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有温度,热点有态度。点击“关注”,每天一篇,猫叔陪你聊热点!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

01

吴啊萍被找到了,南京警方仅用了很短的时间。

关于她的身世和经历,网上无数文章也介绍得很清楚了。

她1990年生,是个90后,祖籍福建晋江。10岁的时候,就随父母迁到了南京,可以说是在南京长大的。

2009年,19岁的吴啊萍考上了北京某医学院的护理专业,2013年毕业,取得了护理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就回了南京,进入南京鼓楼医院当护士。

2019年,吴啊萍辞去了铁饭碗的工作,去了五台山某寺庙当居士。

2017年12月18日,吴啊萍又回到了南京,并在离太平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址仅有几百米之遥的玄奘寺内,要求供奉松井石根、谷寿夫、田中军吉、野田毅、向井敏5位日本战犯牌位,还连同美国传教士华群(魏特琳)一起,共6人。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2)

结果,恰巧遇上了寺庙里负责供奉长生牌位的僧人灵松,是个初中就辍学的文盲,只问了一下她和这几人的关系,被吴啊萍随便说了一句“朋友”就糊弄过去了。

想必当时吴啊萍心里也是十万个“为什么”,自己供奉的日本战犯,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摆在了玄奘寺的地藏殿里,而且每人每年才收她100元。

吴啊萍大手一挥,豪爽地一下就交了5年的钱,总共3000元。灵松大笔一挥,立刻在登记册上写下了供奉时间:2018年~2022年。

随后,这六人的长生牌位被摆放在了地藏殿的“往生莲位”区15排7~12位,因距地面高度有3米,所以不容易被游客发现。

就这样,5位日本战犯的牌位,一 摆就是4年。

直到2022年2月份的时候,有名女信众去寻找自己供奉的牌位,两名僧人和几名游客一起帮忙寻找时,才发现了这几人的牌位。

随后,一名游客拍下了照片,7月份把照片传上了网,引起轩然大波,吴啊萍才最终浮出了水面。

警方在对吴啊萍的审理过程中,吴啊萍也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供奉日本战犯牌位这件事。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3)

她说,自己跟随父母来到南京后,了解到这几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暴行,遂产生了心理阴影,长期被噩梦缠绕,在接触了佛教后,产生了通过供奉5位日本战犯“解冤释结”、“脱离苦难”的错误想法。

同时了解到魏特琳女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为了保护中国女性的善举,后因受战争的刺激,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回国后在家中自杀的故事,就想通过供奉来帮其解脱。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4)

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吴啊萍在当年确实有去医院就诊并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记录,而且没有查出受人指使和其他共犯,纯属吴啊萍的个人行为。

虽然吴啊萍供奉日本战犯的理由,牵强得让我们不敢相信。

但诡异的一幕却发生了:有各种人打着各种旗号,试图让我们理解她的这种行为。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5)

我想说,也许他们是善良的,也许他们是尊重人性的。但对不起,就像吴啊萍嘴里说的“想跟所有人忏悔”那样,我们无法共情,也无法原谅。

前者不会,后者不配。

因为,吴啊萍需要忏悔的,不是“我们”。

而是1937年,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因为日军非人的暴行而死在大屠杀里的30万亡灵,还有那个把这件事公之于众,后来吞枪自杀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6)

02

还记得在吴啊萍审讯视频被公开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评论,瞬间眼泪就打湿了眼眶。

评论是这样写的:

张纯如知道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后,失眠、噩梦、抑郁,最终自杀。

吴啊萍知道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后,失眠、噩梦、抑郁,供奉日本战犯。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7)

是的,不说远了的30万亡灵,就说把这件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公之于众的张纯如。

如果,当你知道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后,相信你也永远不会原谅吴啊萍。

因为早在她小时候从父母口中知道这段黑暗的历史后,她的命运就和这件事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连接。

以至于为了把这段历史公之于众,让全世界知道日本当年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她不惜一人远渡重洋,从美国来到南京,实地探访每一位幸存者。一次又一次凝视他们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倾听他们的故事。

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向全世界大声说出这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她想用自己的声音,向全世界大声说出这30万无辜百姓曾遭遇的黑暗。

最终,她做到了。用了两年的时间,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折磨,一字一句科学严谨地写出了《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8)

仅仅出版一个月之后,就跻身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被评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被《纽约时报》评价为:

这是60多年来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用英文向全世界,详尽地揭露日本当年的兽性。

随后,为了让世界各地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为了让日本慎重地为这段历史道歉,为了给30万遇难的中国同胞奔走呼告,她在精神和身体都极度不适的情况下,还带着作品去世界各地演讲。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9)

在演讲中,张纯如决绝地说道:

我相信最终真相将大白于天下。真相是不可毁灭的,真相是没有国界的,真相是没有政治倾向的。我们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使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悲剧永不再发生。

谁知,就在写完这本书7年后,张纯如在美国,开着自己的车驶入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然后吞枪自杀了。

犹如吴啊萍口中所说的魏特琳女士一样,张纯如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多史实都是借鉴了《魏特琳日记》。

没想到,她终究还是走上了和魏特琳女士一样的路。

要说半个多世纪前的南京大屠杀,和她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没有。

但在67年后,她也成了南京大屠杀的牺牲者。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0)

03

如果不是因为这段历史,张纯如应该有一段很多人都会羡慕的人生。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1)

她的父母都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父亲张绍进是物理学博士,母亲张盈盈是生物化学博士。

出身于这样不凡的知识分子家庭,就注定了张纯如也将拥有不同常人的一生。

首先,“张纯如”这个名字,就取自《论语》:“从之,纯如也”,寓意“和谐美好”。不但蕴含了家人对她的美好期望,更暗示着家人对祖国的祝愿。

虽然远离祖国,但张纯如父母对祖国的爱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年幼的张纯如。

特别是张妈妈,为了让张纯如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规定一家人在家必须说普通话。

就这样,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虽然远在异国他乡,张纯如和家人一样,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祖国的发展。

