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蓉儿,欢迎来到我的书屋。
我在学习道德经时,其实内心一直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何为“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提到的“道”究竟是什么?
道又是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学习“道”呢?
可能有小伙伴觉得“道”不过是老子故弄玄虚提出的,
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也无法从道中学到什么东西。
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的视频可能会颠覆你的想法哦!
如果真要追溯到起源,其实道也并非是老子发现的,
那道最先是谁先发现的呢,
这要追溯到伏羲氏,伏羲氏在观察自然种种现象时,隐约地感觉到宇宙万物应当是有一个共同的根源。
于是他观察自然,看太阳东升西落,如此循环往复,
这中间好似有两股神秘的力量在互动,在相互作用。
但是当时还没有文字,于是伏羲氏一画开天,“一画”就是现在的“象”
一画开天就是太极。
而这两股神秘的力量就是阴,阳。
宇宙万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而在这千变万化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宇宙秩序,
被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句话也是易经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观念。
也为我们解释了何为“道”。
而在道德经中,关于"道体"老子是这样阐述的。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们不知道"道"是谁的儿子,从何而来,只知道它是先于“象帝”就已经存在了。
那何为“象帝”,其实象就是易经中八八六十四卦象,
而“帝”就是最开始的,也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有”的开始。
也就是说,道早在象出现之前就有了,道是先天就存在的,而象是我们后天才看到的。
而想要进入道体,就要跳脱出象执,不去执着于表面的象,才有可能进入道体。
与此同时,道也是先于“有”就已经存在了。
在万事万物产生之前道就已经存在了,道的本体其实是最开始“无”的状态。
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在“无”中化生万物,产生阴,阳二气,阴阳相互作用,相互互动而万物生。
那道如何在“无”中化生万物的呢?道又是如何运作和作用的呢?
在道德经第4章中,老子是这样阐述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冲在这里是一个名词,意思是说,道是虚的,只有“冲”才有作用,
而这种作用,即化生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道原本是“无”的状态,“冲”也就是让他动起来,有所互动,这样万物才能从无中化生出来。
就像中国人很喜欢说“冲茶”,茶为什么要冲啊,因为一冲它的味道就出来了。
这种感觉就类似于“道冲”。
道从“无”中化生万物,又是如何影响万物的呢?
从这里你就能感觉到中国人所说的“道”与西方的上帝是完全不一样的。
原文是这样说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里的“其”字就是道的作用。
挫其锐意思是说,道是很锐利的,但是它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
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让万事万物自化;
同样的,道可以把很多的纷争给化解掉,但是让你感觉不到,也就是为而不恃;
和其光,同其尘,意思是说,道是混迹在尘世中,包罗万象,没有光和尘的分别。
道化生万物,但是却不强制我们,也不统治我们,功成不居,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发展。
这与西方的上帝决定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不依赖道,
我们只是远远地敬畏道,我们相信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而从道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这里呢要跟大家分享我自己总结的几点感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就是满招损
道的作用之所以能够无穷无尽,是因为“不盈”,也就是时时保持冲虚的状态。
满招损,物极必反,在生活中我们都想追求完美,但如果你学习过道德经,你就会知道
满,完美并不是一件好事,满就会招损,月圆则亏,物壮则老,凡事都要讲求适可而止。
其次,不要锋芒毕露
道会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让我们感觉不到,那么对于我们为人处事来说,
亦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
不懂得收敛锋芒的人是要吃大亏的,尤其是在时机尚未成熟,自己还不够强大时。
学会藏起自己的野心,潜龙勿用,默默发育,等待机会,才能"见龙在天,利见大人"。
其次,和其光,启示我们不要用自己的光芒去照耀别人,而要帮助别人显露自己的光芒。
父母最大的责任或者作用应当是引导并帮助孩子显露天赋,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去强迫他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同样的,我也一直觉得,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双方应当是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尊重对方的职业发展,
帮助对方找到适合他的工作,事业和生活节奏,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加在他的身上。
我觉得前者是真正的尊重彼此的差异,而后者只不过是打着爱的名义想要控制对方。
最后,道也启示我们,不要太过是非分明。
其实在道看来,没有所谓的善和恶,所谓善恶只是我们自己认知体系中的观念,
当你在抱怨上天不公的时候,要知道其实对于天来说无所谓公平与否,在它眼里一视同仁。
因此不要觉得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天道一定会酬勤,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这并非是让大家消极,而是说当你认清现实,
放下这些执念,放平心态,或许你会更加坦然地接受生命中所给予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