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历史书籍里,记载着许多丧权辱国的各种条约,当看到明朝时期的二篇碑记时,尤其感到震撼,廣袤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让沙俄给抢了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俄远东海参崴旅游?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俄远东海参崴旅游(被遗忘的石碑俄罗斯海参崴游记)

俄远东海参崴旅游

在清朝的历史书籍里,记载着许多丧权辱国的各种条约,当看到明朝时期的二篇碑记时,尤其感到震撼,廣袤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让沙俄给抢了去?

看到书里刊登的二尊石碑的图片时,心情由沉默到激动乃至无法遏制的愤怒……

这是向人们述说中国北疆数千年变迁的石碑;这是浸透了中国北方民族血泪的石碑;这是证实历史真实性的两尊石碑:一尊是《永宁寺记》,另一尊是《重修永宁寺记》。

当我千里迢迢来到异国他乡寻找到他们时,他们正静悄悄地矗立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市博物馆的角落里……

海参崴是中国的名字。“崴”是洼地的意思,顾名思义,海参崴是盛产海参的海湾,俄罗斯名字叫:符拉迪沃斯托克。

公元一八五八年五月(清咸丰八年)以前,海参崴是中国的领土。1858年5月28日,沙俄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为中俄共管。

公元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清咸丰十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直到兴凯湖等地区,43万平方公里土地归沙俄所有。

一八六零年以前,海参崴有将近10多万中国人居住。1861年,沙皇政府从俄国内地迁徙来一部分百姓充实到海参崴,强迫定居。以后,中国人逐渐被迫害、驱逐出海参崴地区。

一八六二年,沙俄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威震东方。

翻开史书你会发现,海参崴以及库页岛(萨哈林岛),数千年前是我国肃慎人、鬼嵬、苦夷、吉列迷、费雅克、女真人等世居之地。到了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是渤海国率宾府的辖区,由建州管理,治所在现在的俄罗斯乌苏里斯科郊区的克拉斯诺雅尔;宋朝时期,由大辽国耶懒路管辖,治所在现在的俄罗斯远东桑干城;辽国灭亡后,归金国恤品路管,治所在现在的滨海边疆区克拉斯基诺。

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命名海参崴为“永明城”。一二七一年,忽必烈设立驿站,从西祥州(吉林农安县万金塔乡)经由唆吉(吉林延吉)到达永明城,共计18个站,归水达达路管辖,治所在现在的俄罗斯境内特林(俄罗斯塔赫塔)。“波特谢”湾是当时元朝的重要出口贸易港。清朝初年,海参崴由宁古塔昂邦章京管理,后改为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治所在黑龙江海林县旧街。以后又迁到吉林乌拉(吉林市),再后期,改由珲春副都统管理。

海参崴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海滨城市,城市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62万,海岸线大约100多公里,是难得的海洋深水港口。

贰零壹柒年柒月拾叁日,我们一行九人的旅游团,由绥芬河市坐火车到波格拉尼奇内进入俄罗斯境内。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半,我们坐上旅游大巴车前往海参崴。

一路上远山如黛,绿草茵茵,绥芬河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这山、这水、蓝天、白云、绿树、湿地和黑龙江的山山水水、天空、云彩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黑龙江的原野里种的是各种生长茂盛的庄稼,而俄罗斯的土地上,是自由生长的高低错落的各种野草。

大约八点半,我们告别了坑坑洼洼的油漆路,来到了海参崴市的郊区,迪比地夏娃森林小木屋。这是俄罗斯富人建造的游乐会所,很高档。会所坐落在森林里,距离乌苏里海湾三公里。会所面积很大,各种娱乐景点花样各异:有喷泉、秋千、秋千椅、花圃、草坪、缆车、摇椅、泳池、烧烤屋、屋顶餐厅,客房里还有冷热水洗澡,我们将要在这里住三天。

会所外面的森林里,全是各种形状的别墅,高低嵯峨,楼顶及墙体颜色各异,连绵数里,带有一种肃静安逸的神秘感。

森林中的小路曲径通幽,走在摇摆的吊桥上,让人胆战心惊。一条干涸的河床里长满了栽栽歪歪的大树,走进树林仰望,树枝遮天蔽日不见天光。

夜间,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配合着窸窸窣窣说不出名的虫子的叫声,让奔波了一天的人们,在噪声中勉强入梦;早晨,乌鸦凄厉的哇……哇……声让人心烦。

还是麻雀招人喜爱,唧唧喳喳、唧唧喳喳的叫声、噗噜噜的戏飞声让人觉得很亲切。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坐大巴车去海参崴市里游览。

海参崴坐落在锡霍特山脉的鹰巢山上,三面环海,一面环山,各种建筑物随山势而建,松散错落,井然有序。我们站在山顶的最高点俯瞰大海:大彼得湾,金角湾,阿穆尔湾,三湾衔汇尽收眼底。海面烟波浩渺,薄雾笼罩,游船若隐若现,海鸥像黑色的精灵穿梭于海与雾之间;脚下的鹰巢山绿荫葱茏,连天接地,游人如织,仿佛树与天齐。乌苏里湾在鹰巢山的东面,隔着山看不见。四条海湾在距离金角湾三公里处,由众多的海鸥护送着汇入日本海,浩浩湯湯涌入太平洋。

海参崴的繁华街区和主要公路、铁路、、港口、火车站都围绕着金角湾修建。城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海风荡漾,景色宜人,建筑物隐匿在绿色的海洋之中,在教堂尖顶的陪衬下,显得亦真亦幻,正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第三天上午,我向俄罗斯导游,娜㜓莎小姐提出要去博物馆参观。娜㜓莎说参观博物馆不在旅游日程,下午可以抽时间陪我单独去。