而张纯如对祖国的了解,也大多来源于自己的家人。

特别是在她知道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时,外公外婆从南京逃难出来的故事后,张纯如对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2)

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心之所向,当时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的张纯如,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工科学霸。可当她发现自己对写作越来越有兴趣后,她突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弃理从文,转入新闻系。

她的内心迫切想把父母给她讲的这些故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文字,用文字来影响这个世界。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尚未毕业的时候,她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蚕丝》。这本书讲的是科学家钱学森的传奇人生,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也支撑起了她继续写作的路。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3)

04

1991年,从大学毕业的张纯如,不仅和大学校友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还先后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任职,后来又成了自由撰稿人。

如果她的人生就这样走下去,她大致会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

可命运的转折,却出现在了她26岁的时候。

那是1994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美国参观了一次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图片展。

在这次图片展上,张纯如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场在父母口中曾提起的南京大屠杀,她也终于能把想象变成现实。

看着一张张当时的图片,她哭了,久久不愿离去,也久久无法恢复平静,作为一名作家,她想多了解一点当时的这段历史,结果她去了当地很多大型图书馆,都没找到关于这段历史的任何资料。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4)

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看着这段不为人知的过往,看着日本拒不承认拒不道歉的态度,张纯如再也无法淡定。

就像她在采访中说的那样:

我不能让这30万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消失。

如果我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个时间,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具尸体了,一具无名的尸体。在半世纪之后,没有人会关注,犯罪者甚至会说,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尤其让我感到恐惧。

带着一个作家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她定下了自己第二本书的选题:南京大屠杀。

为了看清真相,张纯如找遍了美国大小图书馆,可关于这段历史却很少有记载,即便有提及也是一笔带过,这让张纯如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题。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张纯如终于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档案馆查到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这是两本对她来说,很有价值的日记。一本是《拉贝日记》,另一本就是前面提到的《魏特琳日记》。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5)

拉贝是当时在南京的一位德国商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不但保护了擅自闯入他后花园避难的中国人,还联合多国商人在南京城里划定了一块安全区。

其中,魏特琳女士所任职院长的金陵女子学院,就在安全区内。

可残暴的日本人才不管什么安全区,魏特琳在日记里写道:

日本兵不断地光顾她们的家,从12岁的少女到60岁的老妇都被强奸,丈夫们被迫离开卧室,怀孕的妻子被刺刀剖腹。

可见,那段历史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如今,却藏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带着对祖国的复杂心情,带着对这段历史的实事求是,张纯如第一次踏上了回国之路。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6)

05

1995年,她先是坐飞机到了香港,然后再一路北上到了南京,

一下火车,她就感受到了南京欣欣向荣的面貌,好像那段历史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但张纯如知道,繁华都是表面的,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南京人民世世代代对这段历史的痛苦记忆。

为了在仅有的时间里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张纯如舍不得休息,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跟着向导一个接一个地走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大屠杀遗址。

遇到当地人讲方言,她一时听不懂就只好录下来,回去慢慢听或找人翻译。没到一处遗址,她就用相机细致地拍下来,在回去一张张整理好。

在南京的每一天,都让她无时无刻不处在身体和情绪崩溃的边缘。特别是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听他们讲一个又一个血腥的故事。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7)

经过严谨的考察,张纯如得到了这样一串数字:

仅仅42天,南京城发生了集体屠杀28起,零散屠杀858起,强奸和轮奸2万余起,30万人被屠杀,平均1天就有近1万人死亡,到处血流成河,好像天上一直在下着血。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都在诉说着日军当时的暴行,这也让张纯如更加坚定了把这段历史公之于众的信念。

如今想来,在她写这本书的那两年时间里,她不但要逼着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面对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去看那些血腥的照片,这是多么的煎熬和崩溃。

直视那段历史,每个家庭的遭遇都足以让她彻夜未眠,还不说这样的家庭数以万计了。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8)

可想而知在那段时间里,她的精神遭受到了什么样的摧残,用她的话来说:她只要一碰到相关的资料,手就会不停自主颤抖起来。

她曾几次中断写作,常气得发抖、失眠多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甚至忍不住在键盘前哭泣:“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哪种暴行能与二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比。”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19)

这让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情绪的变化,甚至连一向支持她写作的母亲都忍不住劝她放弃,但她却对母亲说:

我现在所承受的这些,与大屠杀中的那些遇难者的遭遇,完全无法比拟,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

终于,在1997年,历时两年,张纯如完成了那本震撼世界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很多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了那段不为人知的血腥过往,就如张纯如这本书的副标题写的那样:被遗忘的大屠杀!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20)

张纯如做到了,带着作家的使命感,带着对祖国的悲悯,带着对30万同胞的呐喊,她孤身对抗着所有反对的声音。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21)

只是她的一系列举动激怒了日本右翼分子,他们不停地打电话寄信件恐吓张纯如,让张纯如从来不敢暴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和丈夫与儿子的任何信息。

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如果相信吴啊萍抗辩的理由)(22)

可日本右翼分子不但对她展开了恶意的诋毁和攻击,甚至还让她遭遇了生命威胁。

但她写完这本书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世界各地“战斗”着,以至于她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但日本右翼对她的威胁和恐吓仍在继续,张纯如有次还从信封里倒出两枚子弹。

2004年,饱受身心折磨的她,最终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36岁的生命。

所以,无论吴啊萍有多么冠冕堂皇和自圆其说的理由,我们都无法原谅她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同胞做出如此之事。

不然,我们怎么面对张纯如女士和那30万无辜的民众?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