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墓葬承载着生者对死者在彼岸世界最为朴素的美好祝愿,也承载着死者在生前对死后生活的期望和寄寓。因此,古代中国才有了那么多诡谲而又奇幻绚丽的墓葬壁画与陪葬品。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马王堆汉墓的帛画、刘胜墓的金缕玉衣等等,这些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以其所处历史的特殊性而使墓葬文化呈现出纷繁面貌,以此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了解古人及古代文化的大门。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

秦始皇陵兵马俑局部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2)

秦始皇陵兵马俑局部

在哲学、文化背景皆与中国迥异的西方,生者会以什么纪念死者?其墓葬文化又与中国有何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一探西方墓葬文化中的“丧礼珠宝”(Mourning Jewelry)。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3)

马王堆汉墓帛画及局部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4)

马王堆汉墓帛画及局部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5)

马王堆汉墓帛画及局部

作为西方传统的珠宝类型之一,丧礼珠宝的历史可追溯至14世纪,专门用于纪念去世的亲友。这类珠宝以黑色为主色调,经常镶嵌逝者的头发——头发代表了逝者的一部分,腐烂速度极为缓慢,因此可以为生者提供亲密的情感慰藉。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6)

象牙彩绘吊坠,John Ramage 制作 吊坠正面描绘的女子是纽约历史学会创始人 John Pintard 的妻子

“丧礼珠宝”由生者持有,以怀念凭吊死者。而中国的陪葬品随墓主下载,以供死者在彼岸享用。这背后折射出东西方一重死,一重生的文化传统。但无论有何差别,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有形器物的背后蕴含了死者或平凡或荣耀的一生,囊括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7)

爱尔兰裔艺术家 John Ramage 的吊坠设计稿

John Ramage 是18世纪末纽约最出色的微型画艺术家,经常在微型画吊坠中镶嵌委托人的头发。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8)

丧礼手镯,Tiffany & Co. 制作,约1854年

今天,我们从一枚镶嵌着死者头发的金戒指说起。这枚戒指的主人是美国政治史上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9)

家人为纪念汉密尔顿而作的金戒指 戒指内镶嵌着汉密尔顿的头发

这位《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起草人和签署人、美国政党制度创建者及第一任财政部长,其战绩及政绩都十分显赫:作为华盛顿的侍从武官,他对独立战争的贡献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他是《联邦党人文集》最主要的执笔者;在华盛顿任总统时,他作为财政部长(1789-1795)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作为联邦党人的首领,他为美国两党制奠定了基础等等。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0)

1805年汉密尔顿的遗孀写给汉密尔顿好友 Pendleton 的信 表示将戒指赠予后者

可以说,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没有哪位的生与死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更富戏剧色彩。在为美国后来的财富和势力奠定基础方面,也没有哪位开国老臣的功劳比得上汉密尔顿。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1)

10美金上的汉密尔顿

1757年的1月,汉密尔顿在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尼维斯岛呱呱落地。当时,奴隶劳动盛行于该岛,大批住在伦敦的英国遥领地主,掌握着该岛的政治经济实权。他外公是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其祖先是种植园主。当时赴该岛行医,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母亲名叫雷切尔·莱温,但吊诡的是,没人能确定他的父亲是谁。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2)

汉密尔顿学院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创建于1793年 是纽约州第三古老的大学 1812年更名为此

1765年,父亲把妻子和年幼的汉密尔顿遗弃在西印度群岛的圣克罗岛上,自己到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圣文森岛经商。汉密尔顿依靠母亲经营的小商店不能维持生活,12岁时就到两个纽约商人开设的店铺作伙计,13岁时母亲逝世,家里的朋友帮他在圣克罗伊岛上找了个活儿,给会计当助手,学记帐。

后来,一场海上风暴袭击了西印度群岛。汉密尔顿为一个叫皇家丹麦美国公报写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报道,朋友发现了他的才华,决定帮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汉密尔顿拿着朋友的钱,打算到纽约读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圣克罗伊岛,报效家乡。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3)

汉密尔顿雕像

到纽约后,汉密尔顿申请到国王学院学习,即如今的哥伦比亚大学,由于教育水平不够,汉密尔顿并没有被录取。所以他决定先到新泽西伊丽莎白镇的一所学校去。汉密尔顿是学校里最认真的学生之一,每天看书到午夜,早上又很早起床,到一个安静的墓园继续读书。他写了很多文章,每次都努力改进自己的风格。在伊丽莎白镇待了一年后,汉密尔顿最终被国王学院录取。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4)

音乐剧《汉密尔顿》

2015年8月在百老汇首演,次年便就获得了11项托尼奖奖项、格莱美最佳音乐剧专辑奖以及普利策戏剧奖

儿时贫穷的生活经历及成人后的赫赫战绩、政绩,使汉密尔顿被贴上了各种标签:账房伙计、大学生、青年诗人、评论家、炮兵上尉、华盛顿的战时副官、战场英雄、议员、废奴主义者、纽约银行创造人、宪法委员会成员、演说家、律师、教育家、对外政策理论家和军队高级将领等等。然而,所有的标签都随着一场决斗戛然而止。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5)

音乐剧《汉密尔顿》剧照

副总统阿伦·伯尔历来是汉密尔顿的政敌,1804年7月12日,因政党之争,伯尔向汉密尔顿发起了决斗。已经重归基督教信仰的汉密尔顿虽然答应了决斗,但在最终决斗的时候故意将子弹打偏。而伯尔毫不手软,一枪命中汉密尔顿的右胸。汉密尔顿逝世,年仅47岁。生前做了一辈子死对头的两人,其声名却随着这场决斗,被永远绑定在了一起。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6)

阿伦·伯尔画像

令人唏嘘的是,在整理汉密尔顿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他决斗前一晚写的日记。汉密尔顿在日记中说,自己明天不会开枪。为什么汉密尔顿有此打算,而为何第二天又开了于事无补的一枪,并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也许,只有汉密尔顿知道。

老太太戴的金戒指(一枚金戒指背后的故事)(17)

描绘二人决斗的艺术作品

从贫穷到显赫,从默默无闻到举世闻名,所有的繁华荣辱,都随着那一声枪响化成灰烬。汉密尔顿死后,家人为其打造了一枚金戒指,为了表示哀思,在其中嵌上了汉密尔顿的头发。

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5月10日,汉密尔顿的这枚金制丧礼戒指,在纽约历史学会博物馆“丧礼珠宝主题展”展出。同期展出的还有爱尔兰裔艺术家 John Ramage 的吊坠设计稿、由Tiffany & Co制作的丧礼手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