下午五点,俄罗斯导游娜㜓莎小姐,陪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滨海边疆区博物馆。

进了馆里,我急不可耐地去寻找明朝永乐年间的石碑。在一楼的中国馆,二尊六百多岁的石碑默默地挺立在角落里,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那心酸的沧桑往事。

一尊是《永宁寺记》,明朝永乐十一年九月(1413)立,用汉、蒙、女真三种文字镌刻;一尊是《重修永宁寺记》,明朝宣德八年二月(1433)立,用汉文镌刻。二尊石碑,碑额字迹清晰,碑身字迹难辨,碑头与龟座已经没有了。

我严肃地整顿衣冠,掸去身上的尘土,恭敬地向两尊石碑鞠躬,二位俄罗斯女讲解员和导游小姐娜㜓莎向我送来尊敬且羡慕的目光,又疑惑地望着石碑······

元朝灭亡以后,明朝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多次派人去东北海之外,招抚野人女真(东海女真)、吉列迷、苦夷、鬼嵬等族民,但是,因为语言障碍没有成功。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继位,于永乐初年,派行人(官称)邢枢与知县张斌到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现在俄罗斯远东尼古拉耶夫斯克),招抚吉列迷等部落。各部落酋长接受招抚,纷纷进京向皇帝进贡,愿意归附朝廷,表示臣服。

永乐二年(1404),朝廷在黑龙江入海口向前延伸300里处,设立奴儿干卫(塔赫塔)。

永乐七年(1409)初夏,奴儿干地方酋长忽拉冬奴,率领各部酋长进京,奏请皇帝保护当地族民,仿照元朝时期在奴儿干设立的征东元帅府,再设立元帅府。

朝廷为了满足各部酋长的要求,以及对北疆实行羁縻政策的落实,在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旧址,于当年的闰四月,授予內监亦失哈(海西女真黑龙江依兰人)为钦差大臣,前往特林(尼古拉耶夫斯克)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任命康旺为都指挥同知,王肇舟为指挥同知,佟答喇哈为指挥签事。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黑龙江乃至东北、蒙古地区最高军政机构,受朝廷直接管理,管辖范围:西起斡难河(蒙古国肯特山),北至外兴安岭(斯塔诺夫山脉)北,东抵鲸海(日本海),南接图们江等地。包括现在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萨哈林岛(库页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乌苏里斯科(双城子)等地区都受其管理。

据《明会典》记载:奴儿干地区“为卫者三百八十四,为千户(所)者二十四,为站为地面者各七”。

永乐七年,在元朝驿站的基础上,始建海西东水陆城站,北路始于开原(辽宁)经由底失卜(哈尔滨双城区兰陵镇)到达满泾(俄罗斯亨滚河右岸)终止。全程五十四站,经10城,长2500公里,是朝廷与奴儿干北疆地区少数民族沟通的重要驿路。

永乐十一年(1413)春天,朝廷派钦差大臣亦失哈第三次巡视奴儿干地区。亦失哈经朝廷同意,决定在治所(特林)附近的山崖,观音堂旧址上建一座寺,取名“永宁寺”。寺建成后,立碑刻为“永宁寺记”。碑上刻有汉、蒙、女真三种文字。碑文详细记载了永乐年间,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经过如:“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赐男妇以衣物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馔,皆踊跃欢忻,无一人梗化不率者”。寺建成后,百姓感恩戴德形于言表如:“吾子子孙孙,世世臣服,永无异意矣”。

宣德七年(1432),钦差大臣亦失哈第十次巡视奴儿干地区。当地官员向他禀报,“永宁寺”已经被“吉列迷人”损坏。亦失哈呈报朝廷后,于宣德八年二月,重新修建“永宁寺”。寺建成后,立碑题为“重建永宁寺记”,用汉文镌刻。碑文详细记载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二十年抚慰族民的情况,记载了黑龙江汉、蒙、女真等各民族的官员及首领工匠的名字。说明了明朝当时与各民族和谐团结的民族关系。

两尊石碑如实地向我们讲述了明朝年间,修建永宁寺的过程,及我国北疆的国界所在位置。进一步证实了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直至鞑靼海峡、日本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外兴安岭、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精奇里江、伯力、亨滚河、庙街、海参崴、牛满江、双城子,中国人没有忘记你们。两尊石碑见证了你们的兴衰与屈辱。

我默默地伫立在石碑前,痴痴地看着不愿离去;手轻轻的抚摸着饱经沧桑的汉字,不想挪步。思念了十几年的二位石碑老人,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和他们见面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是酸酸地默默的安慰着、鼓励着、挚爱着。并且,心里还无数次的默诵着“亦失哈”的名字。我的眼睛湿润了,娜㜓莎拥抱了我。过了一会,俄罗斯讲解员提醒我,闭馆的时间到了。我请讲解员为我和两位石碑老人拍了照,留作瞬间的永恒!

柒月拾柒日下午,我们一行九人,由俄罗斯波尔塔夫口岸通关,过黑龙江东宁海关回国。当大巴车载着我们到达东宁县大城子村口时,我请求司机停车。因为,大城子村在1300年前是唐朝时期渤海国“率宾府”的府衙。

率宾府下辖益州、华州、建州,这三州的州衙现在都在俄罗斯境内。建州管理海参崴,治所在俄罗斯乌苏里斯科的郊区,“克拉斯诺雅尔”。

我在东宁县大城子村,古渤海国“率宾府”的旧址和同学拍了一张照片,以示纪念此次海参崴之旅的巨大收获和圆满结束。“永宁寺碑并记”,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李恒水 贰零壹柒年柒月贰拾肆日午

(哈尔滨市供稿)

往期回顾

(来源:大美黑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