眼中藏满了细节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9)

继续向下,来到大桥的墩台

几十年风雨侵蚀

桥墩表面多少会有轻微的裂损

虽然不会影响到列车运行

但是必须要细致排查、跟踪监测

排除一切行车安全隐患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10)

珍珠湖上的风吹在峭壁上

树丛发出沙沙的响声

脚下百米,渔船从湖面顺流而下

这样的景象远观是一种享受

但对攀爬在桥上的铁路职工来说

却是极大的心理考验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11)

头顶是炎炎烈日

脚下是百米深渊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王自森

连续作业后也感到轻微的眩晕

在短暂的休息过后

他又带领班组钻进桥体内部

对各个零配件和钢梁漆膜涂刷等情况

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记录

紧接着一组人撤回桥面进行巡视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12)

时针在忙碌中不停转动

检查锤“叮叮咚咚”的声音

一次次在山谷中回响

又被湖面上的风吹散

一直到下午14时

当天的检查作业才全部结束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13)

王自森和同事们

纷纷从包里拿出干粮吃了起来

短暂修整后,收拾好工具

一路说笑着坐上了返回工区的汽车

当被问到工作之余

是否会欣赏眼前的风景时

王自森看着车上都已熟睡的工友

笑着说道:

“干我们这个活儿

夏天桥面烫得人脚心疼

冬天湖面上风刮起来

吹得人浑身哆嗦走路打晃

但爬桥顶、下桥墩、钻桥身

这些步骤一点都不能少

心里、眼里就只有大桥上的

每一段钢梁、每一颗螺栓

哪有时间看风景呀!”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14)

大山深处,永定河上

七号桥与珍珠湖互相映衬

一列火车平稳穿行而过

当一批又一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被独特的景色吸引前来打卡时

不知道是否曾见到过

在百米高空上默默洒下汗水的

这群平凡的铁路工务人

END

文字/

图文/陈旭升 张友文 李 响 尚 帅 视频/李 响

编辑/李施君 孙福奎

投稿邮箱:rmtzkywb@163.com

百米高楼跑酷(惊百米高空跑酷)(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