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我们之前认为是黑科技的产品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现今较为普及的触控技术便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手指触摸屏幕对手中的设备进行控制,不仅方便,学习成本相比按键操作也要小了不少,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些平板中的触控技术。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1)

开始出现但价格高昂: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2)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3)

触控技术本身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出就已经出现了,虽然只是一个基础的传感器而已,可也算是现今触控技术的开山鼻祖了。触控技术在设备上得以实现是在1982年的一个电视节目中,虽然品牌未知,不过这也是触控技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随后的时间里,惠普、IBM、微软也接连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不过由于价格高昂也一直没有被市场所普及。

价格降低且开始普及: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触控屏幕的价格也开始降低了下来,触摸屏也开始普及了起来,然后诺基亚等手机上也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电阻式触摸屏,这是一种软屏技术,只要有物体触摸该屏幕表面,造成屏幕的弯曲,便会让屏幕产生感应并进行响应,所以灵敏度高,不挑设备,即便戴着手套也可以进行相应操作,而且还具备精度高、价格低廉的特点。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4)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5)

不过随着iPhone的发布,电容屏三个字也开始被我们所认知,这是一种硬屏技术,当我们的手指触碰到电容屏时,手指和屏幕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手指会吸收电容屏四角散发出的微小电流,设备也会对该点与四角的距离进行计算,得出我们触摸的准确位置,相比电阻屏,这种技术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但抗损性更高,更容易清洁,也能实现电容屏中无法实现的多点触控技术,为我们的设备带来更多的功能。

iPad上的触控技术:

随着iPad的发布,平板电脑也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多点触控在iPad上面的操作也让我们的使用开始变得更方便,而在iPad这一系列的设备上,除了手势操作外,在Air等后续的设备上,屏幕边缘防误触的技术也开始出现。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6)

当我们的部分手指触摸到屏幕边缘的时候,系统会对该点进行分析,如果检查到我们的手指按住该点后一动不动,则便会将该点视为误触并不做任何反馈。平板本身也会对新的触控点进行优先反馈,存在于边缘且放置已久的手指当然也被认为是误触并不予以处理。

三星GALAXY Tab上的触控技术:

三星上面的S Pen手写笔是一个全新的触控领域,与我们用手指触摸屏幕不同,三星S Pen具备精度更高的操作,相比鼠标也更为简单、直观,我们可以在平板中随意使用S Pen进行写画、以及文件的处理,甚至可以对屏幕上的文件进行隔空操作。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7)

这种看似神奇的事情主要得益于平板屏幕下方的那块电磁感应板,当S Pen靠近到屏幕的时候,电磁笔的靠近会使平板上的那块电磁感应板产生变化,平板中的横向和纵向的天线阵列便会接收变化的信号,并把信号反馈给平板,以确定这个位置,并命令屏幕进行相应的反馈。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8)

位置确定后现在再来解决压感的问题,当S Pen的笔尖感应到压力的时候,压力会通过笔芯传递到压力感应器,压力的变化也会导致触控笔中发出的电磁信号的变化,S Pen上电磁感应的变化对设备中的电磁板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在屏幕上会出现粗细不同的笔迹。(三星持有Wacom的部分股份,该技术也来自Wacom)

微软Surface系列上的触控技术:

提起了Wacom,如果不提Surface貌似我们自己都觉得心里痒痒的。在早期的Surface系列产品上,微软使用的确实是Wacom的这种电磁触控技术,不过后期由于三星的收购和Wacom触控笔本身会出现的定位不准的情况,所以在Surface Pro 3上,微软便开始使用以色列的N—trig技术。

由于N—trig的触控笔本身就具备一颗9号电池,所以这是一个有源设备,并不需要在屏幕下方放置电磁感应层,一些信号可以直接通过蓝牙的方式发送给平板本身,至于触控笔在屏幕上的定位,则是靠投射式的电容触控层来进行笔尖坐标的确认。

联想AnyPen技术:

在今年年初的CES 2015展会上,联想在8英寸的Yoga Tablet 2上便展示了这种名为AnyPen的全新手写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的屏幕感知一些我们从未想到的物品,就像铅笔、木头、餐刀甚至胡萝卜,这样的设计也让平板的使用更方便。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9)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10)

至于原理,联想的官方表示,该技术之所以能够实现,也是得益于他们对触摸屏灵敏度的提升,让屏幕感知任何细小或者尖锐的物体在屏幕上所产生的笔迹。从而让我们再也不会产生“手写笔在哪”的烦恼,随便在桌子上拾取个物品便可在平板上自由书写。

WRITEit Voice技术:

在上周刚刚举行的联想Tech World创新大会上,我们又看到了该技术的升级版——WRITEit Voice技术,我们从后向前说,先说最简单的Voice技术,这种技术本身就是一个语音输入的功能,帮我们把说出的声音直接转换成文字并显示在屏幕上,不过厉害的是,即便在嘈杂的环境下,声音的识别率还是很高。

平板极速触控(盘点那些平板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触控技术)(11)

然后到了WRITEit技术,这是一个结合了上方所说的AnyPen以后形成的新技术,假设我们在语音输入中出现了一个错别字,我们只要在错别字上轻滑一下,便可以对这个字进行删除处理。如果我们知道在之前的输入中有错别字,但是忘了如何写出这个字,我们这个时候只需要用笔(或者任何你身边的东西)把这个字圈起来,系统便会自动提示一个在该语境下合适出现的正确的字。更让人惊奇的是,根据现场展示人员的介绍,这种智能的WRITEit技术本身是不需要联网的!

总结:

在我们上述介绍的这些技术中,无论是Wacom技术、N—trig技术、还是我们后面介绍的AnyPen技术和WRITEit Voice技术,它们本身都可以为我们带来不错的平板交互体验,虽然这些技术我们很难在一款设备中全部感受到,但是它们的推出就像我们最开始提到的那颗传感器一样,将会对未来某天的某个革命性产品的推出打下扎实基础,而我们也期望着那一天的快点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