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测试题1. 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七律长征优化设计答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律长征优化设计答案(七律长征测试题)

七律长征优化设计答案

《七律·长征》测试题

1. 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 万水千山只等闲( )

A .平常 B .空闲 C .无端,平白地

(2) 乌蒙磅礴泥丸( )

A .通过 B .跑 C .滚动

2. 下面词语中的“尽”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尽”意思相同的是( )。

A .尽显 B .取之不尽 C .山穷水尽 D .尽心尽力

3.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 下列每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围追堵截 无边无际 B .云涯暖 翻山越岭

C .气势磅礴 腾细浪 D .尽开颜 水流湍急

5.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比喻 对偶 夸张B .对偶 夸张 拟人C .夸张 拟人 借代D .借代 比喻 对偶

6. 对诗句选择正确的理解。

(1) 五岭逶迤腾细浪( )

A .五岭绵延不断,像水中翻腾的细浪一般,反映了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B .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2) 大渡桥横铁索寒( )

A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那裸露的铁索闪着冷冰冰的寒光。

B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铁索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使人觉得寒气逼人。

7. 根据提示完成词语练习。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句中的“远征”是指( ),“只等闲”是指( )。全句诗意是( )。

(2)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句中的“千里雪”是指( ),“三军”是指( ),“尽开颜”的意思是( )。

8. 细细品味,学会表达。

(1) “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 )的心情。

(2) “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字形象地再现了( )。

9.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10. “山”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显得高峻雄奇,抒写的是勇于克服困难的凌云壮志。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说说《七律·长征 》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写山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 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像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 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茫茫:( )。

津津有味:( )。

(3) 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寒冷──( ) 坚定──( )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