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要发自内心。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各有长。

一个人再有学问,你也千万不要忘记谦虚,否则,碰壁在所难免。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憨聊译注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真的没有知识呀!有一个生活在偏僻地方的村夫向我请教,我对他请教的问题一无所知。我从他所提问题的首尾两端去向他真诚叩问,最后才弄懂了他的问题。”

鄙夫:鄙,指边远之地,引申为粗俗、浅薄;鄙夫,指粗俗浅薄的农夫。

叩:叩问,询问。

两端:问题首尾两端。

竭:尽,弄明白。

  • 憨聊俗解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由此句来理解,“鄙夫”与君子相对,近于小人,指见识和德行都不高的人。按理说,“鄙夫”是孤陋寡闻之人,博学多识的孔子是不会被他的问题难住的,可事实却相反。孔子毫不隐瞒地列举自己的例子,首先强调的是:再有学问,也不要忘记谦虚,人的知识是有限的。

孔子是非常诚实和谦虚的,“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他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任何人都不能对世间事物全知全能。孔子面对不懂的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即抓住问题的首尾两端追究到底,进而求得问题的解决。

笔者再举一个亲身经历:一个老农民向我提问:“是早玉米出玉米面多,还是晚玉米出玉米面多?”这个问题是农民日常亲历的事情,我当时是真的回答不上来。

在这个问题中,早玉米与晚玉米就是问题的首端。于是,我追问他,早玉米与晚玉米的区别。他回答说,早玉米颗粒饱满,晚玉米因为生长期相对较短,颗粒不饱满。

在这个问题中,玉米面就是问题的尾端。我继续追问,颗粒饱满的早玉米是不是出玉米渣相对多?他点头说“是”。那老农民考我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晚玉米出玉米面相对多。

  • 浅悟零存

遇到问题,首先要谦虚,其次是在大脑中扫描出最基本的解决办法,切忌自以为是。

论语守礼但不迂腐(论语子罕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