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工作原理-P

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虚拟化仪表试验器设计-17

编写:贺军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1)

1、概述:

“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 是“NAT”公司的系列产品。Tac/Com控制头提供了特殊的灵活性和易于操作的功能,同时使用了最小的面板空间,能在一个只有3英寸高度的面板高度中,可以使用Tac/Com控制头同时进行实现最多对4个收发器系统的控制和访问,受控制的无线电系统可以是“NAT”系列收发器或不同制造商的收发器的组合。

Tac/Com控制头可分为两个基本系列:Tac/ComⅠ(包括LED和LCD显示器)和Tac/Com Ⅱ(仅限LED)。请注意,Tac/ComⅠ或“CH”系列控制头自1995年以后已经停产。控制头的变化包括2、3或4收发器支持,主或从版本和自定义面板照明。新一代Tac/Com Ⅱ控制支持扩展信道存储(多达128个信道/无线电)、远程信道选择、显示自动调光以及控制头的完整软件配置。

与其他战术无线电管理系统不同,Tac/Com在内部软件中携带了自己的操作员手册,并可以为操作员提供所有功能的在线帮助。启动时的初始帮助模式可以提供控制头及其操作和存储功能的完整教程,在编辑操作中按下HELP按钮会为正在执行的特定存储或数据输入功能提供上下文敏感的帮助。

“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虚拟化仪表试验器” 是用于检测试验“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各项技术指标的设备,检测程序编程按照直升机维护手册“23-12-77”编写检测程序。

“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虚拟化仪表试验器”系统连接如图所示: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2)

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虚拟化仪表试验器设计-17

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 TAC/COM系列电台控制头工作原理-P

第4.0节:工作原理描述:

4.1、工作原理说明:

本节中的信息包括对操作理论的详细讨论,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执行深入故障排除所需的所有信息。

4.2、概述(续):

基本的主或从控制头包含至少三个主板:

2)、中央处理单元(CPU)板。

3)、显示板。

主控制头还根据要求包括:

4、接口卡(s)。

5、前面板控制模块(多个)。

6、灯头。

其他板,如显示调光器,串行I/O卡和“Annuciator”板可以也不能根据控制头的年号或型号进行安装。

系统组件的简要描述之后,是个别板的详细说明。所有参考的图纸均可在第6.0节的图纸中找到。

4.2.1、系统概述:

4.2.1.1、电源:

28 Vdc被输入到电源板,在那里它被转换为控制头电路所需的系统电压。在大多数情况下,输入电源连接是通过电源板上的J1OO系统连接器进行的。当安装RT96/7200时,可以通过辅助接口卡连接器连接,然后内部连接到电源板。J100还提供了远程操作、电源交换、灯和串行数据接口的连接。当使用从遥控头时,主输出远程的开/关。

通过系统连接器提供的电源命令和串行数据。J100上的串行数据端口也可用于数据板连接。

1)、电源板。

1-1)、电源板组件结构图: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3)

1-2)、电源板组件电路图(CH400-1/401400-1):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4)

1-3)、电源板组件电路图(CH400-1/4014001B):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5)

1-4)、电源板组件电路图(CH400-1/4014001C):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6)

1-5)、电源板组件电路图(CH402-1、SCHEMATIC):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7)

1-6)、TAC/COM电源板组件电路图(CH402-1/401-0130):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8)

1-7)、TAC/COM电源板组件电路图(CH402-1C/924-0120-A):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9)

1-8)、TAC/COM电源板组件电路图(CH402-1C/924-0120-B):

直升机缓冲支柱工作原理动画图解(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FM)(10)

4.2.1.2、CPU:

中央处理单元板读取无线电信息和状态从接口板和前面板控制模块和输出命令到收音机和前面板显示器。配置、通道和状态信息也保留在该板上的各种集成电路中。它通过带状电缆连接到电源、前面板显示器和接口板上。全局前面板开关是CPU板的一部分,并接受操作员的命令。还提供了两个“端口”,一个用于远程操作和通过J100连接器的串行I/O,另一个用于通过内部26导线带电缆的接口板连接。

4.2.1.3、显示板:

用于Tac/Com控制头的两种显示器是用于老式Tac/ComI的LCD(液晶显示器)和用于Tac/ComⅡ的LED(发光二极管)。该显示器可以被视为控制头系统的监控部分。这两种样式都是“智能”显示器,只需要发送一次信息。不需要“刷新”命令或标准字符定义信息,因为它们都包含内存和内部字符定义。两种类型的显示的强度可以不同,以适应客舱照明。

4.2.1.4、接口板:

接口板充当CPU和无线电之间的转换器。不同的收音机需要不同的格式。无线电位置由位于适当的启用线(EN1-4)上的解码器和跳线确定。对于使用旧版本软件的控制头,无线电类型也由跳线位置决定。来自CPU的信息或命令通过接口卡锁存器被转换为并行数据或串行数据。无线电状态数据(无线电OK、已安装无线电、PTT、信号器指示等)通过接口卡缓冲区路由到CPU。前面板控制模块运行无线电功能(开/关、音量、RWTX状态等)也可以由CPU通过接口卡进行访问。

4.2.1.5、前面板控制模块:

操作员可以通过前面板控制模块访问特定的无线电功能。这些功能根据无线电类型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功能类似。基本规定有:开关、音量、无线电功能控制(即保护TX、扫描等),和无线电操作状态(RX或TX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