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国人眼中,“福”字可谓是最受欢迎、具影响力、且广泛使用的文字之一。有关“福”字的书法非常丰富。例如,慈禧太后就喜欢并擅长写“福”字;有人在《百福图》、《千福图》中收集了“福”字的各种写法;民间窗花中的福字,更是百花齐放,时有出新,如“牡丹捧福”、“金鱼多福”、“有凤呈福”等等;一些建筑物上的“福”字也往往被向往福的人们做了艺术化的处理;还有人将“福”字艺术化为雕作品。如山西根雕艺术家吴静鹏的根雕作品《福》,依千年以上古樟根(大叶樟)天然形态精雕而成,高1.90米,宽两米,重约一百六十公斤。其字体端庄、古朴、苍劲,气势恢弘,又有潇洒、飘逸、流畅之感,把一个栩栩如生的“福”字跃然托出。

旧时戏班子开场必演“天官赐福”戏。

在民间,至今还有悬挂、供奉象征福禄寿神像的习俗;为了祈福还要祭祀许多神灵,如门神、灶神、行神等;家家户户逢年过节“福”字更是随处可见,迎福神,祝长辈“福如东海、洪福齐天、福寿双全”;就连奥运会吉祥物都叫做“福娃”。

人们喜欢将心目中视为美好的东西加上一个“福”字:有福之人被称作“福人”,有福之地被称作“福地”。道教的仙境,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佛教认为多积善行可得回报,如同播种可得收获一样,所以将做好事叫做“种福田”,僧侣的袈裟又叫“福田衣”。过去的妇女行礼叫做“万福”。

有些地方人甚至喜欢在墓碑上刻“福寿双归”的字样,认为人死后的最高境界就是福寿。

02

那么什么是“福”呢?

一般认为,“福”即幸福、福气,是祥瑞、美好等吉祥寓意的统称,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及美好祝愿。

综观历史可发现,在中国人心中,最美好的福愿往往是“五福”临门,并早在《尚书 洪范》即有记载,曰:“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把长寿、富贵、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有美德、不遭横祸而善终当作“人”的“福”。这时期对“福”的理解与同时代的西方人是相似的。例如,有“基督教叔父”之称的塞涅卡就反复强调,“快乐不应是追求德性的目的,德性本身就是幸福”。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也宣称,“幸福是至善”,“幸福是心灵合乎完全德行的活动。”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五福”演化成了“福、禄、寿、喜、财”,属于精神层面的心灵安宁、有美德被抛弃在“福”之外了。也说是说,“有福”意指拥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好运气、物质财富、生活资源、社会地位、无疾的躯体等等,灵魂是否肮脏已经没人关系了。

有调查表明: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生活无忧是城乡居民生活幸福的三大源泉。

在家庭方面,我们强调幸福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儿孙满堂”、“多子多福”,认为离婚的人是不幸的,“断子绝孙”是对自己所讨厌的人最严厉的诅咒。然而,另一端的现象却是:裹小脚、计划生育、没有情感的婚姻、包二奶、养小三……

在身体健康方面,我们强调养生、保健、治未病,把与健康相关的行业“产业化”。然而,另一端的现象却是:毒大米、毒面粉、毒食用油、毒猪油、毒盐、毒肉、毒面条、毒馒头、毒油条、毒鸡鸭蛋、毒豆腐、毒鸭血、毒调料、毒酱油、毒醋、毒酒、毒白糖、毒蜂蜜、毒牛奶、毒奶粉……

在生活方面,我们强调一切为人民服务,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然而,另一端的现象却是:房奴、孩奴、婚奴遍地,贪腐现象触目惊心,医闹屡禁不止,孩子长期被困在题海里……

有人提出:其实幸福很简单,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过分地去追求其他,不会认真的去感受它的存在罢了。而幸福本身也是一个比较级,需要有东西去衬托它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发现幸福的平常心了。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所以人不要总抱怨自己如何的不幸,看见别人生活的比自己好心里就不痛快或者心生羡慕。这些都没必要,因为命运是公平的,在你羡慕别人的同时也会有人来羡慕你。因此,我们不要总生活在抱怨和羡慕别人的世界里,应该懂得珍惜、知足和感恩。现在的生活我们要努力珍惜,不荒废;不做苛刻的要求,该得者得,该失者失,得之勿忘形,失之勿沮丧,做到知足常乐;时常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对自己好的人要懂得,要施以回报。能做到这些,并且真正懂得幸福的人,幸福终将伴其一生。

可以看出,我们所谓的“幸福”观是非常庸俗的、肤浅的,说得不好听些是“动物式的幸福”,甚至可能是一种欺骗和逃避生命的行为。用费尔巴哈的话说就是,“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难怪王船山提出:“恶莫大于俗,俗莫大于肤浅”。

03

为什么为这样呢?

