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历11月21号,农历十月二十八日,是今冬第一个立冬节气最后一天;明天公历11月22号,农历十月二十九日,在农历十月即将结束之际迎来了小雪节气,真是“晚小雪”。小雪节气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是不是俗语(小雪来临吃三根)(1)

如果说立冬节气是宣告着冬季来临,那么,小雪节气宣告着寒冷的开始。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天寒地冻,冬补提上日程。俗话说:“小雪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意思是说小雪节气来临,冬补养生,提高免疫力,不仅有利于安康度过寒冬,而且积蓄体能,为来年一年身体无病痛打下良好的基础。

民间老话说:“小雪来临吃三根,不劳杏林来看人”,意思是说小雪节气来临进行冬补养生,吃“三根”也就是三种食物,在古人的冬补养生观念里,有利于身体健康,不需要“杏林”,也就是不需要郎中来看人,即是看病。虽然这句话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也从侧面说明小雪节气来临,冬补吃“三根”对我们的健康大有益处。

明日小雪节气来临,“三根”指啥?

第一根:萝卜

民间有谚:“十月萝卜赛人参”,说的是小雪十月节,很适合吃白萝卜。类似的民间谚语还有:“萝卜进城,药铺关门”、“萝卜上市,医生没事”、“上床萝卜下床姜——萝卜消食,姜能开胃”……这些谚语俗话中,固然有夸张之处,但可见冬补养生食萝卜的食用价值颇大。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是不是俗语(小雪来临吃三根)(2)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可见冬补吃萝卜养生,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

在《本草纲目》有记述极力推崇萝卜食用方法多样化:“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益者。而古人不深详之,岂因其贱而忽之耶?”

可见自古以来萝卜的做法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炖肉当做辅菜,也可以当主菜炒着吃,或者凉拌、做馅等,做成各种美食,男女老少皆宜。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是不是俗语(小雪来临吃三根)(3)

第二根:山药

民间有谚:“秋冬吃山药,胜过吃补药”,也有“山药秋冬补,开春能打虎”、“多喝山药汤,脸色红杠杠”等诸多说法,可见秋冬季节吃山药,食用价值极高。

山药作为食物蔬菜,不仅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可制成拔丝山药、枣泥山药,熬粥,烤蒸等。而且山药肉质细嫩,含有极丰富的营养保健物质,是优秀的保健食物。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常食之可滋补健身、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是不可多得的健康营养美食。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是不是俗语(小雪来临吃三根)(4)

但是,在处理山药时需要注意,有的人皮肤对山药过敏,要带上手套来处理,以免引起皮肤不适。

第三根:莲藕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冬少不了”,意思是说莲藕的全身都是宝,秋冬季节进补少不了。传统中医认为,藕是一款冬令进补的保健食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它的根叶、花须果实皆是宝,都可滋补入药。莲藕清脆可口,营养丰富,在民间有着“水中人参”的美称!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食蔬,属莲科植物根茎,有药食两用的价值。

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述:“生食宜鲜嫩,煮食宜壮老,用砂锅桑柴缓火煨极烂,入炼白蜜收干食之,最补心脾。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证,但日熬浓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

而且根据研究表明,莲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多健康有益难怪民间有谚:“女子三日不断藕”之说。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是不是俗语(小雪来临吃三根)(5)

综上所述:民间俗话“小雪来临吃三根,不劳杏林来看人”,表达古人的一种养生理念,冬季常吃这些食蔬,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三根”无论是有“土中人参”之称的萝卜、山药也好,或者是有“水中人参”之称的莲藕也罢,都是药食两用价值,而且小雪时节都属于应季食蔬,物美价廉,属于大众化蔬菜,值得大家了解食用。#中国地道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