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了秋,把扇丢。

  这句话是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会逐渐凉下来,大家就不需要打扇了。

  2,二八月,乱穿衣。

  这句话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二八月气温不稳定,正处于季节交替的时节,昼夜温差大,忽冷忽热的,所以无法合适地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这句话,指夏天的雨如果少,那么秋天到了,霜就降得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这句话是指在每年农历八月,一些候鸟如大雁,黄雀等,集体向南迁徙,为过冬做准备,好像是给人们发出了天气变冷的信号。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这句话是指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很多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基本上是,十场秋雨之后,就是冬天了。)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这句话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月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这六句话都是民间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流传下来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

  其实还有许多谚语,比如: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吃了端午粽,棉衣完全送。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春雨贵如油。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