暂且抛开政治方面的原因不说。作者以为,如果从深度心理学角度分析,我们这种庸俗的“幸福”观的根源是逃避“存在性”困境。说得更细一些是为了补偿生命的无意义、孤独等主题。

因为,我们孤独地来到世界,我们必须构建自己的世界,我们最终孤独地离开世界。因此,从存在角度说,生命是无意义的。正如电影《七宗罪》中所说:“人是可笑的傀儡,在破舞台上起舞,以跳舞、做爱为乐,完全不关心世界,不了解自己毫无价值,人并非为此而生。”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也提出:“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笨拙的可怜人,登场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去,这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和骚动,却一无所指。”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又应该如何活着呢?如果并不存在为我们预先设计的生命蓝图,我们每个人就必须自己去构建自己生命的意义。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出:“一个人要是把生活的幸福和目的,只看作吃吃睡睡,他还算是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上帝造下我们来,使我们能够这样高谈阔论,瞻前顾后,当然要我们利用他所赋予我们的这一种能力和灵明的理智,不让它们白白废掉。”

维克托·弗兰克尔曾提出:“人只要能从中找到意义(不论这个意义看起来多么可怕),就可以面对任何事。”他还认为,就人生意义而言,在人生意义的三种价值(创造意义的价值、体验意义的价值、态度意义的价值)之中,体验价值比创造价值更有深度。弗兰克尔发现,即使在地狱般的集中营惨苦生活之中,还是可以体验价值的。例如,平常日子并未强烈意识到自然之美,但在集中营这种恶劣环境中,反而有机会发现草木山川的奇美之处,深化自己的生命体验。他在描述他自己被纳粹囚禁的情形时宣称,一个人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剥夺,“但除了一样东西:人类最后的自由——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选择一个人自己的方式的自由……避免被塑造得与典型的同狱犯人一样的自由。”

然而,受长期封建专制及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是没有能力去追寻和实现这种人生意义的,当然也是不敢去追寻和实现的。因为,统治者们是不希望自己的子民去追问个体生命意义的。

04

怎么办呢?我们的社会就用“福”的追求来补偿。这样,在我们的社会中,精通人情世故的人成了“能人”,“有福”的人。

典型者如老舍《离婚》中的张大哥。他是什么样的人呢?文中第一句就提出,“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简单地说,张大哥是一个很懂人情世故,善良而八玲珑的老好人。据老舍描述,他“长长的脸,并不驴脸瓜搭,笑意常把脸往扁处纵上些,而且颇有些四五十岁的人当有的肉。高鼻子,阴阳眼,大耳垂,无论在哪儿也是个富态的人,打扮得也体面。没有张大哥不爱的东西……他的经验是与日用百科全书有同样的性质的。哪一界的事情,他都知道。哪一部的小官,他都作过。哪一党的职员,他都认识;可是永远不关心党里的宗旨与主义。”

如果问一下周围的人,“张大哥幸福吗?”有人可能马上会回答:“幸福啊,平平淡淡才是真嘛!”“当然了,他在社会上最吃得开了。”的确,很多人都会赞同这种观点。而且,张大哥的为人符合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啊,如“中庸”、“和谐”、“友爱”、“乐群”……

当然,也可能有些人会提出:“他并不幸福”,“他这一辈子活得像猪一样”……部分心理学工作就可能持这样的观点,包括作者本人在内。为什么呢?因为这类人非常善长运用压抑/封闭等心理防御机制,一辈子活在“假我”之中。

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角度说,如果出于逃避“存在性”困境而热衷于追求“福”,那就不是“存在”意义上的“人”了,而与动物相去不远。

总之,那些不追求生命的意义,而只追求幸福的生活,通常意味着相对浅薄、利己甚至自私的生活。那些一味追求幸福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自私,他们只想着“得到”,却不知“给予”。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对不安的情绪或生活的困难免疫,而药物治疗、思想教育和心灵鸡汤是在根本上避开这些问题。幸福的人一样要去面对困难,克服生命里的“存在性”困境。像弗兰克尔所说的,“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挑战性的世界,而是一个值得他去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排除麻烦,而是发挥我们真正的潜力。”格式塔心理治疗之父皮尔斯甚至把“不刻意追求幸福”作为人格健康的标准之一。

注:本文素材整理自著作“禅疗四部曲”中的《过禅意人生:存在主义治疗师眼中的幸福》和《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福是什么你对福有什么看法?我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1)

,